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9月11日至13日,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在北京召开,当代国际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合伙人风景园林事务所合伙人彼得·沃克先生应邀参加年会,并做主题演讲。在沃克先生演讲之后,《风景园林》杂志社社长何昉教授、《风景园林》主编王向荣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胡洁副教授就行业的发展以及学科教育,与沃克先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仇保兴 《中国园林》2009,25(10):1-1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9年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我谨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远道而来的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先生,向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副主席安东晚教授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风景园林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敬意!  相似文献   

3.
创作人生访世界著名风景园林师玛莎·舒瓦茨女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莎·舒瓦茨女士作为风景园林师和艺术家从业将近30年。她在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剑桥和英国伦敦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其作品充满着独特的艺术气息,在全球享有盛誉,并且已经赢得众多的国际设计大奖。自从1987年以来,玛莎.舒瓦茨女士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设计学院担任教授,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景观的能力。《风景园林》杂志社特邀玛莎·舒瓦茨及合伙人有限公司伦敦办公室设计师周梁俊先生对玛莎·舒瓦茨女士进行特别专访,与读者一起分享玛莎·舒瓦茨女士对风景园林、教育、行业发展和经营等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12月23日,“首届中国风景园林主编沙龙”在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举行。《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教授、《风景园林》主编、《中国园林》副主编王向荣教授、《园林》主编张德顺先生、《风景园林》副主编何凤臣教授、《中国园林》副主编金荷仙女士共5位来自三大园林类主流期刊的主编们就“科学化与风景园林的出路”这一主题坐而论道。沙龙由《风景园林》社长何防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5.
施彦卿 《园林》2006,(12):14-15
彼得·沃克是当今世界园林界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他致力于将极简主义艺术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成功地展示了园林与艺术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现代园林对生态、自然的关注。许多第一次看到沃克作品的人都会为其简约典雅的形式、精湛细致的工艺和独特神秘的意境所折服。在此我想从以下角度浅谈沃克作品最为显著的特征。对于特定造园要素的执着与偏爱综观沃克的作品,不难发现他对于石块、喷雾等造园要素的执着与偏爱,且随周边环境、意境变化而调整,巧妙地将其艺术概念和功能价值相融合,在很多沃克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2012年5月17日和19日,高等学校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第一届第四次会议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连续召开。会议由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杨锐教授主持,集中讨论了《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简介》《普通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介绍》《风景园林学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评估》(草案)《高等学校风景园林类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编写以及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指导小组网站与统计数据库建设等事项,并安排了2012年10月指导小组第一届第五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相似文献   

7.
《华中建筑》2010,(1):196-196
2009年12月11日上午10时05分,中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奠基人、中国城市规划专业与风景园林专业创始人,中国现代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教育的一代宗师,同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名誉院长,冯纪忠先生与世长辞了,享年95岁。冯纪忠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建筑、城市规划及风景园林界的巨大损失,同济大学失去了一位最杰出的教授,学生们失去了他们最尊敬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5月29日,我国著名风景园林教育家和设计师、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孙筱祥先生迎来90华诞。孙筱祥不仅为中国的风景园林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卓越贡献,也在国际风景园林界享有盛名。本期杂志特别策划“孙筱祥教授90华诞”专题,  相似文献   

9.
张婷 《中国园林》2007,23(5):58-58
作为2007“风景园林月”科普宣传系列活动之一,第二次中国风景园林刊物主编沙龙于2007年4月26日上午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行,此次沙龙由清华大学承办。《中国园林》副主编、清华大学杨锐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龙,沙龙嘉宾有《中国园林》主编、华南农业大学王绍增教授,《风景园林》主编、《中国园林》副主编、北京林业大学王向荣教授,《中国园林》副主编金荷仙博士。  相似文献   

10.
钱秀苇 《园林》2019,(12):90-90
11月15日至17日,2019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于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共同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承办,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风景园林》杂志社协办,《园林》杂志作为支持媒体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常青 《中国园林》2020,(2):41-44
2019年10月同济大学常青教授应邀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作了"史地维度与景观质感"的主旨报告,嗣后又在南京林业大学"纪念陈植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上作了"营造与造景"的专题发言,内容均涉及建筑学与风景园林学的跨学科对话,以及对2个学科渊源关系的思考,其中也触及了2个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及其深层关联,本刊就此对常青教授作了采访,并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任翔  陈剑宇 《新建筑》2014,(2):14-16
以勒·柯布西埃为主题,记录了对英国著名建筑历史理论家和评论家彼得·布伦德尔·琼斯教授的一次访谈.从《走向新建筑》译名和思想、柯布对现代主义的双关影响、柯布与同时代建筑师汉斯·夏隆的建筑创作思想的差异这三方面,试图呈现琼斯教授对柯布、现代建筑理论、当代建筑教育三者关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Peter Hall爵士的学术背景简介 Peter Hall,1932年出生,著名的英国城市地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是当前国际城市规划领域著名的学者,现任英国伦敦社区研究院主任;曾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在伦敦经济学院授课.在著名的英国雷丁大学担任过城市和社区研究系主任长达20年(1968~1988);1988~1992年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城市和区域研究所所长,并任该校终生教授.1995~1999年任英国城乡规划协会主席.2002年被任命为英国伦敦社会研究所所长.由于其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1988年他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爵位.他长期从事城市区域规划、交通和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教学和科研,著作多产而又影响广泛深远.  相似文献   

14.
格杜·阿基诺,景观建筑师、城市设计师,美国SWA集团洛杉矶事务所执行董事,美国南加州大学兼职副教授。格杜·阿基诺重点关注景观基础设施、城市化、交通和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与建成环境的共生关系。他主导设计的上海崇明岛北湖地区规划项目获得2008ASLA国家荣誉奖。格杜·阿基诺先生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获LA硕士,在此之前就读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建筑和景观双学位。  相似文献   

15.
浅析景观建筑学之专业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刘强  邱建 《世界建筑》2008,(1):98-100
我国景观界目前面临如何为中国的Landsape Architecturei简称LA)命名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本领域的学生和从业人员,虽然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英国景观协会和国际景观建筑学联盟等机构均为LA做了定义,但是从中也可发现不同之处,因而在翻译之前正确理解LA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追溯了LA一词的起源。发展和成型过程的基础上,分析TLA学科领域的从业人员的构成,通过比较借鉴国际上权威机构对LA的定义,提出了景观建筑学的专业内涵.  相似文献   

16.
林广思 《中国园林》2022,38(6):40-44
1951—1953年创办的造园组对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和教育影响深远。基于档案文件,以时间为序,描述造园组成立的背景、沿革和办学情况,讨论造园组停办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造园组隶属于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合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建设局协办;汪菊渊、吴良镛、陈有民以及梁思成等先生在造园组成立和建设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造园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和行政组织;造园组的成立依赖于一系列的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17.
On January 21, 2018, the Forum of the Committe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was held at the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in Peking University. More than 30 participants from the fields of landscape, ecology, water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exchanged ideas on the current Beautiful China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ovement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interdisciplinary and multi-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s. A consensus on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of collaborative ecological practices, while an acknowledgement on the difficulties of such work, was reached. Specifically, problem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remain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and the disciplin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urrently fails to identify its strengths. Thu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eeds to actively promote disciplinary an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to meet contemporary needs.  相似文献   

18.
西方古典园林是感观式的,感受真正意义上的大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是体验式的,是在方寸之问体验大自然。西方古典园林重视的是人在视觉上的感观效果.中国古典园林关注的是人在心理上的深层体验。中西方古典园林在各自的领域中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各有所长,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而且在现代的景观设计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时时可以看到它们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彼得·沃克及其极简主义园林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彼得·沃克是当代成功地探索风景园林艺术的先锋之一,极简主义园林的开创者,其作品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和场所感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心灵体验文章探讨了沃电极简主义园林产生的背景,特征,并提出沃克常用的7种艺术要素即叠合系统、同心圆、直线、锥形山、巨石、桧柏树和树篱,并对3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景观都市学系主任伊娃教授的访谈,以其主持设计的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项目为例,讨论了作为建筑设计的前沿学科之一的景观都市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情况,同时对时下热门的参数化设计进行了批判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