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王炳晨 《微电脑世界》2005,(10):186-186
从1985年,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东芝T1100诞生起, 20年来,移动性一直是笔记本电脑技术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那 么今天,代表着最新一代移动技术水平的东芝超便携笔记本电脑 Libretto U100又是如何实现其轻巧便携和应用性能的平衡呢?  相似文献   

2.
50年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诞生,使人类社会从此迈上了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历程,也从此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电子计算机的世界将是多么的杂乱无序、浑沌苍白。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庞大电子管到今天的亚微米级半导体芯片,计算机经历了技术上的迅猛演进。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输出界面从字符到图形,从黑白到彩色,逐步将生硬的技术过渡为自然的艺术,创造出了我们今天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间。借助于计算机和高品质的彩色打印机,艺术对我们已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台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情况、台武机的概念与分类、国内外生产台式机的情况与动向,最后介绍台式机的技术特点。一、台式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情况台式电子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一个分支,是六十年代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61年和1962年美国先后用电子管做出两台台式电子计算机,企图以此来代替手摇计算机和电动计算机。但是由于该机体积大、功耗大、发热  相似文献   

4.
国外动态     
美、日两国研制的便携式电子计算机于1984年投入市场后,十分畅销,预计今年可销售20万台。据统计,去年,美国这种计算机的销售额为3.3亿美元,到1989年将达到22亿美元。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将于今年5月推出一种重量仅为4.8公斤的便携式电子计算机,其大小如手提打字机,十分轻巧,采用12个数据总线的液晶显示  相似文献   

5.
1956年夏培肃完成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同时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电子计算机原理讲义。195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模拟式电子计算机。1958年中国第一台计算机——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中国研制成功104型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每秒1万次。1960年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07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1963年中国第一台大型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09机研制成功。1964年441B全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1965年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DJS-Ⅱ”型操作…  相似文献   

6.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40车后,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向市场推出了国产第一台微机。近半个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意义,与1945年的二战终结相比,实在并不  相似文献   

7.
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被成功研制后.时至今日.电子计算机已经走过将近60年的历程。如果说在不远的将来.“电子计算机”这个名词将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光计算机”.你相信吗?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境.光计算机的来临预示着又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始。到底什么是光计算机?光计算机有哪些优点.它是如何实现二进制数据表达的?本文就带领大家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电脑》2019,(20):15-17
计算机科技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从1946年的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发明至今,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军事、科研等社会各个领域,有效推动社会和人们意识形态的进步。随着计算机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逐渐朝着便携式、多功能、大容量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基于此,笔者将针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逸夫楼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是在整合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现有各方力量基础上,于2008年5月27日正式挂牌成立,成立至今仅半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院。但如果追溯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历史,则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起算的时间点,是1956年5月26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文章《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相似文献   

10.
1946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9年出现程序记忆方式的电子计算机。自那时以来,计算机及其有关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是初期所意想不到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术仍在继续飞速发展着。早期的电子计算机主要是由一些科研单位和大学研制出来的,并且也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的计算。1951年美国制造穿孔卡片计算机和打字机的RR公司开始生产数据处理电子计算机(IBM公司1953年开始生产),于是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便不断扩大。原来在1887年发明的穿孔卡片计算机,经过长期生产和使用,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就已形成一套机电式的穿孔卡片计算机系统(简称PCS),它包括穿孔机、检孔机、分类机、穿孔计算机、制表机等等,它们用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的大工商业、铁路、海关和政府部门,做  相似文献   

11.
《微型机与应用》2014,(17):92-94
针对大气数据计算机检查仪普遍体积和重量较大、不具备便携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计算机的大气数据计算机检查仪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PC104总线嵌入式计算机为核心,配备PC104总线ARIC429卡、A/D卡、D/A卡和便携式机箱构成一台便携式大气数据计算机检查仪。其功能可完全涵盖现有大气数据计算机测试设备,此外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便携等特点,可用于大气机的原位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后,电子计算机很快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次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五个发展阶段。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网络化扩大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使计算机应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现在,我国在国防、科技、工业、农业、商业、金融、交通、运输、文化教育、服务等领域和行业都已开始广泛地使用计算机。作为一项综合科学技术的办公自动化,更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和基础,计算机大量装备于党政军要害部门,各种秘密情报被送入计算机进行加工、存贮和传递。但计算机的脆弱性也给国家秘密带来严重的威胁,一般表现在计算机犯罪、敌对国家的破坏、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电磁波干扰、工作人员的失误以及计算机本身的缺陷等许多方面,突出表现是容易泄密和被窃密。因此,如何做好计算机信息处理中的保密工作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我们从电气时代过渡到了新科技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当今社会,电子计算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出重要作用.但是电子计算机不会就此停止住发展的脚步,它将会不断朝着多元化、智能化、技术化、等方向发展.而我们要想了解未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就必须要研究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规律与特性,这样才能够精准地把控电子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我将通过对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规律特性来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制加密机     
有没有想过亲手打造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呢?假如要制作的是一台用于信息加密的专用计算机,那么任务并不难完成。在卡尔·萨根的小说《接触》中,小女孩爱丽在读中学时就自己组装了一台用于信息加密的专用计算机。所谓的专用计算机,究其本质就是将输入端输入的符号序列,经某种固定的规律转换后,生成新的符号序列输出而已。一台加密机所要做的事情正是转换符号序列,只不过它将转换规则隐藏了起来。当前的困难是,随着计算机集成度  相似文献   

15.
<正>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市一家公司说,它研制成功了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子计算机。这是一种眨眼间能阅读一年报纸的电子计算机。公司负责人说,由思维机公司研制成功的这种CM—200电子计算机一秒钟能运算90亿次以上,而且可以由多达100位工程师和科学家同时使用。这种电子计算机每台售价大约1000万美元,将主要供政府和工业部门使用,应用范围从全球天气预报到石油堪探和汽车设计。  相似文献   

16.
自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的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至今,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般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被誉为人类近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变得普及起来,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而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以...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计算机诞生以来,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在,操作系统进入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移动便携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等各个层次的应用领域。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各种操作系统应运而生,面对外国商业软件在中国的事实垄断,重新审视中国基础软件发展战略、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法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有鉴于此,文章比较了Windows、Unix和Linux三种操作系统的技术现状,并结合国产操作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软件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PC机漫谈     
计算是人类自诞生以来最基本的思维活动之一。人类制造和使用计数、计算工具的历史源远流长 ,从上古时代“结绳而治” ,到珠算盘的产生 ,直至17世纪随着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机械制造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产生了可用于实际加减运算的机械计算机 (帕斯卡机 )。到20世纪中叶 ,才产生了第一台数字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 ,这个被视为奇迹的庞然大物占地170平方米 ,耗电150千瓦 ,价值百万美元 ,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千次。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计算机先后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  相似文献   

19.
风向标     
本刊讯记者那罡报道10月26~27日,“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大会”在京举行。来自计算机科研、产业、教育行业的领导、两院院士、高校学者、国内外企业领袖等500多人,共同庆祝中国计算机创建50周年。1958年8月1日,我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数字计算机103机在中国计算机事业开创者之一张效祥院士的带领下诞生了,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50年来,我国的计算机事业成就是巨大的,建立一个强大兴盛的计算机事业,对我们拥有13亿人民的国家尤为重要,这种历史使命,就在我们的肩上。”张效祥院士在“中国计算机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  相似文献   

20.
DNA分子计算技术是人类在计算机缩微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项新技术。追溯到DNA分子计算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此项技术实现的理论基础,同时与传统电子计算机作比,列举出目前DNA分子计算技术的优劣势所在,并通过解决一个传统货郎担问题的实例,讲述这种基于DNA分子计算技术的生物计算机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