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述了现场矿压观测的必要性,介绍了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围岩变形和压力,观测方法有"三量"观测法、统计观测法和"十"字形观测法等;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现场矿压观测在观测仪器、观测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观测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的地提出了现场矿压观测的技术改进措施和发展趋势,以及现场矿压观测工作在制度化和规范化,设备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孙贵平  单剑 《地矿测绘》2011,27(2):21-23
建筑物在建成后一段时间内仍需进行沉降观测,观测周期及停止观测的时间值得探讨.载荷稳定情况下,可以根据沉降量及观测精度确定观测周期,使用双曲线模型进行沉降预测,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停止观测的时间.实践表明,该方法可以确定观测周期及停止观测的时间,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了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场矿压观测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矿压观测技术同现代电子技术结合,利用科学的观测方案、先进的观测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管理系统对采煤工作面和巷道进行矿压观测,能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观测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先后分析了矿压研究基本方法、观测目的要求,观测方案、观测的组织工作等内容,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子观测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地表岩移观测站观测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实例分析了在进行岩层移动观测时,观测路线顺序的不同,导致根据观测成果形成的曲线不圆滑,不够准确的情况.指出在岩层移动观测时应依照一定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5.
王运革  张江勇  翟爱国  史世东 《煤》2003,12(1):37-38
在岩移观测站的全面观测中 ,传统的观测方法存在野外观测工作量大 ,观测时间长 ,内业计算较为繁琐。如果用全站仪进行全面观测 ,通过对观测值进行解算即可求出各参数计算所需数据 ,这样不仅大幅度减少野外观测时间 ,野外工作量 ,而且内业计算较为简单 ,收到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采煤工作面现场矿压观测的必要性进行了重点阐述。对十字形观测法、统计观测法以及三量观测法等观测技术以及围岩压力与变形等观测内容进行了介绍。对国内目前在观测质量管理、处理观测数据软件等方面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就此有针对性地指出了该项技术在软件与设备研发,操作标准化与制度化以及发展前景、改进办法等领域内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7.
该文结合实例按误差传播定律推算了观测周期的简便计算公式,以此确定观测周期,并提出了特殊情况下临时观测及沉降观测周期的确定.实践证明此方法可以系统性确定沉降观测周期,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8.
对比了传统的观测程序和新的观测程序,介绍了两种观测程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新观测程序在井下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翟俊素 《山西煤炭》2004,24(4):10-12
分析了采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开采沉陷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其对观测精度的影响程度,探讨了GPS进行各种开采沉陷观测的可行性及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剑刚 《矿山测量》2015,(3):35-39,6
基于对高潜水位地区常规地表移动观测存在的弊端,文中结合高潜水位地区开采沉陷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该区地表移动观测的新方法。对观测方法和观测数据处理进行了分析:(1)高潜水位地区地表移动观测关键在于地表移动观测盲区的确定和地表移动观测点的预处理;(2)提出了观测点第m次地表移动观测水平移动um和下沉值wm的表示方法;(3)提出了沉陷积水体积公式。  相似文献   

11.
《煤》2017,(7):91-92
现阶段,沿空掘巷巷道的施工维护中,矿压观测非常重要。矿压观测主要涉及到测量站的位置设置以及数量确定、观测断面的布置以及观测制度的制定、观测方法以及观测结果的分析等。由此可知,矿压观测程序复杂,涉及数据较多,现阶段沿空掘巷巷道的维护也比较困难。因此,对沿空掘巷的矿压观测及维护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以某工程为例,对沿空掘巷巷道的矿压观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沿空掘巷巷道维护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高层建筑物变形观测系统的设计、观测操作方法以及观测结果的整理。  相似文献   

13.
云浮硫铁矿尾矿库自动化监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周玉新  段勇 《金属矿山》2009,39(12):99-102
尾矿库位移、浸润线和其它安全数据的观测一般为人工观测,观测频度不够,观测数据精度不足以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根据广东云浮硫铁矿尾矿库的具体情况,设计安装了自动化监测系统,经过试运行和实际观测,系统运行正常,各项指标满足相关规范和建设单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顶板"三带"观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五轮山煤矿1805工作面实际情况,提出了"点线-区域"结合观测顶板"三带"技术。采用经验计算法、钻孔摄像法、网络并行电法及关键层综合分析法对1805工作面顶板"三带"发育规律进行观测与分析,利用YTJ-20型岩层探测记录仪进行静态点线观测,及WBD-I型网络并行电法仪进行动态区域观测,并相互验证观测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805工作面8煤顶板冒落带发育高度为7~9m,裂隙带发育高度为30~37m,弯曲下沉带发育高度为37m以上。现场观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点线观测与区域观测相结合,提高了观测结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电子经纬仪在煤层相似材料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电子经纬仪在急倾斜煤层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观测方法、观测原理。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分析,表明电子经纬仪观测结果的精度满足实验的要求。电子经纬仪操作简单、精度高,因而在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矿井提升系统高精度综合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分析了综合运用工业测量系统、精密检测全站仪和激光垂准仪等多种观测设备,将其引入矿井提升系统综合检测的应用当中,采用相互结合的方式,改善观测手段。解决了现有观测手段的精度不足问题,能够较为有效地满足提升机等系统的观测要求。充分发挥了各种仪器性能优势,在提高了相应的观测精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观测工作量,提高了观测效率,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断面观测法和环形观测法对安平隧道进行沉降观测,并通过两种观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和对比,充分显示了环形观测法在隧道沉降观测中同样能达到精度要求,缩短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在边角同测网中,观测值既有角度又有边长,由于角度和边长两者量纲不同,观测精度不等,传统边长观测值定"权"方法使边角"权"的确定存在一定问题。我们可以把边长相对中误差换算成与测角中误差对应的角量误差,则边长观测值的权为测角中误差的平方与边长相对中误差对应的角量误差平方之比。按此法定权可避免边长观测值"权"确定的随意性,使观测角与观测边观测值之间"权"比合理。  相似文献   

19.
在对水平位移观测资料的误差分析中,用误差椭圆替代点位中误差来计算观测的误差量,以便确定是边坡位移还是测量误差。在垂直位移观测中以两次高程的中数值作为观测点的最后高程,并取高程较差的一半作为两次高程观测平均值的中误差。观测结果表明,无论在水平或垂直方向上,观测期内均无位移迹象。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江三峡工程某防护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工程的介绍,说明变形观测的基本方法,它包括水平位移检测网的观测和垂直位移检测网的观测,重点介绍水平位移网的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