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采用Diameter协议实现网络认证、授权和计费的功能.Diameter协议包括基础协议和扩展应用协议两部分.文章主要分析IMS中的Diameter SIP应用和Diameter信用控制应用两种扩展应用协议,重点探讨如何应用Di-ameter扩展协议进行IMS的认证、授权和在线计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志飞  张琳  黄坤  尹璐 《中国新通信》2009,11(11):14-19
第三代移动通信将向基于全IP的网络架构演进,3GPP提出了IMS即IP多媒体子系统的网络架构,在策略和计费等方面对多媒体业务提供了保障。文章首先简要介绍3GPP R7版本的IMS策略和计费控制(PCC)架构,然后引入两个开源软件平台OSIMS和UCT PCF,阐述其对PCC架构的实现,最后给出在此基础上实现IMS在线计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娄颖 《移动通信》2010,34(16):84-87
文章主要研究了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环境下用户的游牧和漫游实现,阐述了游牧、漫游用户如何通过P-CSCF/BAC发现和寻找到最适合的IMS业务接入点,如何接入IMS,并通过正确的路由实现获得IMS服务,还对移动用户漫游时的业务连续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游牧、漫游的管控和计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3GPP国际标准定义中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计费系统的基本体系架构和原理,最后基于广播电视网络的融合趋势,结合IMS计费系统的结构,讨论未来广电系统适用的一种融合的计费系统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5.
3G系统中的IM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IMS通过支持一系列新的或增强的服务,为改善通信体验和支持大量的Internet应用奠定了基础。在3G系统中引入IMS,可以在QoS、计费、业务综合3方面为运营商提供赢利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3GPP在UMTS R5中提出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采用无线技术,能使任何移动用户能随时随地享用到Internet业务,UMTS前面版本中提出的PS域也可提供实时多媒体业务,但PS域是在没有QoS条件下,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这样导致了实时多媒体会话的质量难以保证。R5中提出的IMS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善:QoS.计费和对不同业务的融合,为进一步在PS域上开展新业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基础。本文主要对IMS系统的网络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实现IMS处理多媒体会话控制的各种功能单元,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IMS的业务框架。  相似文献   

7.
行走 《现代通信》2006,(3):38-44
IMS不会成功的10大理由IMS建立于令人质疑的前提之上IMS过于复杂,实现困难IMS不是有线运营商的所爱IMS并不真正支持基础网络的融合IMS的复杂性要求OAM是内嵌的,而不是事后添加的IMS没有能力控制现有的Internet使用方式IMS并不能真正支持IP IMS没有恰当地使用SIP IMS用户会觉得不安全IMS支撑走向消亡的电信商业模型难以行得通Internet作为一个由运营商铺设的、可自由接入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它是技术革新的引擎、电子商务的生命线、所有终端用户的信息宝藏。作为促进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有力工具,Internet的巨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IMS网络及业务的快速发展,IMS计费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IMS网元计费能力提出IMS计费部署架构,还介绍了IMS业务离线及在线计费的基本流程,最后对计费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凝昊  王哲  崔巧旭 《移动通信》2012,36(18):79-84
IP-PBX是下一代企业网的核心设备,而IMS可满足企业IP-PBX的接入需求,文章提出了企业IP-PBX接入IMS的三种方案:注册接入方式、对等网络方式和非注册签约方式,并介绍各方案的业务提供、呼叫流程、计费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分析IP多媒体子系统(IMS)架构及融合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运营商引入IMS所面临的软交换平滑演进、会话启动协议(SIP)兼容性、用户接入及数据库融合、网络运维等五类问题,分析了当前主流的IMS解决方案,并从运营角度探讨了IMS技术下的业务融合策略,运营商在了解IMS特有的商业模式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的目标用户引入IMS,并按阶段有计划的推进。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IMS是一种接入无关的提供语音、视频、图片、文本等多种媒体组合业务并实现统一控制的控制网。其接入无关性,使得IMS成为固定和移动网络融合演进的基础。由于IMS终端类型以及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在进行IMS用户预测和网络规划时较为复杂。而目前对于多业务场景下IMS网络容量测算缺乏统一的方法,给网络规划工作带来一定困扰。本文将结合IMS网络对于用户和码号的定义,不同种类业务间相互关系和面向的用户群等信息进行分析和梳理,提供在多业务场景下的IMS核心网网络容量测算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is an access-independent, IP based, service control architecture. Users’ authentication to the IMS takes place through the AKA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protocol, while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is used to authenticate users before accessing the multimedia services over HTTP.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IMS Service Authentication solution that we proposed and that employs the Identity Based Cryptography (IBC) to personalize each user access. We carry 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solution on top of an emulated IMS architecture and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through different clients’ access scenarios. Performanc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lients does not influence the average processing time and the average consumed resources of the GBA entities during the authentication. We also notice that the Bootstrapping Server Function (BSF) presents a bottleneck during the service authentication which helps in giving some guidelines for the GBA entities deployment.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快速增加,对接入网带宽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技术已成为网络接入技术的新贵,它是集高速数据、视频及语音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接入解决方案.利用光纤到户/光纤到大楼/光纤到路边(FTTH/FTTB/FTTC),可为家庭用户、企业用户等提供高达1 Gbit/s的最大带宽.GEPON以其经济的造价、方便的接入、易维护和简单的网络结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通信运营商及厂商的支持和认可.文章介绍了深圳网通小区GEPON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OFDMA Femtocell网络中混合接入方式下的资源分配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宝  邱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33(11):2569-2574
Femtocell(飞小区)能够有效加强室内覆盖和系统容量。混合接入(hybrid access)方式可以兼顾授权用户和非授权用户的业务体验。针对下行混合接入方式下的正交频分复用接入(OFDMA) Femtocell网络,该文提出带权重的比例公平(WPF)调度算法,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不同的调度权重。该文提出两种算法确定用户的调度权重,一种是自适应权重的比例公平算法,实时调整调度权重;另一种是静态权重的比例公平算法,基于WPF调度的渐近性分析得到静态最优调度权重。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两种算法均能在授权用户和非授权用户间合理分配资源,保证不同用户的速率需求。  相似文献   

15.
魏松 《电信快报》2004,(10):17-20
主要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合作计划(3GPP———3GPartnershipProject)与无线局域网(WLAN)互连的结构,3GPP用户可通过WLAN开展WLAN接入业务。在WLAN中,通过3GPP预约,使用客户识别模块(SIM)/用户服务识别模块(USIM)接入通用IC卡(UICC),使3GPP与WLAN终端互连。文中还介绍基于3GPP的WLAN接入认证授权、IEEE802.11i中的认证和密钥协定、3G-WLAN互连中的认证和授权、复用3GPP的归属位置注册器等,描述了用户数据如何选路和接入业务,最后介绍WLAN中基于3GPP的计费方法(预付费和后付费),以及如何对这些用户计费和对归属网络中基于IP的计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飞速发展,应用免费、应用内计费(In-App-Purchase)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主流的计费通道包括支付宝、微信和手机话费支付.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应用内话费计费的安全防控体系,通过计费SDK软件加固、异常计费行为发现、常态化计费SDK更新和升级等方式,进行端到端的安全管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提供一种在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中实现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业务的方案。方案采用超文本传输呼叫会话控制功能设备(H—CSCF)提供Mw接口,接入IMS核心网,实现IPTV和IMS业务的融合组网。使得运营商无需对现有大量的IPTV终端进行升级和改造,就能在基于IMS的电信融合网络中提供IPTV业务;同时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服务质量(QoS)保证、并支持与下一代网络其他业务的融合。对于已经布置了基于IMS通信网络的运营商,采用该方案可以简单地提供IPTV业务,也可以支持IPTV与其他通信业务的融合;同样对于已经布置了IPTV系统的运营商,采用该方案可以通过对核心设备的简单升级和改造,实现和IMS核心网的融合,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8.
One-pass GPRS and IMS authentication procedure for UMT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MTS) supports Internet protocol (IP) multimedia services through IP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subsystem (IMS). Since the IMS information is delivered through the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transport network, a UMTS mobile station (MS) must activate GPRS packet data protocol (PDP) context before it can register to the IMS network. In the 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specifications, authentication is performed at both the GPRS and the IMS networks before an MS can access the IMS services. We observe that many steps in this 3GPP "two-pass" authentication procedure are identical. Based on our obser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n one-pass authentication procedure that only needs to perform GPRS authentication. At the IMS level, authentication is implicitly performed in IMS registration. Our approach may save up to 50% of the IMS registration/authentication traffic, as compared with the 3GPP two-pass procedure. We formally prove that the one-pass procedure correctly authenticate the IMS users.  相似文献   

19.
基于IMS的全业务运营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3G网络构架中的关键组成,将能更好地融合互联网和蜂窝网络。基于IMS,运营商将能够通过跨界漫游策略和多种接入方式,例如固网、移动网、宽带,来提供强大的多媒体服务,极大地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将结合中国运营商的自身特点提出IMS全业务运营的组网方案,如何进行核心网络的改造和建设,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20.
网络融合的趋势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一代网络业务、控制、承载、接入分离的思想为未来网络融合提供了统一的架构。网络融合包括业务融合、核心网络融合、接入网络融合、终端融合、运维融合等多个方面。未来融合网络的发展趋势将是在核心控制层采用IP多媒体子系统(IMS),在核心承载层采用因特网协议/多协议标记交换(IP/MPLS)技术,在业务层采用统一开放的业务提供架构,在接入层支持固定、移动、窄带、宽带等多种接入技术,终端则呈现多模化和智能化的趋势,最终实现一个用户、一个号码、一个终端、一个账单、一个核心网络、随时随地享受的全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