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工笔画意象造型精神决定了中国工笔画表现形态,这种意象造型与中国的哲学基础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通过线条、感觉、笔墨等表现出来,成为中国画家的最高审美追求。本文着重探讨工笔画意象造型表现的内涵和外现,以从更深入的文化角度来认识中国传统工笔画。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传统绘画中,"笔墨"这一语言一度成为其代名词,"色彩"语言却一度遭遇忽视。然而"色彩"和"笔墨"这两种语言体系在不同的时期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通过分析二者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来说明"色彩"在传统绘画语言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传统的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中,"色彩"的地位一度被抑制,没有较好地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举例分析当下写意人物画创作中的成功个案,来说明"色彩"在写意人物画创作中同样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的色彩问题主要是围绕中国画主流的文人画样式,即所谓的"墨分五色"的色彩命题和"固有色"的观念。中国画重表现主观情感意志的审美特点决定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追求。清代画家恽寿平一生坎坷、品格清高,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用柔美秀雅、清丽明净的色彩去表现他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4.
漓江画派是当代中国著名绘画流派之一,以黄格胜为领军人物,以表现时代风貌为宗旨,立足于画家对本土文化和民族情感的表现上,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广西当代中青年画家为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文人画"是狭义上"中国画"之精髓部分,所以理解文人画之内涵是完整认识中国画的关键!"中国画"是一种特别强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东方绘画。  相似文献   

6.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工笔人物画的创作技巧多年来也是许多绘画工作者和爱好者致力于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于工笔人物画创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的阐释,向大家讲解了工笔人物画创作技巧方面的一些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中,造型方式受意象美学思想的影响,意象造型成为传统工笔人物画特有的造型表现手法.深入了解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对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悠久的绘画历史长河中,人物画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工笔人物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中国当代画坛伉俪赵国经与王美芳的工笔人物画艺术对工笔人物画有了更好的传承与创新。赵国经和王美芳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艺术美用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诠释了对艺术的挚爱与不懈的追求,运用别样的艺术元素为我们上演了一部全新的中国仕女画艺术盛宴。  相似文献   

9.
古人有云:"有笔有墨谓之画。"也就是说只有有了笔墨,才能称之为中国画。中国画一直讲究笔墨,在绘画中追求神似,主张"形在似与不似之间",而着重于笔墨的"气韵生动",而笔墨的关键是"线"的运用,不论是工笔画还是写意画,以"线"为造型基础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对于中国画来说,"线"可谓是画之骨、画之魂。中国古代的画家和文人墨客经过不懈的追求和探索留下了许多经典之作。作为一名现代习画学子,我想简单谈谈自己对于中国画中的线和笔墨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文人画以表现画者的内在思想为主要目的,在传统文人画的范畴内,人物在画中的出现不是作为一个突出的表现主题,而是作为某个主题的载体而出现的。陈师曾的人物画突破了传统文人画题材的限制,以普通百姓的生活为主题,表现了陈师曾在承继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精神以及"文人画"精神上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画中,色彩是很重要的部分,它和线条一样都是造型的手段之一,可以说线和色犹如骨和肉的关系。在创作和写生过程中,要根据题材内容的客观需要和各人的风格爱好决定。由于各种设色方法的艺术效果不同,所以什么题材内容采取什么设色方法为宜。运用不同的技法、材料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审美的理想,运用情感和对艺术的直觉来创造技巧运用技巧。不过我认为,中国画的设色方法,要尽量发挥传统艺术表现手法概括洗练的特点,而不易过分追求西画的某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油画材质的肌理、色层及立塑美等各种性能特征和审美特征对写意精神的充分发挥为切入点,将中国绘画中的写意精神通过西方的油画材质表现出来。这种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宣泄,使作品所蕴含的主体精神与材质特征互相依存,互相辉映。  相似文献   

13.
就色彩的功能而言,它是绘画语言中最基本、最活跃,而且最具冲击力的要素,但是,中国画自"水墨"样式出现以后,它对色彩的渴求似乎显得不怎么强烈、主动,以致曾以色彩取胜的工笔重彩画屈居从属地位。这种对色彩视觉功能的淡化,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唐张彦远说:"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他在此强调了用笔与立意造型的关系。用笔不仅仅是中国画造型的主要技巧和手段,还是中国绘画的根本之法。"笔力"也称"骨力"。书画家全身精力贯至笔端,下笔自然能产生力度,这就是"笔力"。由于构成画家的"意"的气质、涵养、情感、思绪不同,贯于笔端之气也会不同。以气使笔的"气"不同,也就造成了用笔"笔力"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多变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的理解,了解什么是装饰色彩,找出写实色彩与装饰色彩的不同。比较传统,在当代工笔人物绘画中要大胆地对工笔人物画装饰色彩探索与创新,不断丰富其色彩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今天,"笔墨"仍然是作用于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的最为宝贵的传统资源。因此,我们说,"笔墨"不仅是一种语言方式,而同时又是一种精神载体,是一种能够敏锐记录创作者情感意绪、准确传达其审美判断的精神载体。  相似文献   

17.
当今的中国画坛,当代艺术家们开始表现独有的艺术观念、而此正与民众对于艺术需求的意识相互呼应。在这样的大趋势下,长久以来沿袭的中国工笔画原有的创作模式日渐弱化,工笔花鸟画艺术家们探求新的出发点,开始有意识地在艺术创作中不断强化自我,张扬个性;并且借助颜料、画具等外在条件的开发成果,将画家自身的艺术理念和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以独特的审美敏感,独辟蹊径、别开生面的徜徉艺术海洋。所谓"不破不立",中国工笔花鸟画家们打破既有的定式和格局,关注生活、放开思想,大胆探寻及表现。此时,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说:"艺术家形象表现的方式正是他的感受和直觉的方式","正如画家把他的情感马上变成形状和颜色",①可以说,情感构成了艺术的生命,是艺术的灵魂,是艺术价值体现的重要成分。而绘画中的情感是通过绘画本身的形象传达出来,也就是从绘画的直观层面包括线条、色彩、肌理等传达出来的,而情感的升华需要对绘画作品潜在因素包括作者的内心世界及生活背景的感知才能体味。  相似文献   

19.
"线"一直是被视为绘画语言的重要因素.线的使用早于形体与色彩语言的使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彩的艺术美感,是表现客观世界力度、韵律及境界的必要手段.艺术家能够运用各种形状的线条精确再现其创作意图,这也是线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的原因.它所展现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画家的手迹.也是画家意图的痕迹.线,对于视觉观念的表达来说,相当于构建大厦的砖石,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艺术家暗舍在其手法中的意思和意义的机会.文章中通过阐述线从产生和被认知到再现的过程,来引出绘画中线所具有的美学意义,进而研究线在绘画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智慧结晶,是一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中国绘画是世界上思想含量、文化含量、艺术含量最大的画种,中国画的造型观念强调的是所塑造对象的本质特征,所表现的手段是线和墨,这"线"、"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笔墨",同时,又把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审美追求注入到笔墨里面去.使学生在思考、愉悦、欢快中接受知识.这样,每个学生都能感到中国画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