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5 毫秒
1.
测定了Fe/H2SO4,Fe/H2SO4+Na2SO4,Fe/HSO4+Fe2(SO4)3和Fe/H2SO4+NaCl种体系在磁场或/和缓蚀剂作用下的极化曲线,指出腐蚀的主要控制是阴极过程,H2SO4中加入少量Na2SO4不影响其结果,但加入Fe2(SO4)3,NaCl会因Fe^3+,Cl^-的作用而影响结果,分析了磁场、缓蚀剂、Cl^-和Fe^3+单一和联合对Fe/H2SO4阴极和阳极极化行为的  相似文献   

2.
曾潮流  郭建亭 《金属学报》1994,30(9):B398-B402
研究了Na2SO4沉积盐引起的Ni3Al-Fe于700-820℃空气中的腐行为,结果表明,Ni3Al-Fe遭受自持性的热腐蚀,热腐蚀的发生似可归因于Fe与Na2SO4反应的产物Na2O与Na2SO4形成了Na2O-Na2SO4共晶熔融盐,随中金中Mo的氧化产物MoO3参与电化学阴极还原反应,从而引发合金快速的热腐蚀,此外,熔盐中Na2SO4与MoO3反应生成的SO3导致了熔盐的高酸度和合金的内硫化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Na_2SO_4沉积盐引起的Ni_3Al-Fe于700一820℃空气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Ni_3Al-Fe遭受自持性的热腐蚀。热腐蚀的发生似可归因于Fe与Na_2SO_4反应的产物Na_2O与Na_2SO_4形成了Na_2O-Na_2SO_4共晶熔融盐,随后合金中Mo的氧化产物MoO_3参与电化学阴极还原反应,从而引发合金快速的热腐蚀。此外,熔盐中Na_2SO_4与MoO_3反应生成的SO_3导致了熔盐的高酸度和合金的内硫化,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腐蚀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MBT、BTA和MBO对铜缓蚀性能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严川伟  程明  赵珲 《腐蚀与防护》2000,21(6):255-256,259
用电化学方法比较研究了2-巯基苯并恶唑(MBO),苯并三唑(BTA)和2-巯基苯并噻唑(MBT)在3%NaCl,0.1mol/L HCl和0.5mol/L HCl溶液中对铜的缓蚀性能,在3%NaCl溶液中,MBO表现出稍优于BTA,远高于MBT的缓蚀能力;与BTA和MBT相比,在0.1mol/L HCl和0.5mol/L HCl中,MBO对铜的腐蚀有突出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5.
铜合金在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磨损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测定了HAl77-2铝黄铜,BFe30-1-1白铜在3.5%NaCl和3.5%NaCl+S^2-溶液中的腐蚀速率,腐蚀磨损率和电化学行为;观察了腐蚀磨损后铜合金的微观形貌。研究了腐蚀后样品的表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2-的存在加速了铜合金的腐蚀,腐蚀磨损,使Ecorr明显负移,icorr增加;硫离子对铜合金腐蚀磨损的加速作用与腐蚀磨损过程中的硫致脆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Ni-18Cr-3.5Al合金在565℃Cl2-H2O混合气氛中的腐蚀行为,并用XPS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在高温Cl2-H2O环境中的腐蚀由Cl2、HCl造成的氯化过程和O2、H2O等造成的氧化过程共同引起。在高温Cl2环境中低含量H2O加速腐蚀过程,而高含量H2O延缓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i-18Cr-3.5Al合金在565℃Cl2-H2O混合气氛中的腐蚀行为,并用XPS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结构。在高温Cl2-H2O环境中的腐蚀由Cl2、HCl造成的氯化过程和O2、H2O等造成的氧化过程共同引起。在高温Cl2环境中低含量H2O加速腐蚀过程,而高含量H2O延缓腐蚀过程。  相似文献   

8.
杜敏  魏绪钧 《表面技术》1997,26(1):23-24
研究了Ni-S合金镀膜在NaOH,NaCl,H2SO4,HCl溶液中的耐性。分别以镀膜的腐蚀速率,孔隙率以及自腐蚀电位,阳极极化曲线来描述Ni-S合金镀膜耐化学和电化学腐蚀的能力,并结合镀膜结构给予解释。  相似文献   

9.
A3钢在人造污染介质中的大气腐蚀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于湿交替复合循环模拟大气腐蚀过程,研究了A3钢在含NaCl、Na2SO4、NaNO3、NaCl+Na2SO4和Na2SO4+NaNO3介质中的腐蚀行为.通过电化学测量,评价了A3钢及其在加速腐蚀过程中形成的锈层的电化学行为和锈层的保护性,并利用XRD分析了腐蚀产物的组成.试验结果表明,SO42-腐蚀性最强,Cl-次之,NO3-最弱,且有一定的钝化作用;A3钢在混合介质中的腐蚀行为不同于在单一介质中的腐蚀行为,每种介质在腐蚀的不同阶段分别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U型弯曲试样研究了固液及敏化奥氏体不锈钢SUS316和SUS316L在四种不同的含Cl^-的饱和H2S水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研究结果表明Cl^-的加入和PH值的降低会增大实验钢处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而微量的Na2CO3则可降低其SCC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IAA 在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吲哚-3-乙酸(IAA)在H2SO4(0.1 mol/L)溶液中对碳钢(Q235)的缓蚀性能,降低碳钢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交流阻抗实验、失重实验和扫描电镜实验分析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 IAA的缓蚀效率随着缓蚀剂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IAA浓度增加到4×10-3mol/L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88.85%。温度升高,缓蚀效率降低,说明IAA不宜于高温下使用。IAA是一种混合型缓蚀剂,对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均有抑制作用,且在缓蚀剂分子吸附过程中,吸附在碳钢表面的水分子和缓蚀剂分子发生竞争吸附作用,能有效阻止H+的穿越,从而抑制腐蚀H+的放电。IAA在碳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该吸附自发进行且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缓蚀剂通过抑制腐蚀反应的活性点,提高活化能垒,防止碳钢溶解腐蚀。IAA在碳钢表面形成保护膜,减轻了腐蚀。结论 IAA是一种以抑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0.1 mol/L H2SO4溶液中能够对Q235碳钢起到优异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法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三种Gemini表面活性剂12-2-12,16-2-16和18-2-18在H2S/CO2环境中对L360钢的缓蚀性能,并探讨了缓蚀机理.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三种表面活性剂均表现出一定的缓蚀性能,其中,12-2-12效果最优,16-2-16其次,18-2-18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用电化学方法实测了异喹啉及羟基、羧基两类取代衍 生物的缓蚀效率,并用HMO、CNDO方法进行量子化学计算.计算表明:随着N原子负的净电荷的 减小,缓蚀效率提高;随着异喹啉等分子的吡啶环负净电荷的增大,缓蚀效率增高.这些缓蚀 剂随着N原子自由价的增大,缓蚀效率降低;而随着吡啶环自由价之和的增加,缓蚀效率提高. 在HCl溶液中提出了这些缓蚀剂可能以平卧方式吸附于金属表面的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胡萝卜茎叶提取物(DCSLE)在硫酸介质中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及机理。方法通过超声辅助的手段,用水浸提获得DCSLE,利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含有的主要官能团进行表征。在25~40℃下,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极化和阻抗法(EIS)评价DCSLE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并讨论了其缓蚀机理。结果DCSLE对碳钢在0.5mol/LH2SO4溶液中的腐蚀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其缓蚀效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40℃<25℃<30℃<35℃),35℃下,质量浓度为0.6g/L时,缓蚀效率为92.85%。电化学测试表明,DCSLE是混合型缓蚀剂,但主要是抑制阴极的反应。其缓蚀机理是:DCSLE以物理和化学混合吸附的方式吸附在碳钢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阻止酸溶液的侵蚀,且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扫描电镜(SEM)观察到加入DCSLE后,碳钢的腐蚀得到了明显控制。结论DCSLE可以有效抑制碳钢在0.5mol/LH2SO4溶液介质中的腐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绿色缓蚀剂。  相似文献   

15.
全息显微摄影术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一些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全息显微摄影术配合电化学现场测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铁的阳极溶解、振荡、钝化、去钝化过程以及在氯离子存在下形成孔蚀时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全息显微摄影术可以现场观察电极/溶液界面发生的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有关信息可以从固/液界面状态变化的角度深化对电极过程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含H2S的强酸性溶液中Cl^—对铁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化学动电位扫描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H2S的H2SO4溶液中Cl^-对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H2S的0.5mol/LH2SO4溶液中,Cl^-1能同时抑制铁腐蚀的阴,阳极反应,且Cl^-的抑制作用存在浓度极值现象,极值点为1moo/L;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电化学方法结合浸泡腐蚀测试考察了金属Mg对MgCl2-NaCl-KCl(MNKC)熔盐的净化和腐蚀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金属Mg的加入量在500μg·g-1以上时,316H不锈钢在600℃MNKC熔盐中的腐蚀电位Ecorr<-0.80 V vs NiCl2/Ni,腐蚀电流密度Icorr<25μA/cm2,线性极化电阻Rp>800Ω·cm2,熔盐对316H不锈钢的腐蚀得到显著抑制。并对金属Mg对MNKC熔盐的净化和腐蚀抑制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竹叶提取液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复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动电位扫描法和失重法研究了竹叶提取液在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及其与碘化钾的复配协同效应.实验表明,当浓度为0.1 g/ml时,竹叶提取液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与碘化钾复配后,缓蚀效果更佳.电化学研究表明,竹叶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作用机理为几何覆盖效应.利用失重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拟合,结果表明,竹叶缓蚀剂的有效缓蚀成份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El-Awady动力学模型与Flory-Huggins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9.
Corrosion behaviour of high-alloy steels in the system H2O/NH3/CO2/H2S/HCN/HSCN (Part 2) The effect of the alloying constituents nickel and chromium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high alloy-steel in gas liquids is studied. Nickel has some disadvantageous effects on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steels, while high contents of chromium make it possible, that there is a free corrosion potential in the passive region by shifting the passivation potential into negative direction. Furthermore, an activation is more difficult respectively not possible in solutions with low concentrations of the gas components. Cyanide causes an inhibition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at steels having a high chromium content in solutions with low H2S-concentrations and it improves their passivity even in solutions with high H2S-concentrations. Polysulfide fastens the passivation of the steels only in solutions with a high H2S-concentration, but it may have disadvantageous effects concerning their passivation by stabilizing active corrosion in solutions with low H2S-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20.
R-N-[CH_2PO(OH)_2]_2型甲叉膦酸在硫酸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线性极化法研究了0.10mol/LH2SO4溶液中乌洛托品、ATMP(氨基三甲叉膦酸)、MADMP(甲胺二甲叉膦酸)、BADMP(正丁胺二甲叉膦酸)和n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的缓蚀作用.结果发现,三种甲叉膦酸-ATMP、MADMP和BADMP对1Cr13不锈钢均有明显的缓蚀作用,其缓蚀率远大于乌洛托品和HEDP.三种甲叉膦酸都属于混合型缓蚀剂,其吸附服从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的平衡常数分别为2.67×103L/mol(ATMP)、0.85×103L/mol(MADMP)和0.55×103L/mol(BADMP)分子中各官能团对缓蚀作用贡献大小的次序为:-CH2PO(OH)2>-CH3>-nC4H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