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所研究的问题是Modbus协议如何在锅炉监控系统中得到有效的实现。首先对Modbus协议的技术要点和具体规定作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通过基于Modbus协议的锅炉监控系统实例,说明了整个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监控软件的相关设计和开发,以及Modbus协议的实现。目前,基于Modbus协议锅炉监控系统已经开发完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直放站监控系统主要采用短消息传递数据,是无线远程监控系统的典型案例。该文分析了基于组策略设计的直放站统一监控协议,指出将其用于无线远程监控管理的优势,并针对现有协议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安全的直放站监控协议设计方法,给出其数据同步方式和采用短消息时的系统实现,最后阐明了系统的密钥管理方案。文章提出了一个完善的直放站监控协议设计模型,对其它设备的无线远程监控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对传感器监控网络和经典网络管理协议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远程传感器监控系统中存在的传感器监控设备类型多样、结构各异,难以进行统一节制、管理的问题,文中参照标准协议分层设计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面向远程传感器监控系统的开放式远程监控管理协议。文中比较详细阐述了关于该协议语法、语义和同步的分析设计过程,最后通过在校园节能远程监控平台中的应用,验证了该协议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研究及应用表明,该协议易于实现,有较强的灵活性,从而有利于监控系统的扩展和管理,并且对其他类型的远程监控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SIP协议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的视频监控市场中,不同监控系统采用的信令控制协议不统一,互联互通困难,无法满足网络化时代对大规模电信级视频监控、远程访问、集中管理的需要.于是设计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通用的SIP协议与H.323协议.H.323由于其协议族过于复杂庞大,不如SIP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故将SIP作为未来市场视频监控的主流协议已成为业界共识.中国电信集团也在其<中国电信家庭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中,推荐将SIP协议作为首选控制协议来实现.本文介绍了一整套基于SIP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涵盖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类信令的处理流程.在此方案中,视频监控将摒弃以往的私有协议,完全采用通用的SIP协议来实现,以利于日后不同监控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5.
对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中管理信息和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扩充,设计并实现面向应用软件的网络监控系统。该系统提供对应用程序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的监控功能。研究管理站点和管理代理监控信息的交换和传输方式,包括网络应用软件监控系统协议栈的定义、通讯协议的设计等。阐述监控信息传输时报文分组和重组的必要性,并设计相应的算法。研究结果表明:该网络监控系统可用于实现管理站点和管理代理间监控信息实时、准确的交换与传输。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基于私有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与公有H.248协议的多媒体智能终端互联互通的问题,将H.248协议引入到Internet网络并应用于Client/Server模式的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协议移植的算法.使用VC++编程设计,通过软硬件环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监控系统能够按照H.248协议的呼叫流程建立音视频通话,并在呼叫建立的基础上进行视频监控,实现向公有H.248协议的移植,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个基于SIP协议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它的监控端采用嵌入式Linux设备,并且使用SIP协议同监控中心进行通信。通过SIP协议,监控中心能够开启和关闭视频监控,调整监控端的监控参数如亮度、对比度和色调等。监控端还能实现自主监控,当发现监控对象发生意外情况,能及时向监控中心报警。SIP的应用不仅拓展了视频监控系统的物理范围,也提高了监控的智能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Modbus协议的锅炉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研究的问题是Modbus协议如何在锅炉监控系统中得到有效的实现。首先对Modhus协议的技术要点和具体规定作了详细的阐述,然后通过基于Modbus协议的锅炉监控系统实例,说明了整个监控系统的硬件构成,监控软件的相关设计和开发,以及Modbus协议的实现。目前,基于Modbus协议锅炉监控系统已经开发完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SIP协议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当前的视频监控市场中,不同监控系统采用的信令控制协议不统一,互联互通困难,无法满足网络化时代对大规模电信级视频监控、远程访问、集中管理的需要。于是设计者们将目光投向了通用的SIP协议与H.323协议。H.323由于其协议族过于复杂庞大,不如SIP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故将SIP作为未来市场视频监控的主流协议已成为业界共识。中国电信集团也在其《中国电信家庭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中,推荐将SIP协议作为首选控制协议来实现。本文介绍了一整套基于SIP协议的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解决方案,涵盖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类信  相似文献   

10.
飞信即时通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安民  张玉清 《计算机工程》2008,34(13):229-231
通过搭建协议分析环境,对中国移动飞信即时通协议进行分析,研究飞信的文本和文件传输协议,总结文本信息与文件传输的协议格式。在协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网络驱动接口规范技术设计与实现的飞信即时通监控系统能够对文本与文件传输进行有效监控,并对有害信息进行实时拦截。  相似文献   

11.
MANET网络环境与有线网络不同,其可用带宽动态变化十分显著,目前基于传统有线网络理论的可用带宽的测量和定位方法不适用于MANET。在分析了现有带宽测量模型、工具和测量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MANET无线带宽有限、动态多变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杂包列的MANET可用带宽测量和定位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包对模型和包速率模型的思想,具有测量收敛时间短,测量负载小,测量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MANET。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12.
网络带宽表征网络传输信息的能力,是衡量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对网络数字带宽测量的低成本和网络化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网络数字带宽测量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依据以太网为基础,由带宽测量模块、采用MIC29302BU芯片为核心的电源模块,基于EEPROM芯片的网络接入模块、嵌入式网络数字监控系统自检模块以及模数转换模块组成,分析了该系统进行网络数字带宽测量的流程以及具体的实现程序代码;实验结果说明,该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海量数字带宽的准确测量,并且具有较高的监控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LOBS-HC(labeled optical burst switch with home circuits)技术及其网络的结构,及其能提供带宽保证并提高波长带宽利用率的特性。基于Visual C++设计并实现了LOBS-HC网络仿真平台,包括网络业务流的产生和汇聚、突发包的组装、HC(home circuit)逻辑链路的建立和撤销过程的模拟。通过吞吐率、网络延时、波长利用率等性能参数对LOBS-HC网络进行评测。仿真结果表明,LOBS-HC能在提供与OCS相同带宽保证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网络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存储虚拟化是一种智能、高效的管理存储数据的方式,其实现的策略一般基于容量、带宽或性能。该文提出了一种带宽和容量结合的策略,先以带宽为指标进行初步虚拟化,然后再根据容量进行优化,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该策略支持更丰富的QoS指标,具有很好的存储适应性和可伸展性。  相似文献   

15.
由于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在边缘位置部署,在多用户并发的情况下带宽资源优化策略容易出现高计算负荷,降低带宽资源优化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萤火虫算法的移动边缘计算网络带宽资源优化策略。在服务器之间数据连续传输的情况下,确定网络内用户分布情况,计算网络运行需要消耗的能量,利用萤火虫算法建立以带宽资源为中心的数学模型,以移动边缘计算网络的各项参数作为依据,对数学模型求解,得到最优解后,以用户最大收益为目标部署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萤火虫算法的带宽资源优化策略计算延迟小,网络带宽资源优化效能高,整体计算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基于EM和Mean-shift的肺结节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结节与血管相连且两者CT值相近造成分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期望最大(estimationmaximum,EM)的自适应带宽参数选择的方法,并采用均值漂移(Mean-shift)算法解决结节分割.与基于统计分析规则的带宽选择方法和基于最优化的带宽选择方法相比,该方法能直接求得正确带宽参数,且时间复杂度低.应用血管梯度的法向量方向服从正态分布,而结节梯度的法向量方向服从均匀分布,建立血管粘连型结节模型,并用期望最大估计模型参数,根据均匀分布的权重和带宽选择定理确定带宽参数.该方法对仿真数据和CT数据(19个粘连血管性肺结节)进行评估实验,都取得了正确的分割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分割粘连血管型结节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无线传输中,拥塞控制算法Ntcp估计带宽波动性较大且估计值偏低。提出了Ntcp改进算法Ntcp',它通过对发送端发送数据量更精确的计算,来消除带宽估计的波动性和纠正估计值偏低的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Ntcp'算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志伟  杨超 《计算机应用》2019,39(12):3628-3632
针对Docker容器缺乏对网络带宽资源进行限制的能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控制(TC)的Docker容器网络带宽控制机制。首先,基于CGroups文件系统的实时监测机制,利用Linux内核的虚拟文件系统(VFS)作为媒介,将Docker容器创建时设置的网络控制参数传递给Linux内核流量控制器TC;然后,通过引入IFB模块实现上下行带宽控制,并使用rate、ceil及prio参数进行空闲带宽共享及容器优先级控制;最后,控制TC执行具体的网络限制,以实现容器之间灵活的网络资源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容器独占带宽场景下可有效地将实际容器带宽限制在2%的波动范围内,而在共享空闲带宽场景下可在平均误差0.5%的范围内精准限制容器带宽,同时该机制能够基于优先级弹性地管理资源。该机制具有提供更为原生的接口且无需额外工具配合的优势,可为基于Docker的云平台的细粒度弹性网络资源控制提供便捷有效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9.
基于邻居集合的WiMAX网络带宽资源调度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轮询带宽调度和随机带宽调度两种经典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居集合的带宽资源调度算法来分析和优化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网络的带宽分配和调度过程.该算法通过使用邻居集合和优先列表,对网络中的用户站,尤其是对使用Mesh模式连接的用户站之间的带宽调度进行了优化,使无线网络的带宽资源能够在网络局部得到优化调度,以达到优化整个无线网络的带宽调度效率.NS2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更低的延迟和更高的吞吐量,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相似文献   

20.
针对TDMA以太网构建的分布式实时系统中的带宽分配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量特性和时序约束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这种动态带宽分配算法既考虑了信息流的周期和传输时间,也考虑了间接来自于TDMA的开销,从而可实现更多实时任务集的调度和分配,以获得带宽的有效利用。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不仅可以降低任务集的通信时延,而且可以提高全部可用带宽的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