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丁祥年  郑然 《油田化学》1990,7(4):295-298
本文主要针对老君庙油田严重存在的油层堵塞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磷酸复配体系,研制成 MV-2油层解堵剂。该解堵剂能解除井筒附近地带的钻井泥浆和腐蚀产物等堵塞。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由磷酸复配的 MY-2解堵剂对低渗透的砂岩油层的解堵效果比常规酸好。  相似文献   

2.
乾安地区低渗透砂岩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玉学  姚飞  张顺 《特种油气藏》2011,18(4):117-120,141
吉林油田在储层敏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室内进行了现场二开钻井液体系的损害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现场二开钻井液体系对乾安地区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损害程度为34.52%,以液相损害为主,并且存在严重的水锁损害。因此,减轻低渗透砂岩储层的损害程度重点是控制钻井液滤液侵入。根据d90暂堵理论及防水锁技术对现场二开钻井液体系进行了优化,加入屏蔽暂堵剂后的钻井液对岩心的损害程度降低了16.25%,优选的新型防水锁剂可使钻井液对岩心损害程度减少5%左右,能够有效保护低渗透砂岩储层。  相似文献   

3.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和油水井多次作业过程中压井液、注入液等对油井附近油层的侵害,在低渗透、非均质、裂缝性砂岩油藏中各种污染堵塞相继发生。为解除此类油田油层的污染堵塞,提高油井产能,降低水井注入压力,寻求该类油田特点的增产增注技术,本文通过对油田现场原油、地层水、注入水及垢样的分析,探讨了地层堵塞的原因,并进行了解堵剂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4.
南庆义  孙宝桃 《钻采工艺》2000,23(3):102-103
介绍聚丙烯酰胺凝胶解堵剂的配方、配方性能、施工工艺及在蒙古林油田的应用效果,该解堵剂能使粘度非常大的聚丙烯酰胺交联体迅速溶解成粘度接近于水的溶液,解除聚丙烯酰胺交联体因堵水作用对油层造成的损害和堵塞。在蒙古林油田现场应用14井次,有效12井次,取得了较好的解堵效果。  相似文献   

5.
冀东油田以土酸为主要解堵剂的解堵措施,在解堵后,初期效果明显,但有效期短,同时近井地带胶结物被严重溶蚀,形成近井地带出砂并亏空,严重影响生产。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了适合冀东油田浅层颗粒运移堵塞的氟硼酸解堵剂配方,结果表明氟硼酸解堵剂具有很好的缓速、降低表面张力和低腐蚀性能;对氟硼酸解堵剂进行了现场实验并取得了成功,表明研制的这种新型解堵剂适合冀东油田实际情况,达到了预期的研制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油田的开发,地层受到破坏,油井产液量逐渐下降,水井注水困难,其中原因之一是近井地带的堵塞。由于堵塞介质的复杂性,只靠单一的解堵措施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有效期短,为此提出了水气脉冲波复合化学解堵技术这一新的解堵方式。通过查阅文献和室内实验,筛选出适合不同堵塞类型油水井解堵的化学解堵剂及其配方,实验室研制了热化学解堵剂配方,并解释了化学解堵剂与堵塞介质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孤岛油田现场试验将化学解堵剂与水气脉冲波相结合,施工前后油井的单井产液量最高增加近7倍,产油量最高增加6倍多,累积增油量最高达330t,有效期均在10d以上,最高达89d。  相似文献   

7.
悬浮液堵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然开采条件下,为较好地解决灰岩油藏裂缝系统对岩块系统和砂岩油藏高渗透层对中低渗透层干扰的服液堵水剂的室内研究,现场施工工艺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室内和现场试验表明,该堵水剂不仅适应性强应用广,易泵送,封堵强度高,凝固后具有低渗透砂岩的特性,而且成本低易酸解,应用效果显著,经华北,大港,中原和新疆等油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二连油田针对“双高注水”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有效开展了以“提液降压”为主的油田综合治理工作。在解堵工艺上初步形成了以有机复合解堵为主多种工艺方法并存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堵塞机理的深入研究及解堵工艺的适应性分析 ,加大了经济适用型解堵工艺的应用力度 ,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注水开发油田,随着油井综合含水率的逐步上升,油水井垢堵问题日渐突出,成为低渗透、低产能油田原油产量递减的重要因素。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研制的CQ清垢剂(碱性)具有无毒、无腐蚀和现场作业工艺简单等优点,可以安全地反复对油水井进行清垢处理。它主要适用于以钙垢和铁垢为主的垢堵产油层的解堵,对于酸敏性地层的除垢作用更有其独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稠油井堵塞的问题,在研究现场使用的各种解堵剂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室内实验研究,研制出适合稠油开发的复合型解堵剂——微乳热化学复合解堵剂。该解堵剂适用于下列井况:油层疏松、渗透性差、产能低的油井,胶质 沥青质堵塞的油井,稠油乳化堵塞井。在高升油田现场施工6井次,施工成功率达到100%,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阿南砂岩油藏储集岩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属近源快速沉积的水下扇砂体,且沉积时受火山活动影响明显。岩石中火山成因岩屑及凝灰质胶结物含量高,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体具有埋藏浅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等成岩后生作用强烈的特点,导致油层原生孔隙不发育,主要发育次生溶孔。孔喉以微喉为主,吼道分选差、储渗能力较弱,油藏具有典型的低渗火山碎屑砂岩油藏特征。油藏注水开发后,由于水敏和速敏等因素的影响,孔隙结构进一步变差,油层驱替压力上升,无水采收率和最终驱油效率下降,油藏注水开发表现出注水压力不断上升、地层憋压现象明显但油井供液能力普遍不足等特征。随后开展了细分开发层系和加密井网等措施,开发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姬塬油田欠注井现象日益严重、堵塞物类型复杂造成常规酸化无法同时解除多种堵塞等问题,从堵塞物分析和解堵机理入手,研究了一种适用性较广的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体系,主要由混合有机酸、新型分子膜、解聚剂和助剂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解堵体系具有优良的解堵性能,对现场垢样的溶垢率普遍能达到80%以上,对聚合物的降黏率可达到90%以上,适用于深部解堵,且能够有效避免二次沉淀的产生。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分子膜/混合有机酸复合解堵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日注水量,适用于大部分欠注井的地层改造。  相似文献   

13.
YC气层水锁损害及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YC气田是江苏油田至今发现的储量最大的气田。通过对YC地区气层的储层特征分析及试验研究,表明该气藏属低渗气藏,该地区气层水锁严重,尤其是入井液水锁严重。进行了气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使用氧化剂消除钻井液在井壁表面形成的滤饼堵塞,使用高抑制性低界面张力型的水基钻井液、完井液及加速储层中入井流体的返排等预防措施。建议采用氧化和酸化复合解堵方法,以提高酸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油藏水平井开发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方法,目前在所发现的各类油藏中均有应用水平井的报道.从我国近年完钻水平井的情况来看,水平井主要应用于稠油油藏、边底水油藏、低渗透油藏以及高含水油藏挖潜之中.通过对我国主要油田以上4种不同油藏类型中水平井生产特征的统计,分析总结出水平井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各类油藏的适应性,为我国水平井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氯复合解堵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特低渗透油层容易被堵塞污染、常规酸化解堵措施效率低下且有效期短的情况,在分析油层堵塞原因(高分子聚合物、硫化亚铁及细菌等堵塞油层)的基础上,西区采油厂引进了二氧化氯复合解堵技术,有效解除了油层污染。研究了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能、解堵机理及室内基本性能,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有效解除油井的高分子聚合物、硫化亚铁及细菌的堵塞。在合理选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现场,成功解除了地层堵塞,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相控建模技术在阿南油田阿11断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二连盆地阿南油田阿11断块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影响开发效果.为了精确描述储集层物性及其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动态研究成果,应用相控建模技术,采用两种或多种建模方法联合工作的思路,分步建立了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微相控制下的储集层属性模型.通过油气储集层相控与非相控物性参数模拟结果的对比,认为相控属性模型对油藏非均质性的描述更为合理,使Petrel地质建模与Eclipse数值模拟一体化无缝链接,依据模拟结果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提高了油藏采收率.阿南油田的成功应用表明,相控建模技术可较好地解决沉积微相变化快、非均质性严重的储集层物性参数的模拟,为油藏后期开发调整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模型基础.图8参18  相似文献   

17.
大庆外围油田钻井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选钻井过程中成本低效果好的油层保护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4个区块开展了钻井液损害评价室内试验和油层保护技术筛选试验。根据不同体系的钻井液对岩心的固相损害程度、液相损害程度和总体损害程度试验结果,搞清了目前外围油田常用的3种体系的钻井液对油层的损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钻井液对低渗透油层的损害较大,损害程度最高达64.54%,且以液相损害为主,因此,对于外围低或特低渗透油田油层保护重点是降低外来流体的滤失量。通过油层保护技术筛选试验可知,加入液体抑制剂的改性钻井液可使岩心损害程度减少20.04个百分点,采用超细碳酸钙屏蔽暂堵技术可使岩心损害程度减少5个百分点左右,说明这2种技术达到了保护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吞吐进入中后期,各储层之间矛盾日渐突出,储层之间的吸汽量不均,严重影响油藏的动用程度,主要表现在产油量下降、含水升高等方面,提出稠油分层注汽技术。稠油分层注汽技术是通过封隔器对互层状油层有效封隔,在纵向上划分出相对独立的注汽单元,以注汽装置对各生产单元单独作用,从而在注入阶段可以减少高低渗透层、新老层、油水层之间的干扰,充分发挥油层潜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该技术包括分层定量注汽技术、分层配汽技术、自动配汽技术,另外该技术针对一些特殊油井还研制了出砂井分层注汽技术和侧钻井分层注汽技术。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油田库车山前克深2气田76%的气井存在井筒堵塞问题,导致油压、产气量下降,甚至关井停产。现场采用连续油管冲砂取样得到井筒堵塞呈局部井段堵塞特征,采用“微观+宏观”分析方法得出堵塞物主要为碳酸钙结垢,并且存在“井周储层+井筒”复合堵塞情况。研发的“9%盐酸+1%氢氟酸”解堵液体系,溶垢能力94.42%,溶砂能力34.17%,对13 Cr油管的腐蚀速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基于堵塞规律认识制定出以“油套是否连通”和“有无挤液通道”为主要考虑因素的4套解堵工艺,并将“井筒解堵”升级为“井筒-井周储层”系统解堵。截至2019年底,克深2气田共实施气井解堵作业14井次,有效率86%,解堵后单井平均油压由29.7 MPa上升至44.1 MPa,单井平均无阻流量由26.8×104 m3增加至123.3×104 m3,增产3.6倍,实现躺井、异常井的高效复产,为国内外与库车山前高压气田具有相同地质及井况条件的其他油田堵塞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洪斌  赵永杰  刘立稳  吕选鹏  喻彬 《钻采工艺》2006,29(5):133-134,136
大港油田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已经进入高含水期,一些主力油层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同时,各小层渗透率级差大,低渗透层的油难以采出。为此,针对油层具体的岩性特征,进行了大量的酸液添加剂优选和配方评价,优 选出一套适合该油层的低伤害土酸配方,并采用分层酸化工艺技术使酸液分流进入低渗透层或伤害严重层,达到了均匀布酸、定向改善目的层的渗透率,提高酸化增产效果。通过现场8井次的成功应用,表明了这套分层酸化工艺且有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