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FBG传感器在量测围岩内部位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光纤光栅(FBG)传感器利用波长调制传感信号,因而量测信号不受光源起伏、光纤弯曲损耗、连接损耗和探测器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广泛应用于量测应变、温度、应力、位移等参数。结合新奥法隧道施工中位移监测的要求,介绍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中的应用。与其他量测方法比较,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量测围岩内部位移具有仪器构造简单、安装量测方便、量测数据精确等优点,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量测方法。量测数据验证隧道围岩变形的基本规律:不同位置的围岩其松弛变形不同,离开挖面越近的围岩,其松弛变形越大,离开挖面越远的围岩,相应的松弛变形越小;围岩的完整程度对围岩内部位移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
有理函数在隧道监测数据回归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隧道施工均以新奥法为基础,其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进行隧道围岩变形的量测,根据量测数据确定二次砌衬的施工时间,但是由于观测值有较大的离散性,因此必须经数学处理后才能使用,本文以某工程为例,采用有理函数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可用有关回归曲线预测该断面的沉降值,并与规范推荐的回归函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理函数模型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误差较小,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小金口隧道围岩内变形的监控和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鹤冰  郭庆 《四川建筑》2004,24(2):98-99
记述了小金口隧道围岩变形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的处理,并且利用施工中的围岩监控量测技术,指导隧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序,使之更有效进行。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4.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明阔 《安徽建筑》2008,15(2):73-75
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施工三大要素之一,通过量测及时收集施工中围岩变形与支护受力数据,对数据整理分析及时反馈指导施工。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因用途的不同有各种选项,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是最常用的二项,文章以某隧道量测结果为例,主要论述拱顶沉降和周边位移量测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从而评价和预测围岩的稳定情况。  相似文献   

5.
朱小亚 《山西建筑》2009,35(33):328-32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围岩监控量测的重要性,介绍了监控量测点的布置、量测仪器的采用和量测频率时间的确定,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回归分析,评价和预测了围岩的稳定情况,从而防止隧道发生塌方。  相似文献   

6.
由于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和围岩受力变形机理复杂,监控量测技术成为指导隧道施工、评价围岩应力状态和支护结构稳定性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介绍了公路隧道监控量测的目的、内容,分析了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地表下沉等项目的量测方法,依托某山区公路隧道,阐述了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的内容和位移预警机制,并给出了ZK4+055断面开始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7.
依据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方案设计和现场测试经验,介绍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手段,主要通过选测项目中的钢筋计监测方法对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对锚杆的力学作用和压力盒监测方法监测围岩对二次衬砌的力学进行探讨。通过对白马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证明了传感器监测方法是一套有效的隧道围岩稳定性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监控量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攀科 《重庆建筑》2011,10(8):19-22
通过斑竹林隧道软弱围岩洞段台阶法施工典型断面必测项目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总结出围岩变形的基本规律,确定了二次衬砌的合理施作时间,用以指导施工实践。  相似文献   

9.
以成兰高速铁路松潘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施工段为工程背景,对隧道典型断面D3K246+265的围岩拱顶下沉和水平收敛位移的实际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作曲线拟合,并据此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量,并和断面D3K246+285的最终变形量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种变形预测方法对于赋存在复杂地质环境的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对调整与修正隧道支护设计参数、预留量的大小和保证隧道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隧道断层破碎带围岩的监测与变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庆忠 《土工基础》2006,20(4):23-26
详细介绍了某公路隧道断层破碎带地段围岩的监控量测内容和结果,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针对监测结果提出了围岩变形控制的相关措施,从而达到控制围岩变形和安全通过断层破碎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生旺 《山西建筑》2012,38(18):159-161
通过对某隧道工程概况的分析,对隧道穿越F7断层时施工量测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并对量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表明围岩的变形规律可以用回归曲线的方法来描述。  相似文献   

12.
肖荣  邹仕奇 《山西建筑》2011,37(11):173-174
以太佳高速公路第八合同段隧道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监控量测在隧道施工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并以实测资料为基础,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反映隧道开挖后在一定时间内围岩收敛变形与时间的关系,及时了解和掌握隧道围岩的稳定状况,为指导施工及变更支护设计参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李新亮 《山西建筑》2014,(17):170-172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在高应力作用下的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并采用超前预报技术、超前预加固等多种施工技术组合,探索出一套应对复杂地质高应力软岩隧道施工技术措施,同时根据现场围岩监控量测结果,验证了峡口隧道高地应力软岩段变形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性,对类似工程隧道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胡翔 《山西建筑》2012,38(21):189-190
以某工程为例,采用岩石流变学中广泛应用的开尔文模型和广义开尔文模型对隧道围岩变形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开尔文模型拟合精度较差,而广义开尔文模型与实测数据较为吻合,误差较小,能够更加准确的反映隧道围岩变形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准确预测围岩变形量和确定二次衬砌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隧道变形是衡量隧道结构体系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可以科学、及时、可靠、便捷地反映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在收集、整理我国103座山岭隧道836个拱顶沉降数据、806个水平收敛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围岩变形量、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与围岩级别、隧道开挖面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隧道围岩变形数据主要集中在低值区间,中高值区间数据较少但分布范围较广,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围岩变形值增大,数据集中区间增大,变形分布区间增大;隧道断面面积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大,随着隧道断面面积的增大,变形值增大;实测数据表明,隧道围岩变形与隧道埋深并没有明显的联系;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时间主要集中在中低值区间,高值区间的数据相对较少,随着围岩级别增大,围岩变形稳定时间增大,分布区间增大。根据统计结果,提出不同围岩级别下,隧道变形的建议控制值以及变形稳定时间参考值。  相似文献   

16.
鲁布格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我院自己研制的KDY-130型钻孔多点位移计及有关设备;重点论述了该仪器在鲁布格水电站引水隧洞围岩变形观测中的实际情况,证明了位移计具有性能稳定、灵敏度高、可以遥测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该位移计可用来观测围岩变形随深度的变化、围岩流变以及隧洞开挖掘进工作面的空间效应等。通过试验资料整理分析,找到了围岩变形的某些规律性,并与国内外同类资料和理论分析作了对比,初步论证了成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鉴于当前实验条件,无法直接观测岩体内部的变形演变过程,难以满足对岩体内部全域的变形时间效应与空间特征分析的要求,以透明岩体实验新技术为出发点,对模型隧道周边围岩的内部变形过程进行全程二维数字照相量测,得到深部隧道围岩内部变形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隧道顶部、帮部及底部的岩体径向位移都大致与隧道埋深呈指数衰减关系;隧道拱顶、拱底、左腰和右腰处岩体的径向位移都与顶部荷载呈指数递增关系;随着顶部荷载的增加,隧道顶板岩体最终将沿着两侧拱腰斜方向一定范围内两条弧线而向隧道内发生整体性剪切滑动,导致隧道失稳破坏。研究结果揭示了深部隧道围岩变形破裂时空演化机理,为深部隧道事故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烜宇 《山西建筑》2011,37(17):175-176
监控量测是现代隧道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将隧道围岩变形分三个时间阶段分析及围岩变形量与时间关系曲线的拟合,得到围岩各个时间阶段位移变形量求解方法,并结合实例给出求解过程,为准确判断围岩稳定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新奥法施工的核心思想是把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支护体系,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要素。作者以亚婆髻隧道为例,主要论述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及锚杆轴力等监控量测项目。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围岩变形量的大小与围岩质量及开挖方式密切有关;对于分台阶开挖方式,在下台阶开挖时,围岩变形较大;软岩中,锚杆轴力沿杆长的最大值出现在靠中间点的位置。根据围岩稳定状态来确定二衬施作时机,保障了施工安全,同时也可为分析研究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解志刚  许海东 《山西建筑》2011,37(22):183-185
以胡子冲隧道的围岩变形预测为例,论述了利用灰色理论系统,对隧道围岩压力与初期支护相互作用过程的共同变形进行预测,得到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列,通过灰色理论来预测初期支护完成后围岩变形情况,以便更好的解决围岩变形的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