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祖润 《建筑创作》2007,(12):34-55
规划概况 前门地区是古都中轴线上南段的重要历史街区,长期以来,前门地区的保护与发展深受市、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得到专家学者多年来对该地区的全面研究,自2003年春,我院有幸参加前门工程启动盛举的《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方案》国际邀标赛。  相似文献   

2.
崔婧媛  王莹 《建筑创作》2007,(12):74-76
前门地区会馆的历史前门地区会馆最早出现于明朝初期,它是随着前门地区商业的兴旺和明清政府对科举制度的重视而逐渐繁盛起来的。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科举考试考场迁到北京城更是前门地区会馆繁盛的直接原因。前门地区会馆的繁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清初满族统治后,废除内坊制,  相似文献   

3.
张彬 《城乡建设》2006,(7):16-17
在中国第一条铁路的起点,同时也是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的起点--前门,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公交线--前门至德茂庄全长15.8公里的快速公交线全线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4.
前门历史文化街区是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2003年初,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崇文区政府联合组织前门地区保护、整治与发展规划国际邀标.美国爱波斯坦公司、日本日建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金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参与了规划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街巷纵横的前门地区空间形态作为北京城历史的见证,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前门地区内部街道空间现状,不能满足人们现代生活的多种使用要求。近些年来的改造更新,造成前门老旧街道与区域内现代化建设的矛盾突显,一些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不适当的整修,对历史街区保护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前门(正阳门的俗称)座落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也是内外城的分界。由于位置重要,前门附近地区已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并在此长期居留。这种本地人与外地人混居一地,共谋发展的生活方式成为前门地区独特的居住特色,并且长期积累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前门地区是北京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人流经常阻碍交通,行人穿越马路很不安全。为缓解前门附近行人横穿马路对机动车的干扰,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保证行人和车辆的交通安全,市政府决定在前门地区修建七座地下人行过街通道。(见图1)。  相似文献   

8.
李捷  周虹 《建筑创作》2012,(7):108-119
背景 1.北京使馆区的变迁 北京使馆区是世界各国驻中国的大使馆所在区域,历史上曾位于北京城前门外的东交民巷.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从方便规划和保障安全出发,外国驻华使馆主要分布在北京的3个使馆区,即建国门使馆区、三里屯使馆区和亮马河使馆区.它们也分别被称作第一使馆区、第二使馆区和第三使馆区.未来,望京地区将是规划中的第四使馆区.  相似文献   

9.
黄汇  王阳文 《建筑创作》2003,(10):118-132
前门地区,从元朝的苇塘到今日是以居住与小商业为主的地区,历往数百年,其兴衰刻录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明朝永乐盛世,这里曾是北京城最繁荣的商市,到了清朝,满汉分住,城里只住满族人,而前门地区则是汉族及其它民族和外地人的住所。  相似文献   

10.
杨长城 《建筑创作》2007,(12):106-114
在前门地区的规划整治当中有一个问题是我们一直难以诠释的,这就是前门地区在21世纪的今天应以什么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说到底就是风貌如何把握。研究从单纯的以建筑学的视点来看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到以城市设计的视点聚焦整个街区的肌理营建与空间塑造。不同试点,视点不同。  相似文献   

11.
北京前门23号,与天安门城楼,前门五牌楼一样,是历史的,其前身为清末美国驻中国公使馆(Legation Quarter),是一片富有浓郁中国近代文化氛围的新古典主义建筑群.  相似文献   

12.
《北京规划建设》2011,(2):181-182
1月10日-3月10日 【前门将建“地下城”】从2011年起,东城将考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按照规划,未来前门地区将打造一个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地下工程。地下工程共规划了3层,其中地下一层主要为各类商业;地下二层辟成停车场;地下三层将有部分空间预留为停车场。前门地区规划中的立体交通系统,光地下停车位就有3000多个。(北京晚报)  相似文献   

13.
北京前门地区今前门楼保护完好,但其周围的变化却当刮目相看。真正体现了现代古都的文化风采和时代特征。昔老前门大街被一片民宅和商铺挤得既不规整也不舒展,前门楼也无法显出其应有的雄伟气概。今昔往日的崇文门外大街道路不宽而且弯路不少。今天的崇文门外大街已经成为北京南城交通的主要干线。今昔看中国城乡建设的发展——北京崇文门外大街  相似文献   

14.
贾淼  张滨 《建筑创作》2007,(12):56-60
北京是中华民族的远祖——北京人的故乡,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五朝古都。前门是古都九门之首——位居北京中轴线上的南大门。前门大街为都城中轴线上的南北主街,也是古都中轴线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商业街和市井文化区域。前门地区也承载着历史的骄傲和沧桑,  相似文献   

15.
本次规划范围位于宣武区东北部,属大栅栏街道辖区.东至前门大街(不含大街)与崇文区交界,北至前门西大街与西城区毗邻,西至南新华街(不含大街)与椿树街道相连,南至珠市口西大街与天桥街相邻.地域近似正方形,面积1.1平方公里.作为一项宏观研究性规划,其目标是为该地区的保护与发展明确方向,全面、科学、可实施是规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前门地区城市肌理与空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代晓艳 《建筑创作》2007,(12):66-69
顺应地形变化的独特肌理1.地区自然地形、河流特征前门地区原有古高粱河,后来因“地势高峻,水性混浊,峻则奔流漩洄,齿岸善崩,浊则泥沼游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而不得不废弃。但由于古高粱河与卢沟河水的冲积,使该地区地势形成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局部地方多坑洼的地貌。  相似文献   

17.
开放庭院     
前门是北京最著名的历史街区之一,历史上就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地区。但随着时代发展,大栅栏地区被现代北京的各大商圈所替代而边缘化。对于这样的历史街区进行改造,不可避免的要考虑历史与未来这两个问题:对于历史,如何很好地做到尊重老街区的历史及文化传承:对于未来,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如何利用资源让老的地区成为能够适应现代空间使用模式的区域。因为让边缘化的历史地区能够面向未来发展和使用是改造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8.
传统街区的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为1999国际建协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介绍。作者从北京前门地区独特的居住文化出发,探讨了21世纪的城市住区中传统街区特色的保留与延续。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整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彰显古都文化魅力,重点重构历史文化魅力走廊——北京南北中轴线和朝阜大街,围绕"一轴一线",集中力量打通重要节点,回填历史元素,恢复经典风貌,融入现代文化,形成集中展现古都历史文化、富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城市魅力走廊。而前门大栅栏商业街恰好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且是一重要节点,所以"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完善前门地区配套设施,推进大栅栏及周边环境整治,恢复前门大栅栏街区整体商业风貌。大栅栏商业街区的保护和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优现场     
场地位于连接着大栅栏地区和前门商业新区的大栅栏西街尽端。设计旨在建造一个融合了现代艺术展览、舞台表演和宴会场所的综合设施.并寄望于该设施能够推动大栅栏地区商业潜力的发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