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川渝地区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技术及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在国内是空白,属一项新工艺。文章针对川渝地区高酸性气田地质现状以及高酸性介质给气井完井投产造成相当大的困难,提出了川渝地区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的工艺技术方案。通过罗家1井现场工艺试验,提出如下建议:①川东高酸性气井完井投产工艺采用永久式封隔器Φ177.8 mm套管射孔完成,酸化工艺采用解堵酸化;②采用大管径油管完井;③选用抗硫材料,加缓蚀剂保护,采用永久封隔器完井,采取措施减少井下积液等综合防腐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应考虑加注缓蚀剂防腐,加注硫溶剂或热油循环防止硫堵或水合物形成。  相似文献   

2.
普光高含硫天然气田完井方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酸性气田完井方式的选择是气田长期安全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综合研究国内外高含硫碳酸盐岩气田完井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普光高含硫气田地质特征和完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选定直井、定向井、水平井的完井方式以及相对应的井身结构。在套管的选材上,生产层段使用镍基合金金属气密封套管,利用永久式封隔器保护上部抗硫套管,以达到延长气井寿命,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永久式封隔器完井技术是通过下入带有永久式封隔器的完井管柱隔离油套,实现分层开采或保护套
管长期开采的完井技术。四川磨溪龙王庙组气藏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体海相整装气藏,气藏具有高温、高压、高
产、高酸性等特点,为保证气藏长期安全生产,文章针对永久式封隔器完井技术的特点,从完井工具选择、完井管柱
设计、完井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优化,在龙王庙气藏的开发井成功应用,形成了能够在“三高”气井完井推广应用的
永久式封隔器完井技术。  相似文献   

4.
普光气田水平井具有井深、射孔井段跨度大、射孔厚度大的特点,储层层间非均质性非常严重,Ⅰ类、Ⅱ类和Ⅲ类储层交错分布,部分井存在边底水。为了实现水平井段均匀布酸、提高酸化效果、稳气控水等目的,通过对水平段注酸井筒流动压力分布、吸液强度分析,确定出普光水平井投产一体化管柱的封隔器卡封段级数、滑套下入位置、滑套孔径、孔数、尾管下入深度等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普光高含硫水平井不同完井方式下的酸压(化)投产一体化管住的结构及参数优化方法,为高含硫气田水平井分段酸压(化)管柱设计提供了技术思路,提高了普光水平井的酸压(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属于高含H2S和CO2的碳酸盐岩过成熟酸性气田,存在气藏压力高、埋藏深度大、地质构造复杂、腐蚀严重、易喷易漏、安全风险高等开发难题.为解决上述难题,实现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在深入调研国内外高含硫气田完井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硫化氢、二氧化碳以及氯离子等对井下管材的腐蚀方式,提出了管柱腐蚀的防治措施:①采用防腐蚀管材;②注入缓蚀剂;③将上述两种方式综合应用.进而设计了3种完井方案:①高镍基合金完井;②高镍基合金与高抗硫材质组合完井;③高抗硫材质完井.经分析对比,最终确定采用镍基合金和高抗硫钢套管组合,配合镍基合金油管和永久式封隔器的完井方案;射孔后下酸压—生产一体化完井管柱,酸化压裂后投产.该方案成功解决了气井酸压、生产、防腐蚀等问题,具有防腐性能优越、后期维护成本低、管柱有效生产时间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普光气田属于高含H2S和CO2的碳酸盐岩过成熟酸性气田,存在气藏压力高、埋藏深度大、地质构造复杂、腐蚀严重、易喷易漏、安全风险高等开发难题。为解决上述难题,实现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在深入调研国内外高含硫气田完井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硫化氢、二氧化碳以及氯离子等对井下管材的腐蚀方式,提出了管柱腐蚀的防治措施:①采用防腐蚀管材;②注入缓蚀剂;③将上述两种方式综合应用。进而设计了3种完井方案:①高镍基合金完井;②高镍基合金与高抗硫材质组合完井;③高抗硫材质完井。经分析对比,最终确定采用镍基合金和高抗硫钢套管组合,配合镍基合金油管和永久式封隔器的完井方案;射孔后下酸压-生产一体化完井管柱,酸化压裂后投产。该方案成功解决了气井酸压、生产、防腐蚀等问题,具有防腐性能优越、后期维护成本低、管柱有效生产时间长、安全系数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与同构造部位气井相比普光气田部分气井产能差异大,不同程度低于地质预测产能。为准确掌握气井产出状况,普光气田优选适合高酸性工况要求的测试工艺和设备开展产出剖面测井,测井结果表明,产出状况较差的气井存在投产井段严重堵塞等问题。实验室化验结果表明堵塞物主要是以超细碳酸钙为主的沉积固结,其原因是投产作业过程中采取的屏蔽暂堵等措施所致。为了充分释放气井产能,根据气井采用带永久性封隔器的酸压生产一体化管柱的特点,优选连续油管冲洗解堵,改善了气井生产状况。重点介绍普光高含硫化氢气井产出剖面测井成果的解释与应用,为类似气田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温高压高酸性气井完井管柱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快速推进,高温高压油气井、深井超深井、含腐蚀性介质气井越来越多,完井管柱优化设计及作业难度越来越大,安全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已完井投产的气井中有相当比例都存在由各方面原因引起的生产套管压力异常升高现象,具有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因此对该类气井开展完井管柱优化设计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总结高温高压高酸性气井完井现场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封隔器管柱力学分析要点及结构设计方法;提出了高温高压高酸性气井完井管柱设计的原则--安全第一、有利于发挥气井产能、延长气井寿命、经济可行,明确了优化设计阶段需重点考虑的7项因素;形成了一套基于第四强度理论的不同工况条件下完井管柱三轴应力强度校核方法,以及高温高压高酸性气井封隔器完井管柱设计方法。该套设计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龙岗气田某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具有超深、高压、高温、高含酸性腐蚀气体的特点。完井投产过程中,腐蚀条件恶劣,安全风险大,对管柱的材质、结构要求高;井筒条件限制,井筒净化作业的风险大、难度大;施工作业时间长,井控风险大;储层非均质性强,作业井段长,针对性改造难度大。为此,通过对管柱结构、腐蚀机理的研究,选择了4C+4D镍基合金材质油管配合永久式完井封隔器的酸化—投产一体化管柱,满足了酸化、测试及安全投产的需要;通过管柱设计、水动力学的计算,结合工艺措施优化,形成的扫塞、超深小井眼通井工艺等井筒处理工艺技术,满足了井筒净化的需要,保证了投产管柱顺利到位;通过对高含硫气体在临界状态的分析计算,结合现场实践,形成了配套井控安全设备,短起下测油气上窜速度小于30m/h的井控安全工艺措施,保证了投产作业的井控安全;通过暂堵剂的研制和暂堵工艺的优化,形成了多级暂堵交替注入酸化工艺。  相似文献   

10.
罗家寨气田飞仙关气藏高酸性气井完井工艺技术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酸性气井中的硫化氢与二氧化碳对油管、套管产生严重的腐蚀,威胁着气井的安全生产,完井方式选择不当也会加剧这种腐蚀。通过国内外调研,提出了一种采用材质防腐的完井方式,该完井方式通过采用永久式封隔器、特扣内衬油管和不锈钢井口来达到使酸性气体与井下生产管串隔离的目的,从而防止油管、套管腐蚀,并延长气井的免修期,可在高酸性气田推广这种完井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湿法脱硫技术在大型脱硫厂广泛使用,单井上则没有使用。但是许多高含硫气井远离脱硫厂,要将这些气井的天然气资源开发出来变成可使用的商品气,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修建输气管道将高含硫天然气输送至脱硫厂进行脱硫,这就限制了对许多高含硫的中低产量气井的开发。针对这一状况,对湿法脱硫技术在单井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阐明了单井湿法脱硫的基本原理,确定了单井湿法脱硫的工艺流程;指出了湿法脱硫技术在单井上的使用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并在铁浅-井高含硫天然气井开发上对这一技术进行了使用。结果证明该工艺在单井天然气脱硫方面效果显著,能净化出合格的天然气,且经济、合理,为大量高含硫、中低产量边远气井的开发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韩强辉 《天然气工业》2016,36(12):67-71
柱塞气举工艺技术已成为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气区排水采气的主要技术,但现有柱塞装置存在大斜度井段卡定器难以卡定等问题,致使该技术只能应用于直井,而无法应用于大斜度井筒轨迹的水平井。目前,长庆气区共有水平气井1 200余口,积液问题逐渐显现。为了实现水平气井应用柱塞气举工艺进行排液采气的目标,通过柱塞和井下工具结构一体化、动力学理论模型分析,并结合水平气井井身结构特点,自主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平气井的新型自缓冲柱塞装置。该装置不仅可进入水平井底部大斜度井段或水平井段,而且还简化了现有柱塞装置的井下工具。水平井柱塞装置由柱塞本体、抗冲击总成组成,柱塞本体确保举液效率,抗冲击总成实现自缓冲柱塞落地冲击力的功能。结合工况条件测试,认为该装置能够满足柱塞安全运行的要求,保证柱塞落地冲击力不破坏管柱和柱塞本体。该新型水平气井柱塞气举排液装置已在长庆气区成功投放运行,抗冲击性能满足现场应用要求,且大幅降低了井筒液柱高度,增加了产气量,应用效果显著,可解决水平气井排液采气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高含硫气藏在我国分布较少,积累的开发经验也有限,而在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高含硫气藏开发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罗家寨飞仙关鲕滩气藏是川渝境内首次发现的高孔高渗高含硫气藏,由于硫化氢具较强的腐蚀性和毒剧性而给气田的开发带来较大难度,为了高效合理地开发气田,对气田的布井方式研究意义重大。章在对罗家寨飞仙关鲕滩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流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气藏采用了布丛式井、直井两种类型的布井方式,丛式井布井方式又分为4口井组式和3口井组式,直井布井方式采用匀均布井,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气藏不同布井方式、生产井数及开采规模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气藏采用不同布井方式,在相同井数、相同开采规模的条件下,不同的布井方式,开发技术指标相同。通过对气藏布井方式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丛式井布井是气藏最佳的布井方式,且气藏合理的生产井数为10口。  相似文献   

14.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高效建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证明,苏里格气田采用常规开发技术难以实现高效开发。面对这一开发难题,近年来以开发试验区为载体进行了针对低渗透气田的水平井高效开发技术攻关,在气藏精细描述、钻井、储层改造等关键技术上均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以水平井井位优选及部署、地质导向、快速钻井、储层保护及改造等为主体的建产配套技术,即:①逐步形成了水平井选井及部署的5种有利砂体模式、4项部署原则、3种部署方式等3项成熟技术;②水平井入靶及地质导向形成了9项关键技术;③快速钻井形成了靶前距、井身结构、钻头选型、钻具组合、钻井参数等优化技术;④钻井和试气过程中形成了储层保护技术;⑤储层改造形成了工艺优选及其相关工艺措施系列。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所实施水平井全部获得成功,平均钻井周期为57.8 d,平均砂层钻遇率达80.4% ,平均无阻流量为55.6×104 m3/d,开发效果良好。水平井高效开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同类型气田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以大斜度井和水平井为主要开发井型的缝洞型碳酸盐岩气藏中,要想获取裂缝在井点不同空间位置的产状较困难,裂缝精细描述存在不准确性,这些均影响了对气藏渗流通道的刻画,制约了边水气藏的科学、均衡开发。以磨溪龙王庙组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照片、FMI成像测井、叠前地震各向异性裂缝预测和不连续性检测以及动态监测等资料,在大斜度井、水平井裂缝定性识别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裂缝产状、开度、密度、孔隙度等参数,再结合所获取裂缝参数建立多尺度非结构化网格离散裂缝模型,明确了气藏高、低渗区域分布,优势水侵通道和水侵方式。结果表明:在磨溪龙王庙组气藏离散裂缝模型中,大尺度和中小尺度裂缝均较发育,高渗区呈连片状广泛分布;发育于气藏外围4个方向的9条边水水侵的高渗通道,表现为沿裂缝水窜型和沿溶蚀孔洞均匀推进型2种水侵方式。该方法及研究结果对同类特大型超压有水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裂缝精细描述、水侵优势通道刻画和水侵模式建立等理论和技术研究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Turner模型和李闽模型是国内外气田现场应用广泛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二者均没有考虑流动条件对携液气量的影响,将曳力系数取为常数,而高度湍流区雷诺数的变化对曳力系数影响较大,从而使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吻合度较低。基于这一问题,考虑液滴变形对携液气量的影响,并引入GP模型计算高度湍流区液滴的曳力系数,建立了基于高度湍流条件下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新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液滴变形参数计算方法,并考虑了高度湍流区曳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将新模型与Turner模型、李闽模型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气井实际数据吻合最好,可以准确预测高度湍流条件下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对于气井的合理配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注气量作为气体钻井的关键参数,直接关系到现场钻井的成败。目前用于气体钻井的注气量计算方法均是基于垂直井眼得到的,对于水平井、大斜度井的情况并不适用,从而给气体钻井在水平井、大斜度井的应用造成很大困难。在分析岩屑颗粒运动方式的基拙上,假设岩屑颗粒沉积在下井壁,注入气体后对岩屑颗粒进行受力分析,得到不同井斜角情况下岩屑颗粒起动所需的临界流速模型。以此速度作为气体的最小流速,从而得到最小注气量。分析认为,在井斜角为60700的情况下,岩屑颗粒起动所需气体速度最大;大粒径岩屑对注气量要求很高,实际钻井过程中应采用适当方法减少大粒径岩屑的数量  相似文献   

18.
枯竭型油气藏储气库一般采用套管射孔完井方式,注、采气需要"缓进大出",要求储层与井筒良好沟通.针对枯竭型油气藏储气库射孔完井工艺复杂、要求高、地层保护难度大等特点,阐述了射孔方式及工艺优选、射孔参数优化、射孔压实带改造技术、多级负压起爆技术等内容.该项射孔完井技术在中石化文96储气库13口井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储层应力敏感性对气藏开发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敏感性的增强,产能表现出明显降低的趋势。目前关于海上高温高压气藏考虑应力敏感性的产能研究较少,且海上气田受制于生产平台的限制,生产井一般为大斜度井,井斜产生拟表皮因数对产能也有较大影响。从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综合考虑应力敏感性和高速非达西效应的大斜度井稳态产能方程, 并对中海油某高温高压气藏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产能方程的可靠性。通过研究可知,高温高压气藏在开发初期应尽量降低采气速度,保持地层压力,防止产能过快下降。  相似文献   

20.
南堡油田天然气井液气比高,井型以定向井、大斜度井为主,现有携液液膜模型未充分考虑倾斜角的影响,导致临界携液气流速计算不精确。基于倾斜管环状流液膜厚度分布实验数据,提出了倾斜管底部液膜厚度与垂直管环状流液膜平均厚度之间的关系式,确定了垂直管液膜平均厚度以及界面摩擦因数的经验关系式,建立了大斜度高液气比气井临界携液气流速预测新模型。实验和生产数据表明,模型准确可靠,临界携液气流速平均误差?7.67%。该模型是对现有定向井携液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提高气藏大斜度井的管柱设计水平、气井配产水平以及气井投产后的积液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