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文章以济南市泉城广场为具体研究载体,简要介绍广场基本概况,分析广场无障碍设施存在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无论在规模和空间,还是装饰标准和设备设施上,都可与发达国家的同类建筑相提并论,甚至有所超越.虽然我国商业综合体建筑中硬件设施堪称一流,但人性化设施的精细化设计却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尤其是适合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和母婴使用的人性化无性别卫生间.出国旅游时经常看到很多老年人自驾轮椅出行,年轻的父母带着多名幼童出行,这说明城市公共空间配套了出行所需的必备设施.让老年人或年轻父母带着婴幼儿走出家门,除了城市道路空间和公共交通设施必须达到相应的无障碍性能标准外,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老年人和婴幼儿经常光顾的城市重要公共空间,更应满足人性化和精细化的无障碍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以北方地区农村家庭养老的宜居空间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北方农村地区不同建造年代的老年人家庭住宅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整理和现状分析,从农村老年人的传统生活行为特征、居住空间的适老性以及无障碍设计三个方面人手,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现有农村养老居住空间的无障碍适老性设计原则,为针对老年人的研究及家庭化养老设施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北京冬残奥会的顺利举办带动了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应继续全面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质量,为全社会的残障人士提供更好、更完善、更长效的无障碍环境。文章以青岛西海岸新区滨海大道沿线为例,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实施现状展开调研分析,从盲道、垂直交通、标识系统等无障碍设施系统的建设情况等几个方面分析现存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无障碍建设提升的建议与策略,为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无障碍化标识系统的的调查,针对在城市空间中不同人群的行动特性以及存在的障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对城市空间中无障碍化设计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通过总结使用规律,为改善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的设置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针对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计,以往通常只考虑物质空间和生理需求,对老年人的实际生活状况、行为模式和心理需求均有所忽视。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为老年群体营造更加人性化、无障碍、身心自由的生活环境,适老化设计在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实用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文章将从无障碍设计出发,对其适老化设计理念的发展脉络和设计策略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合理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是现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厘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空间分布特性,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天津市涉老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和建设现状,分析老龄化社会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天津市及全国涉老公共文化设施系统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90年代以前的老旧小区存在居住环境差、植被覆盖率低、公共活动场地少和无障碍设施匮乏等问题,难以满足现在老年人健康宜居和便利出行的需求。文章基于"居家养老模式"分析我国老旧小区适老化设施现状,研究日本典型居住小区的无障碍改造策略,包括入口空间、电梯加建、楼梯扶手栏杆等细节设计,为我国老旧居住建筑无障碍改造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忠超 《室内设计》2012,93(4):35-38
我国颁布实施无障碍法规以来,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室内无障碍问题依然突出。基于此,本文以济南市泉城广场地下商业空间为研究对象,在简要介绍广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地下空间垂直通行无障碍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并针对地下车库、下沉广场和滨水广场的无障碍设计问题,分别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戴锏  陈心朗  宋彦 《室内设计》2023,38(5):65-72
无障碍出行环境是社会文明的标尺, 随着社会老龄化,无障碍设施使用需求不断增 长,城市出行面临新的挑战,街道环境无障碍 建设有待提升。本文立足城市街道空间,从视 障人群类型与需求分析出发,以基于视障人群 需求的无障碍设施为研究对象,归纳出街道环 境中无障碍设施的三种类型,包括触觉补偿设 施、残余视觉补偿设施、听觉补偿设施。结合 美、英、日三国建设经验,通过对比三国街道环 境视觉无障碍设施建设理念及做法差异,提出 包容性设计理念引导下的设施建设更具动态性 与有效性。基于此,借助包容性设计的原则与流程,提出营造街道视觉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包容性设计框架。最后结合我国城市街道建设现状提 出若干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无障碍设计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概念,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是是彰显城市的人文关怀,展示现代城市文明的窗口。南通市近年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系统、完善的进行无障碍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人口转移,如何妥善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然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民生问题。本文在了解农村公共活动设施的基本情况、使用状况等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北方地区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的行为需求及差异性对比,针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现行农村公共活动空间提出适老化设计的可行性建议及解决方案,满足农村老年人群体的基础性活动需求,推进农村居家养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张怡 《北方建筑》2021,6(6):37-40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措施.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形象与国际形象.加强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全民公共道德意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福州市为例,对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创建规划研究展开阐述,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创建的经验学习,对福州市无障碍环境创设现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福州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做好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创设的方法,促进福州市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创设现状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无障碍设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以及城市发展的要求。新加坡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以合理实用为基础,以通用细致为发展方向,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了系统、精致、和谐的公共无障碍环境。通过分析新加坡交通空间的无障碍设计,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提速的社会现状和残障人士融入社会的需求增长,从社会观念、规划、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对我国交通无障碍化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交通无障碍体系建立及和谐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综合性养老服务体系及设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命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基于社区居家养老型养老设施的现状调研和设计手法分析,考虑社区养老设施应满足老年人社区养老、日常出行等多方面需求,提出社区综合性养老设施设计应考虑如何优化老年人在空间上的使用状况,在空间布局、无障碍及人性化设计、家具设计及细部设计等提出更为细致的设计策略,为之后社区养老设施的设计建造提出可供参考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介绍了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强调了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鉴于山地城市的特殊性,作者重点提出了重庆市进行城市公共空间无障碍设计的建议和设想,希望引起相关部门和公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滨江带步行道是城市重要的滨水公共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娱乐、休闲、运动等活动场所。并凭借着其自然优势与功能属性,调节了城市空气质量,也提高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城市居民。然而,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的群体在城市居民中占据一定数量,尤其是寒地城市严寒的气候环境,更加阻碍了有障碍人群的出行。文章针对寒地城市滨江带步行道无障碍设施进行研究,并提出设计策略,以此来完善无障碍设施,发挥其功能性,满足有障碍人群的需求,使其群体能够安全、便利出行,漫步于滨江带步行道,感受城市温暖,参与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深圳市创建全面无障碍城市的背景下,针对现有城市老旧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完善的现状,以深圳市某既有老旧居住社区外部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在对其现有无障碍环境建设状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社区外部公共空间进行无障碍环境优化改造。以此为实践依据,并结合无障碍设计理论思想,从无障碍基础设施、外部活动空间及景观绿化系统几个方面探讨老旧社区外部公共空间的无障碍改造策略,提升老旧社区整体无障碍环境,并为这类老旧社区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钱金钰 《城市住宅》2021,28(9):136-13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们对城市养老院的发展愈加关注与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院在规划中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关注和分析不足,导致部分公共空间未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严重降低了空间利用效率.为此,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养老院公共空间的利用效率展开分析,以期使我国城市养老院公共空间的设计趋于人性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户外空间中无障碍设计走向通用设计的研究,意义在于在把空间使用对象从特殊人群扩大到所有人,为老年人或残疾人与正常人生活在一起提供了方便性,无论是对老年人、残疾人还是普通人都能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本文通过调查户外空间中无障碍设施,以及老年人、残疾人在户外空间中的活动情况,确立了无障碍向通用设计发展的前提。进而结合户外开放空间中的环境分析,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使用人群的需求原则相结合,尝试一种更有可操作性的设计理论与方法,探索性地提出了构建户外空间通用设计的建议。我国正处于户外开放空间建设的高峰时期,以通用设计为原则,具体为不同使用者考虑,营造全体参与"人人共享"的户外空间是对和谐社会最好的诊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