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1年8月及12月中国金属学会及冶金部两次组织了烧结,球团及炼铁等方面的专家近百人对杭钢球团竖炉及酸性球团的各种性能进行了调查研究,讨论了高炉炉料的合理结构及球团竖炉的大型化问题。本文除对抗钢球团竖炉及酸性球团的性能作简要介绍外,着重讨论竖炉大型化过程中应引起注意的若干问题。文中引用之图表,数据皆为会议资料。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竖炉球团生产发展很快,1981年起产量突破100万吨,1983年实际生产119万吨。竖炉球团伪迅速发展与膨润土的应用是分不开的。膨润土最早应用于杭钢的竖炉球团,在此之前杭钢竖炉球团使用消石灰作粘结剂,由于石灰消化不好造成球团矿生球强度差、爆裂温度低、严重影响了竖炉内的透气性,从而成为影响球团产量质量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治金部委托浙江省冶金工业公司于1983年12月5日至8日在浙江省余杭县仇山磁土矿召开了“膨润土对铁矿球团适应性研究技术评议会”,在会议期间,烧结球团情报网同时召开了“铁矿球团用膨润土技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地质部门,膨润土及球团矿生产厂家等  相似文献   

4.
《炼铁》1982,(1)
中国金属学会和冶金部钢铁司联合举办的竖炉球团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12月11日至17日在杭州召开.会上主要由冶金部杭钢竖炉调查组介绍"杭钢竖炉与酸性球团的调查报告".内容包括:杭钢竖炉球团生产情况;球团与烧结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酸性球团的冶炼效果;球团质量与机理;球团竖炉大型化等.与会代表就上述内容进行了广泛讨论.杭钢8米~2竖炉于1970年投产.由于结块与设备问题多,未能连续生产.1972年增设导风墙与烘干床新技术以及采取其他改进措施后,开始好转.1978年加膨润土生产酸性球团,产量逐年提高.1980年年产量突破30万吨,竖炉利用系数4.83吨/米~2小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球团矿质量较好.理化性能:抗压强度>200公斤/个球,转鼓强度>90%;Fe~55%;FeO<2%;S<0.03%,MgO4~6%,CaO/SiO_2~0.3,成份稳定;粒度较均匀,  相似文献   

5.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竖炉球团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特别是1981年冶全部组织对杭钢竖炉球团进行了质量,产量,高炉冶炼效果的全面调查并给予充份肯定之后,更为我国在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竖炉球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转底炉工艺是直接还原中煤基还原的一种,其内部的热力学反应主要包括含碳球团的自还原反应、含碳球团与氧化性气体间的氧化反应、含碳球团的脱碳反应、含碳球团排出气体的燃烧反应及喷吹焦炉煤气对直接还原的影响等5个部分。对转底炉内部温度、气氛、配煤比的控制,是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们烧结厂投产30年来的发展史,实质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一烧达产攻关、球团配上就是一部历尽艰辛的科技攻关史,一部不加 KLP粘结剂  相似文献   

8.
为了落实国家确定的竖炉大型化攻关计划,冶金部科技办主持的“本钢酸性球团试验室研究与16平米大型竖炉设计方案讨论会”,于1982年8月2日至5日在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经委、计委、部钢铁司、基建局、规划院等单位的领  相似文献   

9.
冶金工业部烧结球团情报网正副组长单位会议和《烧结球团》编辑座谈会议于一九八一年三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在长沙召开,与会代表来自全国16个单位,计24名代表,其中10个正副组长单位的代表都到了,《烧结球团》编辑委员会有7名委员,9名通讯编辑出席了会议,冶金工业部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烧结球团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昌霖,冶金工业部情报研究总所科技办副主任殷保桢、中南矿冶学院副教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7月 11日~ 14日 ,全国烧结球团信息网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了 2 0 0 1年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年会 ,来自全国各钢铁企业烧结球团生产及管理部门、科研设计院所 ,以及部分烧结设备和产品制造厂家的 2 2 9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 :全国烧结球团信息网网长 ,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何国强 ;烧结球团信息网老网长 ,原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吴应兴 ;丹东市副市长郭广荣 ;包钢 (集团 )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文军等。出席这次会议的各烧结球团厂的主要领导有 :武钢烧结厂厂长孙文东、武钢工业港经理熊新海、鞍钢生产部处长…  相似文献   

11.
烧结球团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炉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而检验方法的差异,直接影响测定的结果。为了正确地反映生产、科研的实际情况,便于相互比较和学习,各单位有差异的试验和检验方法是需要统一的。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进行国际交流也需要参考国外的试验和检验方法及其新的发展,对我国已有的一些试验和检验方法进行补充和修改。1979年初梅山烧结会议已决定将烧结球团试验和检验方法的研究列入部科研计划,成立了“冶金部烧结球团试验检验方法研究筹备小组”。这个小组已于1979年底提出了“关于制定和研究烧结球团试验和检验方法的初步意见”并在三次有关烧结专业会议上经过了初步的讨论和征求意见,目前这一工作还在深入地进行。本期发表了这个小组的成员,包钢公司付式同志写的关于一部分烧结、球团冷态质量检验方法的国内外情况,并提出我国应采用的标准的初步意见。望能引起烧结球团界同志们的注意与重视。本刊今后还将陆续发表有关这方面的文章、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交流一年来我国烧结球团行业的技术进步 ,交流一年来各厂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成果和经验 ,交流一年来各厂技术经济指标和产品成本指标的具体情况 ,以利于加强管理和促进全行业技术进步 ,烧结球团信息网决定于 2 0 0 0年 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 2 0 0 0年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会。凡加入本网的成员单位都将被邀请派代表出席会议 ,同时为本会提供论文的成员单位作者和部分烧结球团厂的主要领导及知名专家将被特邀参加会议。2000年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会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烧结球团信息网  相似文献   

13.
信息     
全国烧结生产厂新技术交流会在长沙召开冶金部烧结球团信息网于1993年4月16~22日在长沙召开了全国烧结生产厂新技术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74个单位,共125名代表。会议由烧结球团信息网网长单位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主持。该院副院长吴应兴同志致开幕词,《烧结球团》杂志主编、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  相似文献   

14.
1990年北美预计生产铁矿原料(包括球团矿、烧结矿、部分精矿和天然块矿)97.4Mt,低于1989年的98.2Mt,超过1988年的95Mt。1981年北美22家球团厂共生产球团  相似文献   

15.
20 0 2年 5月 1 4~ 1 7日 ,全国烧结球团信息网在云南省景洪市召开了 2 0 0 2年全国烧结球团技术交流年会 ,来自全国各钢铁企业烧结球团生产及管理部门、科研设计院所 ,以及部分烧结设备和产品制造厂家的 2 5 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 :全国烧结球团信息网网长、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何国强 ,网长单位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乙元 ,首钢矿业公司副总经理徐景海 ,石家庄钢铁公司副总工程师王占民 ,徐州钢铁总厂副厂长余文华等。出席这次会议的各烧结球团厂的主要领导有 :武钢烧结厂厂长孙文东、武钢炼铁厂厂长郑…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三年九月,冶金工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烧结球团标准检验方法鉴定会,讨论了我国烧结球团检验方法的标准化问题,交流了各单位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会议推荐了一套拟在我国统一  相似文献   

17.
球团烧结法是炼铁行业新的造块工艺,它具有产量高、产品质量好及燃料消耗低等优点。为了解决我国细精矿烧结料层薄、透气性差、产量低、产品质量差、燃耗高等老大难问题,国家计委把球团烧结工艺作为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经过钢铁研究总院、安阳钢铁公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这一课题,并获1997年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该工艺的特点是:①全部混合料造成球团后进行烧结,生产出以葡萄状为主的球团烧结矿。②固体燃料裹在生球表面,可获得较好的燃烧效果。③球团烧结矿外貌为多个球团粘在一起的葡萄状。④新…  相似文献   

18.
试用各种褐煤和黑褐煤煤粉代替天然煤气焙烧铁矿石氧化球团,是美国矿业局屯福西蒂(Twin Cities)冶金研究所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工作的焦点。这一试验课题的直接目的是:确定在固体燃料燃烧时所散发的低熔点灰分的沉积对球团的沾污程度和使焙烧炉炉衬结圈的程度。工业性实验是用试验型链篦机-回转窑模拟进行的。[正如罗伯特.S.卡普兰和拉尔夫.C.克尔比于1975年5月在北达科塔州的大福克斯(Grand Forks)褐煤会议上提出的论文里所述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19.
在一九七九年全国烧结矿质量会议期间,专门召开了冶金部烧结球团科技情报网正、副组长单位会议,冶金部钢铁司、规划院、科技办和情报研究总所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一九七九年度网的工作,研定了一九八○年度的活动计划。会议着重讨论了我们的情报工作如何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一致认为,烧结球团科技情报网的工作也一定要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  相似文献   

20.
冶金部烧结球团情报网正副网长单位和《烧结球团》编辑委员会工作会议,于一九八三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长沙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鞍钢烧结总厂、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