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徐娟娟  李亮 《矿产勘查》2013,4(6):685-693
矿山三维可视化建模是“数字矿山”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对栾川三道庄特大型钨钼矿床钻孔、剖面及地形资料的综合研究,运用Surpac大型矿业软件创建三道庄钨钼矿区的地质数据库,可视化解译地质钻孔编录包含的断层、地层和矿体信息,构建地表、地层和矿体的三维模型。直观地显示了矿区地表、地层、矿体的分布特征,为深部找矿预测和勘查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建立该矿床品位块体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对矿体有用组分品位进行估值,并对矿床有用组分的平均品位和地质储量进行统计计算,为合理开发矿山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维地质建模的成功是深部找矿预测与储量估算的关键,文章利用国产3DMine矿业工程软件系统,整理并数字化了石人嶂矿区大量的地质勘探资料,针对矿区深部钨矿脉纤细、簇型分布等特点,改革传统的矿体圈定方法,探索并建立了石人嶂钨矿的地层模型、构造模型、矿体模型、地质工程模型等,实现了矿区深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经反复计算校验,结果表明:在矿体的块体模型中依据采样点的品位信息采用距离幂次反比的估算方法对资源储量估算更为合理。石人嶂钨矿的三维地质综合模型对揭示矿区成矿规律、形象地选择矿体精确便捷的储量估值方法、深刻了解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关系都至关重要,并能为矿产勘查及工程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刘羽  毛先成  裴禾  赵莹  邓浩 《矿产勘查》2014,5(3):474-483
文章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金川铜镍矿床I矿区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的矿化结构。根据钻孔柱状图和各时期地质勘探报告中相关数据建立了地质数据库,利用ArcGIS,GOCAD,Datamine 软件建立了金川铜镍矿床I矿区矿体的三维实体模型、矿体块体模型、地层模型和断层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在Surpac中对Cu、Ni品位空间变化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到空间变异椭球体模型,实现了金川I矿区Cu、Ni品位变化形态的空间分布展示;得出矿化空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于都县营脑矿区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但经过多年的勘查,仍无法准确揭示地下隐伏矿体的空间定位、展布和特征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制约了该地区找矿的进展。文章利用三维地质建模以及空间信息技术进行三维建模,通过研究矿区的矿体、地层以及构造的三维内在关系以及构造与矿化富集的内在联系,针对性地解决区内的找矿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扩大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5.
大水矿山主要通过构筑阻水帷幕进行水害治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技术水平的制约,帷幕构筑时极易形成薄弱带,从而导致帷幕堵水效果较差。本文以恒辉铁矿区为例,在对矿床构造、地层、岩性、水位、注浆情况以及物探资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该矿床帷幕薄弱带主要发育在帷幕东北、东南及南部一带。同时借助3DMine软件建立了矿区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全方位、可视化地展示了导水通道及帷幕薄弱带与矿体、巷道等的位置关系。研究成果可辅助矿山对巷道及帷幕进行优化设计,为矿山安全生产及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三维可视化及推动数字矿山建设,通过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创建了牛倮河铅锌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在矿山已有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2018—2019年新增地质调查工程,建立了矿山的地质数据库,并且构建了矿山的地表、地层、断层、矿体和块体模型,实现真实直观的三维可视效果。同时运用距离幂次反比法,快速、准确的估算出资源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矿山成本,方便日后找探矿设计、勘查报告以及采掘方案编制等。  相似文献   

7.
金江军  潘懋  李魁星 《矿产勘查》2012,3(5):678-681
矿产资源都是三维空间分布的,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提高矿产勘查水平的重要手段。文章首先分析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中应用的背景,介绍了国际上常见的三维地质可视化软件以及发达国家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情况。然后阐述了矿床三维可视化流程,提出了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流程,如收集相关资料、建立找矿模型、建立矿区三维地质模型、对三维成矿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开展矿产储量评价。最后给出了一些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综合地学信息三维找矿模型”是以地球物理勘探为主要勘探手段的多学科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技术集成。本文以欧布拉格金铜矿区地质找矿预测评价为例,通过以三维激电勘探为主的综合勘探技术,构建综合地学信息三维找矿模型,为矿山深边部找矿预测提供了丰富、详实、直观的找矿信息,在矿区内预测靶区与已知矿体对应良好;在矿山外围三维找矿模型揭示矿山深、边部还有巨大的找矿空间,部分预测已经被钻探验证。该方法可为同类型矿床找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浩  闫蕾 《建材世界》2022,43(2):159-162
利用3 DMine建立了季德钼矿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矿山开采规划、炮孔岩粉数据分析的可视化三维模型与基本分析,直观的反映了采场和矿体现状,指导矿山的采矿设计、生产管理、降低贫化率以及提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矿山生产的对象是地质体 ,无论是生产勘探、采矿设计、采掘 (剥 )计划编制和采、选生产 ,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地质信息 ,所以地质信息的存储、统计、调用、反馈和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化 ,是所有生产技术环节计算机化的基础。但是 ,作为这一系列工作基础的乃是作为地质信息载体的矿山地质图件 (含测量信息 ) ,因此可以说 ,矿山地质制图工作的计算机化 ,是实现矿山各项技术及管理工作计算机化的基础。1 利用计算机建立矿体三维模型与绘制地质图的思路及其各自优点1.1 矿体三维模型矿体三维模型建模的步骤有 3 :①建立矿体几何模型 :将矿体划分为…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建模、稳定性评价与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和效率,依托城门山铜矿高陡边坡,提出了一套融合地形信息、地质信息与力学信息的集成技术。充分利用已有地质数据,应用Dimine数字采矿软件系统平台,提出基于勘探线地质剖面建立高陡边坡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实现复杂岩体的三维可视化。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剖切运算获得计算剖面,转换为AutoCAD绘图交换文件,导入Slide边坡稳定分析软件,实现数据文件在地质建模和力学分析软件之间的无缝传递。自动搜索求解计算模型的最小安全系数和临界滑动面,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稳定性评价。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的边坡结构参数严格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牛卫红 《山西建筑》2012,38(24):107-108,150
通过篦子沟矿床2号矿体的生产勘探,结合有关资料,从中条山区域地质特征和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入手,对篦子沟铜矿的成因提出了新的看法,为外围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向家坝水电站VII坝址为例,讨论了三维地质建模的几个关键问题及其处理方法:①多源数据的整合方法;②采用Laplace插值点和原始数据点共同构造地质曲面的方法;③基于裁剪的近层状地质体的构造方法。展示了向家坝VII坝址三维地质模型在显示、自动成图、虚拟现实漫游和三维数值计算等方面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复杂构造岩体六面体网格剖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提出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与岩土工程数值模拟相结合,发挥三维地质建模在刻画地质实际上的优势,为数值模拟提供尽可能准确的地质模型;借鉴基于剖面的建模技术,形成了适合于六面体剖分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多重映射网格,实现了复杂构造岩体六面体网格剖分;将该技术应用到杨村煤矿西淝河左堤下采煤可行性分析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金属矿滨海基岩开采岩石力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是我国第一个进行滨海采矿的金属矿山,大量高强度海下开采势必破坏矿岩稳定性,有必要研究金属矿海底基岩开采相关岩石力学问题。从矿山开采工程实际出发,研究滨海矿床矿岩力学特性和海底黏性土微观结构与渗透性能,开发金属矿滨海基岩开采相似物理模拟试验平台,得出滨海基岩开采合理安全隔离层厚度,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验证分析,验证试验模拟的准确性。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岩体稳定性为原则建立目标函数,获得滨海基岩开采最佳采场结构参数。对阶段中盘区回采顺序进行优化,得出"隔二采一"的最佳开采顺序。分析矿岩性质和矿床产状等开采技术条件,提出岩层微扰框架式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技术。新立矿区为期3a的现场滨海开采试验和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合理安全隔离层厚度、低沉降框架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和现场实时监测为海底基岩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凤庆鲁史-昌宁松山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确定了Sn、Au、Sb、Hg、Ag为区内主要成矿元素。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讨论了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空间分布特征看,全区可明显划分为两个地球化学分区,各元素异常对断裂构造及成矿活动具有明显的反映。根据成矿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背景优选出了2个找矿预测区,其中博刀-上村-石灰窑-薅坝地A级找矿预测区为寻找金多金属矿的有利地区,找矿潜力大;浪坝寨-麻栗树-菖蒲塘-李子树C级找矿预测区为寻找电气石-石英脉型锡矿、石英脉型铅矿的有利地区,找矿前景一般。  相似文献   

17.
乔淇  邱余波  罗星刚  贾智勇 《矿产勘查》2020,11(11):2469-2477
为了提高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资源量动态估算、可视化及分析程度低、估算方法的问题。该文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传统资源量估算方法、方式进行更新与改造,用真实三维地质几何模型取代抽象的规则几何体,研究并实现一种新的适合铀矿资源勘查及储量分类的资源量三维可视化动态估算及分析方法,使传统资源量的估算方法更加的科学。认为资源量估算过程及结果在传统资源量块段法中是受矿体块段、形态、厚度及空间位置因素的决定,在地质统计学储量估算—普通克里格法储量估算中受二维剖面图矿体边界线圈、矿体积体、三维空间矿体模型建立及矿体模型变差函数品位插值的系数等决定。该文以新疆某铀矿为例,通过传统块段法与Quanty U块段法对比得出误差在0.14%,传统块段法与普通克里格法对比得出误差在0.8%,两个误差均在10%合理误差范围之内,所有Quanty U软件块段法、普通克里格法资源量估算方法及三维建模地质矿体建模可以在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南非卡图市Hotazel铁锰矿床位于世界著名的Kalahari—Postmasburg铁锰成矿带上,成矿地质背景优越。通过对矿区以往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建立了数据库文件,并采用3DMine矿业软件中的地质剖面解译、实体建模、数据处理、块体建模、块体赋值等模块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其中浅部铁锰V9矿体矿石量为624.75万t,深部富锰LMO矿体矿石量为18792.68万t,采用水平投影法验证的矿体矿石量分别为600.68万t和17712.28万t,误差率分别为4%和6%。说明采用3Dmine软件估算该铁锰矿是可靠的,这对后期的勘查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研究以及对工程地质环境表达因素的分析,实现对三维工程地质环境表达方法的探索性研究。通过提出三维工程地质环境指标体系,实现三维工程地质环境的表达方法,并详细阐述了三维指标体系的特征及建模方法。最后,针对研究区域的实际地质环境背景及勘探资料,利用三维工程地质环境表达方法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工程地质环境分析评价,并对三维地下空间工程地质环境分析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三维工程地质环境表达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