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铜-柠檬酸盐-硫代硫酸盐溶液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绿色浸金体系。研究了利用D301离子交换树脂从柠檬酸盐-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吸附银络合物的工艺可行性。考察了溶液pH、柠檬酸盐和硫代硫酸盐浓度及硝酸根对银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银络合物树脂吸附为均匀位点的单层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柠檬酸和硝酸根均抑制树脂对硫代硫酸银离子的吸附,当溶液pH大于12时,D301树脂对硫代硫酸银离子的吸附容量急剧降低。研究结果明确了吸附过程的控速步骤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实现硫代硫酸盐-柠檬酸溶液中的重贵金属回收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和磁性γ-Fe2O3粒子为原料,通过微乳化法制备出磁性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吸附剂.运用XRD和VSM等手段对复合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吸附刑配比、吸附剂投加量、甲基橙初始浓度、pH、无机阴离子、溫度等因素对甲基橙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γ-Fe2O3磁性粒子和多壁碳纳米管被壳聚糖包裹;引入多壁碳纳米管显著提高了吸附容量;吸附剂的最佳投加量为0.6 g/L;甲基橙初始浓度增大,去除率下降,吸附量上升;酸性环境有利于吸附;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分子内扩散模型是吸附控制机制之一;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62.97 mg/g.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柚子皮基活性炭对水溶液中Cu(Ⅱ)去除条件及探究其吸附机制,采用SEM、XRD、FI-IR、N2吸附及热重分析对合成的柚子皮基活性炭进行表征,利用响应面优化柚子皮基活性炭优化吸附Cu(Ⅱ)条件,并采用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研究柚子皮基活性炭吸附Cu(Ⅱ)机制。结果显示,柚子皮基活性炭经MgCl2活化后,孔空隙结构变得更加发达、体积和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合成的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乱层状石墨微晶、类石墨微晶结构,以及大量-OH、-C=C及-C-H等基团,吸附平均孔径4.165nm,比表面积3.207m~2/g。响应面优化后,柚子皮基活性炭吸附Cu(Ⅱ)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0.04℃、初始pH=9、反应时间40min、初始Cu(Ⅱ)浓度60mg/L,预测去除率为84.99%,实际去除率为84.14%。影响柚子皮基活性炭吸附Cu(Ⅱ)条件大小排序为:初始pH温度初始Cu(Ⅱ)浓度反应时间。柚子皮基活性炭吸附Cu(Ⅱ)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4.
使用共沉淀法,在不同pH、Ca/P摩尔比、陈化时间条件下制备羟基磷灰石(HAP),并根据其对Mn2+的吸附性能获得制备HAP的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试验,研究了优化制备的HAP在溶液pH、投加量、反应时间以及Mn2+初始浓度的影响下对Mn2+的吸附性能,并结合吸附动力学模型和吸附等温模型分析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HAP的最佳制备条件为pH=10、摩尔比Ca/P=1.67、陈化时间24 h。当锰初始浓度5 mg/L、pH=7、HAP投加量1 g/L、反应时间360 min时,HAP对Mn2+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吸附量与去除率分别为4.97 mg/g和98.4%。HAP对Mn2+的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单层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5.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纳米零价铁-羟基磷灰石(AC@Fe0-HAP)复合材料,研究了pH、AC@Fe0-HAP投加量、Mn(Ⅱ)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AC@Fe0-HAP吸附Mn(Ⅱ)的效果。采用吸附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线模型进行拟合,进一步了解复合材料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pH=5、温度25 ℃、Mn(Ⅱ)初始浓度5 mg/L、投加量0.10 g时,AC@Fe0-HAP对Mn(Ⅱ)的吸附效果最好,在反应时间为12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为1.86 mg/g。AC@Fe0-HAP对Mn(Ⅱ)的吸附更加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为化学吸附、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6.
谷壳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低成本吸附剂谷壳去除溶液中的重金属铜离子.以间歇吸附的方式考察了溶液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金属离子初始浓度等物理化学参数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在pH为7.O、温度为328 K、谷壳用量为4 g/L时,溶液中铜离子达到最大吸附去除率.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式.吸附热力学表明谷壳对Cu2+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谷壳对Cu2+的吸附动力学模型能够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硫代硫酸盐提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氰提金方法,但高效回收金浸出液中的金尚待进一步研究。以甲基三辛基氯化铵(TOMAC)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条件(萃取剂浓度、相比、萃取时间)及金浸出液性质(pH、硫代硫酸盐浓度、初始Au(I)浓度)对TOMAC萃取Au(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TOMAC为萃取剂能从硫代硫酸盐金浸出液中高效萃取Au(Ⅰ)。当A/O=1、pH=9、硫代硫酸盐浓度0.1 mol/L、TOMAC浓度1.8 g/L时,对低浓度金(0~25 mg/L)几乎能完全萃取;采用1 mol/L NaCl能有效反萃出TOMAC有机相中的Au(Ⅰ)。TOMAC萃取Au(Ⅰ)的机制为:TOMAC通过其表面的Cl-与溶液中的Au(Ⅰ)发生离子交换,形成[C25H54N]3[Au(S2O3)2]络合物。TOMAC对Au(S2O3)23-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可实现硫代硫酸盐金浸出液中Au(I)的高效回收,具有对硫代硫酸提金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国酸性矿山废水(AMD)中硫酸盐含量普遍较高,寻找一种有效去除废水中硫酸盐的方法,对于酸性矿山废水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转炉钢渣处理AMD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分析了硫酸盐在钢渣处理AMD中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钢渣粒度、废水pH值、固液比、硫酸盐浓度会影响硫酸盐去除效率.当钢渣粒径小于75μm,体系pH为2,固液比为70 g·L-1时,初始硫酸盐质量浓度为2000 mg·L-1时,硫酸盐的去除率最高为79.15%,吸附量分为36.79 mg·g-1;动力学分析及机理分析表明,硫酸盐的去除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钢渣与硫酸盐间的作用以多层化学吸附为主,同时伴随化学沉淀、静电吸附和表面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9.
《钢铁钒钛》2021,42(4):73-78
为探究SO_2对改性活性炭吸附法去除烧结烟气中NO效果的影响,减少NOx的排放,降低钢铁行业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碳酸钾(K2CO3)浸渍改性的方法制备了改性活性炭吸附剂,并考察了不同浓度SO_2对改性活性炭吸附烧结烟气中NO的影响,及SO_2对改性活性炭循环吸附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O_2能够提高改性活性炭初始NO吸附速率,但显著降低NO的饱和吸附容量;SO_2通过化学吸附方式占据活性位点,形成的亚硫酸盐及硫酸盐加热难以脱附,造成改性活性炭难以恢复初始吸附容量;SO_2影响下改性活性炭吸附容量的衰减速率约为1.414 17mg/g,可以根据衰减速率,配合移动床吸附装置,选择合适的新鲜活性炭投入参数,进而指导改性活性炭吸附去除烧结烟气中NO的应用,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用聚吡咯(PPY)改性电解锰渣(EM R)制备吸附材料EM R-PPY并用以从废水中吸附去除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Cr(Ⅵ)质量浓度、吸附剂加入量、溶液pH对EMR-PPY吸附去除Cr(Ⅵ)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在废水pH=2.0、EMR-PPY加入量1 g/L、初始Cr(Ⅵ)质量浓度150 mg/L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9.6%;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平衡状态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69 mg/g;吸附机制主要包括Cr2 O2-7与N+之间的静电作用、对Cr(Ⅵ)的还原作用、Cr2 O2-7与Cl-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3次循环再生后,EMR-PPY对Cr(Ⅵ)的吸附量仍保持在100 mg/g以上,仍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1.
铬在黄腐酸上吸附行为及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少丽  贺燕 《有色矿冶》2007,23(6):46-48
用纯度较高黄腐酸考察其对铬吸附机理,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温度等对黄腐酸吸附Cr6 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H>6.5,黄腐酸对Cr6 吸附量较大,且基本稳定;pH=7,吸附量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400 min达吸附平衡.研究吸附等温线表明,黄腐酸对Cr6 的吸附为吸热过程,且符合Langmiu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采用Van'tHoff方程拟合,表明黄腐酸对Cr6 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热△H为21.805 1 kJ·mol-1,△G<0,吸附具有自发性,△S>0,吸附为熵推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天然沸石为吸附剂去除重金属离子,对沸石材料宏观与微观特性进行表征,考察其对单一与多种重金属竞争吸附效应,研究其吸附动力学与吸附等温线特性。结果表明:天然沸石可较好吸附溶液中重金属。天然沸石含有片沸石、方石英、石英和高岭石;颗粒呈不规则形状,表面由片状矿物组成,粒径0.189~129.3μm,主要组分为硅酸铝矿物。Zeta电位分析表明,负极表面使其能有效吸附重金属,吸附大小顺序为PbCu/CdZn。较高pH可促进沸石对重金属吸附,快速吸附过程可在50min内完成。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适合表示天然沸石对重金属吸附过程。Cd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而Pb、Cu和Zn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竞争吸附体系下,Pb和Cu竞争吸附优势主要体现在较高沸石用量上,吸附优势大小顺序为PbCuCdZn。  相似文献   

13.
三聚氰胺中含有三个自由氨基和三个芳香氮原子,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很大的吸附潜力。为考察该吸附剂对汞离子的吸附性能,实验分别在不同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汞离子浓度条件下测定三聚氰胺对汞离子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对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30 ℃温度下,pH 5.0,50 mg三聚氰胺在25 mL 5.430 mg/L氯化汞溶液中对汞离子吸附6 h,测得吸附容量为606 mg/g,吸附率达38.9%,其吸附等温线属于Freundlich型。由于该吸附剂的良好综合吸附性能和廉价优势,使得它在汞离子的分离、富集及含汞废液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李岩松  王大维 《有色矿冶》2012,28(5):30-31,29
在直径80 mm树脂塔中,研究了应用于三元混合液中的螯合哌啶树脂R410对Pt、Pd与Rh分离状态的影响,考察了pH值,混合液流速,温度,时间对各元素吸附率的影响.探索出实现Pt、Pd与Rh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5.
程相恩  陈传伟  王风 《黄金》2020,41(1):91-94
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金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金的分析检测,良好的吸附效果能够提高分析检测的准确性。运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吸附Au(Ⅲ)的热力学性能。研究表明:Au(Ⅲ)质量浓度为2. 0~70. 0 mg/L时,随着初始质量浓度增加,吸附量随之增加,且升高温度不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吸附更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经范特霍夫方程拟合,标准吸附焓变ΔH~θ为-42. 67 kJ/mol、标准吸附熵变ΔS~θ为-130. 6 J/(mol·K);实验温度下,聚氨酯泡沫塑料对Au(Ⅲ)的吸附过程(ΔG~θ<0)是自发进行的,以物理吸附为主,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吸附过程无法自发进行。该研究对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金在地质样品检测中的条件优化和应用提供热力学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
钼精矿中Au经王水溶解、泡塑吸附、硫脲解脱、原子吸收方法分析,钼元素含量高严重影响泡塑对Au的吸附,造成检测结果偏低。试验用NH3·H2O沉淀分离试样中的钼元素,从而除去这些元素的干扰,残渣中Au经王水溶解分离后,再用泡塑吸附,硫脲解脱,原子吸收法测定。此方法的检出限为0.05μg/g。经实验证明,分析结果准确,对Au含量为5.30μg/g和18.0μg/g的样品分别平行测定10次,平均值分别为5.30μg/g和18.0μg/g,RSD分别为1.34%和1.05%,加标准回收率为98.5%-102.4%。  相似文献   

17.
冯国臣 《黄金》1992,13(5):31-37
本文重点讨论Au(CN)_2~-和Ag(CN)_2~-在活性炭上吸附的行为和特征。 当矿浆中只有Au(CN)_2~-或Ag(CN)_2~-时,它们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过程和特征相同;当矿浆中既有Au(CN)_2~-又有Ag(CN)_2~-时,它们的吸附过程和行为又不相同。 Ag(CN)_2~-对Au(CN)_2~-在活性炭上吸附的连续性没有影响,但对吸附容量有影响。无Ag(CN)_2~-时金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为q=40.71C~(0.717),有Ag(CN)_2~-时(本文叙及条件),金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为q=4.4368C~(0.4701)。 q——吸附平衡时金容量,mg/g.c; C——吸附平衡时液相金品位,mg/L。 受Au(CN)_2~-的影响,Ag(CN)_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变化很大,可由吸附变为解吸。因此,当Au(CN)_2~-和Ag(CN)_2~-存在于同一体系时,它们在活性炭上的吸附不能同时完成,金、银必须进行分段吸附才能获得满意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聚氯乙烯为原料,依次与三乙烯四胺、CS2和C lCH2COONa反应制得氨基二硫代羧酸酯功能化聚氯乙烯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Au3 的吸附性能及Au3 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树脂吸附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时,树脂对Au3 的饱和吸附量达229.3mg/g,树脂对Au3 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后的树脂用1mol/L HCl-5%硫脲洗脱时,金脱附率达87.2%。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黄金行业自身特点,模拟黄金提取过程中的氰化浸金环境,研究活性炭吸附金能力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确定活性炭类型为椰壳炭,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条件为活性炭粒度200目,吸附液中氰化钠质量分数为0.05%,体积为150 mL,pH值为11.5,吸附时间为16 h,温度为(25±1)℃,振荡器转速为200 r/min.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81%,准确度为95.20%~99.98%,为黄金行业直接、客观评价活性炭吸附金能力提供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稻草制备的季铵木质素对Cr(Ⅵ)进行吸附,通过对吸附前后季铵木质素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吸附过程的机理,考察了Cr(Ⅵ)起始浓度、温度、时间和起始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r(Ⅵ)主要以HCrO4-形态被季铵和胺基吸附,部分被吸附后的HCrO4-被苯环上的烷基及酚羟基还原成Cr(Ⅲ)并被羧基吸附,少量Cr(Ⅵ)直接被电子官能团还原成Cr(Ⅲ)。当Cr(Ⅵ)起始浓度为50 mg/L、起始pH为1.08、120 min和25 ℃时,Cr(Ⅵ)去除率达到99.76%,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均质化学吸附。通过对季铵木质素吸附Cr(Ⅵ)的机理和行为研究,可以为稻草的资源化利用和铬的去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