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弹性支承弯曲振动梁的频率方程及其特征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等截面直梁弯曲振动微分方程及其通解和弹性支承、中间固定支承与自由端的边界条件,推导出弹性支承弯曲振动梁的频率方程的解析表达式.并利用数值方法(二分法)计算出在不同弹簧弹性系数和梁的弯曲刚度下弯曲振动梁的前两阶特征值,分析了梁的弯曲刚度对特征值的影响.另外,通过给出的在不同中间固定支承位置下特征值随弹簧弹性系数变化的曲线,分析了弹簧弹性系数对特征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梁结构端部的不同支承体系,将梁模型划分为一般支承梁和弹性支承梁两种,通过微分方程推导出不同支承体系下梁模型的特征方程,计算得到梁结构不同支承体系下的屈曲载荷。根据该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约束刚度下梁结构的屈曲载荷,其结果可以直接运用于工程设计与分析。对于不同支承体系下的弹性约束刚度,根据梁的实际支承情况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3.
连续斜支承梁的计算模式及受载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充分考虑了连续斜支承梁的支承特性后,提出了连续斜支承梁的弹性支承计算图式,并以空间梁单元为基本工具对连续斜支承梁进行求解,这为连续斜支承梁的研究提供了另一条思路.文中最后给出一个算例,与刚性支承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连续斜支承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钢结构稳定设计讲座] 第四讲 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讲集中论述了受弯构件(梁)的整体稳定,提供了弹性稳定和非弹性稳定各种支承梁(及变截面梁)的临界弯矩和临界应力的计算公式与算例,并分析了支承条件对梁的整体稳定的影响,铺板和支撑防止梁失稳的作用,次梁对主梁的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5.
拉索的动力特性是拉索性能分析的基础.考虑弹性支承的影响建立了拉索动力分析的数学物理模型,研究了拉索的动力特性.研究表明:弹性支承刚度增大,索的整体刚度增大,索的自由振动频率增大;弹性支承刚度对奇数阶频率的影响远大于对偶数阶频率的影响;当反映索弹性支承刚度大小的无量纲参数k>25时,认为索两端固定,可不考虑索弹性支承刚度...  相似文献   

6.
拉索的动力特性是拉索性能分析的基础。考虑抗弯刚度和支承弹性等因素建立拉索动力分析模型,研究了拉索的动力特性。本文研究表明:抗弯刚度和支承弹性变形对拉索自振频率影响都较大;支承弹性变形对奇数阶频率的影响远大于对偶数阶频率的影响;当反映索弹性支承刚度大小的无量纲参数k25时,认为索两端固定,可不考虑支承弹性变形对拉索动力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求解内部为弹性点支承的梁的挠度解析表达式构造了简支板挠度的试函数,利用Galerkin法,建立了内部为弹性点支承的简支板的近似分析方法,并求解了内部为弹性点支承简支板的挠度和弯矩的一组近似解。该方法适用于内部为弹性点支承的其它边界条件的简支板分析。  相似文献   

8.
两端支承钢梁的设计方法不适用于抗侧向屈曲的悬臂梁。悬臂梁与两端支承梁的约束不同,其最大位移和转角发生在自由端,而不是在跨中附近。因此,它们的屈曲模态不一样。这些方法考虑了弯矩分配法对两端支承梁弹性及非弹性屈曲的影响,但不适用于悬臂梁。悬臂梁的侧向屈曲设计法是对端支承梁设计法的修正,但其精度不高,有时过于保守,某些情况下,不能用于设计。使用弯矩分配法进行结构的屈曲分析,总结了该方法对悬臂梁弹性屈曲的影响。改进两端支撑梁的非弹性屈曲设计方法,使其能考虑弯矩分配法对悬臂梁非弹性屈曲的影响。改进的方法与简支梁的设计法是一致的。以某工程为实例,演示了此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刘慧  高洪波  马虹 《山西建筑》2006,32(13):93-94
针对工程设计中通常按弹性支承计算的桩基条形承台梁,将桩与条形梁视为刚性连接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求得梁、桩内力,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某重型车底盘在试验场进行跑车试验时发生发动机弹性支承开裂故障。采用故障树的思路模式,通过故障排查及主因分析发现:发动机固有频率与整车频率重合导致共振,致使芯块与壳体撞击,造成弹性支承壳体开裂。针对主因采取措施:调整弹性支承刚度。经过理论计算及试验测试,验证改进措施的有效性,跑车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弹性支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