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械制造文摘》2009,(6):19-20
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熔合区剥离原因分析 使用超声波检测热壁加氢反应器时,发现剥离裂纹。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双丝带极埋弧堆焊2.25Cr-1Mo钢试板。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提出了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通过对2.25Cr-1Mo奥氏体不锈钢堆焊试件,模拟加氢反应器不同工况条件下运行试验,然后对堆焊试件解剖,并进行无损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显徽组织观察等,  相似文献   

2.
使用超声波检测热壁加氢反应器时,发现剥离裂纹。采用奥氏体不锈钢双丝带极埋弧堆焊2.25Cr—1Mo钢试板,根据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提出了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通过对2.25Cr-1Mo奥氏体不锈钢堆焊试件,模拟加氢反应器不同工况条件下运行试验,然后对堆焊试件解剖,并进行无损检验、力学性能测试、显微组织观察等,分析堆焊层熔合区剥离的原因及形成过程,为以后加氢反应器的安全运行和完善操作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机械制造文摘》2010,(3):36-38
制造加氢反应器用2.25Cr-1Mo-0.25V钢的焊接性能试验,1Cr18NigTi与1Cr13不锈钢的焊接试验,奥氏体不锈钢储能焊接头组织形成规律,不锈钢的瞬间液相扩散焊研究,铁道客车用SUS30IL不锈钢非熔透型激光搭接焊工艺……  相似文献   

4.
制造加氢反应器用2.25Cr-1Mo-0.25V钢的焊接性能试验,1Cr18NigTi与1Cr13不锈钢的焊接试验,奥氏体不锈钢储能焊接头组织形成规律,不锈钢的瞬间液相扩散焊研究,铁道客车用SUS30IL不锈钢非熔透型激光搭接焊工艺……  相似文献   

5.
针对309L+347L双层不锈钢带极堆焊工艺,采用高温、高压釜试验方法进行了氢剥离试验研究,试验发现氢剥离裂纹萌生于紧靠熔合区硬化带的纯奥氏体晶界并沿平行于硬化带的奥氏体晶界扩展.结果表明,氢剥离的主要机制是H原子在硬化带与奥氏体不锈钢结合界面高度聚集,造成紧靠硬化带的纯奥氏体晶界脆化,在结合界面高剪应力的作用下,裂纹萌生和扩展.采用较小的焊接热输入,抑制309L堆焊层奥氏体晶粒过分长大并保证铁素体含量;采用合理的焊后热处理,减小硬化带厚度及控制加氢反应器停运的冷却速度是防止氢剥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从平  黄岚  殷安康  薛锦 《电焊机》2004,34(7):51-55,59
异种钢焊接接头在焊接时或使用期间,发生失效的主要区域通常在熔合区。长期以来,异种钢接头熔合区一直是焊接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虽然国内外对异种钢接头的熔合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基体为铸造组织的铸钢堆焊奥氏体不锈钢,其基体组织和成分的不均匀性也会对熔合区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此对在2.25Cr-1Mo钢上堆焊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试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堆焊接头熔合区碳的迁移及其成分分析,为正确指导大型汽轮机高压模块申分面堆焊以及类似产品焊接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堆焊层母材侧超声波探伤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遵言 《无损检测》1999,21(6):270-273
为了增强抗腐蚀能力,不少压力容器内壁都有不锈钢堆焊层,如核电站核岛中的压力壳、蒸汽发生器一次侧、稳压器以及化工容器中的加氢反应器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和镍基堆焊层,其质量控制,一般是用渗透探伤检查表面状况,用超声波探伤检查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8.
不锈钢带极堆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嗣罗  何祥 《焊接》1999,(2):12-16
研究了不锈钢带有电渣堆焊工艺参数对堆焊层稀释率的影响规律和外加磁场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0.4mm×50mm焊带堆焊工艺参数的稀释阈值和工艺阈值,其值分别为50kJ/cm和90kJ/cm;微观金相分析还表明:熔合区粗大奥氏体组织和增C层宽度是影响堆焊层抗氢致剥离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000m^3天然气球罐用WEL-TEN610CF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2.25Cr-1Mo-O.25V钢的焊接性能试验;45钢盘类零件的惯性摩擦焊工艺及变形;屈服强度900 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奥氏体不锈钢焊管焊缝铁素体含量及其测定  相似文献   

10.
10000m^3天然气球罐用WEL-TEN610CF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2.25Cr-1Mo-O.25V钢的焊接性能试验;45钢盘类零件的惯性摩擦焊工艺及变形;屈服强度900 MPa级高强钢焊接工艺;奥氏体不锈钢焊管焊缝铁素体含量及其测定  相似文献   

11.
王亚 《焊接技术》2004,33(6):54-56
通过斜Y坡口焊接裂纹试验,研20MnMo,1.25Cr-0.5Mo,2.25Cr-1Mo的焊接性。针对3种钢的焊接性制定出合理的焊接工艺,并通过焊接工艺评定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2.
徐颖  孙宝德 《上海金属》1995,17(1):48-53
采用自行设计的电解充氢试验方法研究了焊后热处理条件对不锈钢堆焊层熔合区合金元素分布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焊后热处理条件对不锈钢堆焊层氢致剥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铁、镍、钼元素分布变化不大,熔合线堆焊层侧增碳层宽度增加,氢致剥离的倾向也增大。  相似文献   

13.
刘阳  刘爱国 《焊接》2017,(1):64-67
采用自动CMT(Cold metal transfer)焊工艺,在Q235钢板堆焊了H12Cr26Ni21Si不锈钢,焊接电流为108 A,焊接电压为15.8 V,摆动宽度为12 mm,摆动速度为23 mm/s,焊接速度为2 mm/s,堆焊搭接量为7 mm,获得了成型美观、致密无缺陷的不锈钢堆焊层。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了堆焊层的显微硬度及与基体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为奥氏体树枝晶和等轴晶;Ni,Cr,Fe是组成堆焊层的主要元素;堆焊层硬度高于基体;堆焊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的抗剪切强度大于405 MPa。  相似文献   

14.
在加氢容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涉及到裙座材料Q345a与简体2.25Cr-1Mo-0.25V钢的焊接。通过实验和工艺评定,采取了先在2.25Cr-1Mo-0.25V钢一侧预堆焊一层低碳钢过渡层,热处理后再与Q345R钢组焊在一起的方法,克服了直接对两种母材进行焊接的不足之处,并且改善了焊接接头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采用TIG粉末堆焊的方式,在304奥氏体不锈钢基板上制备Co含量分别为0%、1%、2%和3%的CrNiMo双相不锈钢堆焊层。经1 100℃固溶处理后,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EIS)测试研究了Co对CrNiMo双相不锈钢的显微组织、硬度及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o含量的增加,CrNiMo双相不锈钢堆焊层中奥氏体相的比例从52%增大至61%后逐渐减小到41%,奥氏体相的形貌由条状或岛状转变为网格状;Co元素固溶于基体中,促进了富Cr、Mo金属间相的析出,提升了堆焊层的硬度,破坏了钝化膜的稳定性,致使堆焊层的耐蚀性能减弱。  相似文献   

16.
王顺花  薛巍 《电焊机》2006,36(7):43-47
国产21/4Cr-1Mo钢中厚板(δ=50-90mm)已广泛应用于加氢重整装置的制造,对用于制造加氢反应器类压力容器的国产21/4Cr-1Mo钢板(δ=105mm)进行了焊接和热处理工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常见的加氢类设务技术要求,可用于制造板焊式加氢重整反应器等临氢设备;通过调整化学皇分可改进钢的冶炼,丛而有效提高钢的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17.
信息动态     
采用自动CMT(Cold metal transfer)焊工艺,在Q235钢板堆焊了H12Cr26Ni21Si不锈钢,焊接电流为108 A,焊接电压为15.8V,摆动宽度为12 mm,摆动速度为23 mm/s,焊接速度为2 mm/s,堆焊搭接量为7 mm,获得了成型美观、致密无缺陷的不锈钢堆焊层.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了堆焊层的显微硬度及与基体结合强度.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为奥氏体树枝晶和等轴晶;Ni,Cr,Fe是组成堆焊层的主要元素;堆焊层硬度高于基体;堆焊层与基体的结合界面的抗剪切强度大于405 MPa.  相似文献   

18.
潘孚  董增福 《焊接》1996,(6):8-12
在研制接管和法兰不锈钢堆焊设备过程中,所选用的几种焊接变位机结合合理,操作灵活、方便、可靠,能满足不同规格接管和法兰内壁、法兰面及端部R处的不锈钢堆焊工艺要求。通过焊接工艺试验所选用的堆焊方法及堆焊材料合理,并达到了不锈钢堆焊耐蚀层的含碳量不大于0.02%的要求。各项检验结果均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和堆焊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药芯焊丝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FCAW)在低碳钢表面堆焊一层双相不锈钢表层,综合分析了双相钢堆焊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铁素体-奥氏体(α-γ)两相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选用E2209T1-1药芯焊丝,配合空冷冷却方式,并合理控制焊接热输入为20. 25 kJ/cm,堆焊层可以获得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的两相组织;两相组织包括沿晶界或亚晶界分布的针叶状奥氏体和不连续分布的块状铁素体,且堆焊层的铁素体含量约为42%;堆焊层兼具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机械制造文摘》2006,(2):12-15
基于均匀设计方法研究不锈钢焊条的药皮温升;高效低尘结构钢焊条及焊接烟尘影响因素研究;不锈钢焊条E309L和E309Nb的对比;低碳钢芯奥氏体不锈钢代用焊条的研究;合金溜槽堆焊焊条设计及组织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