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3 毫秒
1.
计算机技术经历7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应用范围比较广,促进了其它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计算机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发展与创新,提高其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创新以及发展趋势、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应用进行阐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希望为研究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互联网领域,因为资本无法预知到创新可能在企业中滋生发展的地点、时间和条件,而企业的发展进程和盈利的能力又取决于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资本根本无法预知创新的方向和创新的形式,以资本来堆砌发展道路的方法是完全低效的,甚至是彻底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近日,美国有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的创新模式正在原地打转,要想重振创新发展,必须借用德国创新的经验。而俄罗斯通信网CNEWS专家在整理德国ICT产业创新发展政策时承认,对德国的创新模式,俄罗斯以前确实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推动创新,创造价值"为主题的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强调推进创新2.0时代的开放创新、人人创新、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达沃斯论坛上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讲话,引起创新研究社群的热烈讨论,陆首群先生指出,要深入推进创新2.0的务实研究,通过实践驱动的创新2.0发展推动创新,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各个行业发展速度得到空前提升,为保证信息服务业能够实现创新发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要求综合分析,借以保证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就目前来看,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于这一点,必须对相关影响因素综合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关对策,借以保证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速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计算机技术从问世之日起到现在时间不长,从其发展的态势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很强。分析了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过程,重点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情况、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创新趋势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对计算机技术创新过程的了解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一、什么是创新2.0创新2.0即Innovation 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创新2.0也是让所有人都参加创新,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让知识和创新共享和扩散。"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的主体,生活、工作在社会中的用户真正拥有最终的发言权,创  相似文献   

8.
在软件工程的理论中,软件开发的方法非常重要。软件开发的方法灵活多样,非常强调创新意识。本文以面向对象方法和结构化方法为例,对这两种比较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进行了总结,并研究了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由此对软件开发方法的创新发展过程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改革的浪潮下,面对新一代高考后的学生在大学后如何进行创新创业是新的教学方案下新工科教学体系对人才培养的新规划。创新是引领特色中国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教育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素养,提升他们以后在岗位上的职业素养和奋斗精神。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工科教育背景下,建立起创新创业的理论意识和综合实践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动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世界》2003,(1):24-27
推进我国流通信息化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2002年1月20日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创新与变革。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持久发展和繁荣,也离不开创新与变革。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流通领域的创新与变革也呈现出加快的趋势。推进流通现代化是对传统流通业的创新与发展,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流通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1.
全球正迈向数字时代,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已成为各行各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创新主体,也要坚持数字化思维,用数字化的手段和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难题,进一步推进创新发展改革。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经济的背景,阐述了数字化和科研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关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数字化下推进科研事业单位创新发展的几点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以及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我国的纺织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并在很多方面都涉及到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但仍需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便更好满足纺织工业的发展需求。本文针对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加以分析,指出科技创新在现阶段纺织工业中的具体应用及体现,并提出进一步加强纺织工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措施,为推动我国纺织工业的更好发展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化人才,是我国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历史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出历史的教学作用与价值,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创新的角度思考历史知识,深化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进而促使学生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一路沿着工业时代走来,跨入信息时代,似乎一切都在发生着改变,一切都由信息技术发展所引发,知识的大众化、创新的民主化成为这个时代的潮流,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也就是创新2.0成为各界热议关注的焦点,有幸加入创新2.0研究的微信群,并以创新2.0的方式向各界专家学习,感受这个时代的创新脉搏,并试图去思考和理解信息技术深入发展所带来的创新形态变革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的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15.
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逐步转变为农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发展、农业发展和创新型 国家发展的需要。农业企业经营者长期处于农业企业生产、创新、管理的一线,通过对他们的调研,发现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 要存在创新内涵不明确、创新实力普遍不强风险大、创新人才缺乏、创新信息交流不畅、创新投入不足和对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不 力等障碍。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增加企业在政府应用型科研立项中的话语 权,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立项,使科研直接面向企业;多元化投入、支持企业创新,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风险;推动创 新型人才由咨询式共享、项目式共享向联盟式共享发展,保持人才共享的长期性和稳定性;整合、开放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 社会各方面资源,加强创新信息的沟通与交流,促进产学研合作更深层次更有效果;增强对企业创新保护的意识,完善保护制度, 培养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加强对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使企业从创新旁观者、创新参与者走上创新主体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系统梳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典型模式对更好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更好推动形成新型产业创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潮中,新一代信息网络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快速兴起,在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发展动能加速转换、国际产业格局面临重塑的关键时期,推动大中小企业实现融通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加快推进“两个强国”战略;有利于构建更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打通创新成果转化渠道,实现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创新能力的叠加融合;有利于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并为大企业注入创新活力,实现创新效率和效益的倍增;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源头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推进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催化剂。正确认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学习发达国家的创新经验,可少走弯路,加速发展。依靠本国的科技力量,发展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东西,是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被称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联网的特征、技术以及物联网的应用,并阐述了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办公自动化》2015,(1):8-13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引发的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演化,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以人为本的创新2.0时代。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办公自动化》杂志与移动政务实验室(mGov Lab China)“下一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合作推出创新2.0与智慧生态城市专题,持续跟踪关注创新2.0时代智慧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产业发展、政府治理、环境建设、社会服务等各领域的创新转型机遇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浅谈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个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明武 《福建电脑》2006,(12):201-202
教育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创新的关键是发展个性化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同样面临着如何创新、如何发展个性化教育的问题。对目前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诸多不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因素,只有毫不留情地予以革除,培植适于个性化教育发展的沃土,艺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才有希望,素质教育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