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WSR系统方法论,构建了地震灾害救援模型,从人员定位到人员营救,创新性地提出了物理、人理及事理三维救援体系。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为地震建筑坍塌被困人员的救援提供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1幢砖混结构2层建筑物构建模型,模拟其在地震中倒塌过程,分析其倒塌规律与生存空间形成特点,总结出砖混结构建筑倒塌废墟中被埋人员生还可能性最大的埋压部位,指导救援人员的搜索行动。对其废墟之中典型搭接构件的移除技术进行量化研究,解决救援技术中的难点问题,为救援人员开展营救行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地震搜救装备是指在地震灾害中,对废墟下压埋的受困人员实施搜救的器材和设备,包括对压埋人员进行搜寻与定位的搜索装备,以及在不同倒塌建筑物下对受困人员进行救助的营救装备。地震灾害救援是当前地震现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它具有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环境危险等特点。地震灾害现场搜救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倒塌建筑物下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破坏性地震发  相似文献   

4.
1月2日晚21时50分许,上虞市松厦镇章家街发生一场大火。22时22分,市消防大队接到报警,根据火势,值班员迅速调动二辆消防车前往火场扑救。消防队赶到现场后一边协助派出所干警迅速把一跳楼受伤者送往医院,一边迅速组织救援小组营救被困人员。但因报警时间延误,火势猛烈,且部分房屋发生倒塌,虽经营救人员积极施救,但废墟中二人已无法生还。3个小时后,大火被完全扑灭。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倒塌事故由于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无法预见性,救援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发生倒塌事故的现场,积极救助被困人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本文以一起多功能综合楼(在建工程)坍塌事故救援为例,分析倒塌事故现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救援要点和救援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从应急管理部获悉,5月底以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参加抗洪抢险救援800余次,出动指战员8100余人次,出动舟艇970余艘次,营救被困人员4342人,疏散被困群众11890人。针对近期防汛形势,应急管理部已建立会商和提醒机制。6月13日,在应急管理部召开的全国应急系统抗洪救援调度会商会议上,应急管理部党组书记黄明组织水利  相似文献   

7.
沈林龙 《中国消防》2010,(13):24-26
<正>公安消防部队是一支同火灾和各类灾害事故作斗争的军事化、专业化队伍,承担着消防监督执法、消防建筑审核验收、消防宣传教育、火灾原因调查、重大活动消防保卫和执勤灭火、应急救援等多样化任务。2009年,全国消防部队接警出动53.5万起,出动车辆84.5万辆次,出动官兵539.2万人次,火灾扑救12.8万起,灾害事故抢险救援15万起,社会救助14.4万起,公务执勤等11.4万起,营救遇险被困人员78712人,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278亿元。从履行的职责任务来看,消防部队已经成为我国重  相似文献   

8.
城市在迅猛发展,一幢幢多功能建筑拔地而起。现代化为人们提供了便捷与效率,但当它遇上天灾人祸,却又带来了比以往更多更复杂的救援难题。建筑物倒塌事故一般前兆很不明显,突发性极强,允许人员逃生的时间短,极易造成大量人员被困与伤亡;建筑物倒塌极易造成建筑物内部燃气、供电等设施的毁坏,导致火灾发生,尤其是化工装置等构筑物倒塌后,更容易形成连锁反应。在坍塌现场,各种坍塌物缠绕、挤压、掩埋,导致被埋人员的具体方位难以确定;许多建筑物局部残存构建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因救助行为破坏支撑结构,形成二次坍塌……  相似文献   

9.
肖方 《中国消防》2022,(1):12-13
<正>近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发布2021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接处警与火灾情况。据统计,去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95.6万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2040.8万人次、消防车363.6万辆次,累计从灾害现场营救被困人员19.5万人,疏散遇险人员46.7万人;共接报火灾74.8万起,死亡1987人,受伤2225人,直接财产损失67.5亿元,与2020年相比,起数和伤人、损失分别上升9.7%、24.1%和28.4%,亡人下降4.8%。  相似文献   

10.
郭栋 《中国消防》2022,(4):43-45
<正>3月9日的早上,太阳与往常一样升起,阳光是那么宁静淡雅,让人感到心平气和、心旷神怡。然而谁也未能料到,7时左右,一场突如其来的“里氏7.0级地震”突然在A市发生,地震打破了这个城市的宁静与安详。强震造成了大量建筑倒塌,道路损毁严重,并有大量人员“被困”。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接到抢险救援命令,迅速启动中国救援队跨区域地震救援应急响应机制,拉开了地震救援实战演习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