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HDSL安徽省邮电学校刘安青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交换、长途及中继传输实现了数字化。随着用户对多种业务需求的增加,用户网(接入网)的数字化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迫切了。光纤通信技术圆满地解决了局间传输的数字化问题,但用户网的数字化一直没有得到...  相似文献   

2.
S12程控交换接入网设备P128充分考虑了未来网络结构发展的趋势,集交换、传输、光电技术、环境监控、网络管理为一体,实现了S12用户网络的数字化和光纤化。1P128系统结构P128由远端机和局端维护管理设备组成,一个基本的P128系统最多可以接入12...  相似文献   

3.
SP30超级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简介赵秀绵1系统简介SP30交换机采用了90年代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交换技术和软件技术,它是融光纤传输和交换为一体的新一代交换系统。它有很强的网路适应性,并能满足新业务、新功能不断增加的要求。SP30机包括交换网汇按局和端局...  相似文献   

4.
铜梁县本地电话网以巴川镇为中心连接全县30多个乡镇,选择华为C£C08数字交换机为C5级交换设备,采用DMS100/SNSE为C4+TM局,完成网内各端局的长市话和特服业务汇接,局间中继分群设置,维护系统采用透明传输LAPD连接方式,传输速率可达64kb/s,并利用光端机提供RS422/RS232接口将C5局维护终端延伸到维护中心。  相似文献   

5.
钢梁县本地电话网以巴川镇为中心连接全县30多个乡镇,选择华为C&C08数字交换机为C5级交换设备,采用DMS100/SNSE为C4+Tm局,完成网内各端局的长市话和特服业务汇接,局间中继分群设置,维护系统采用透明传输LAPD连接方式,传输速率可达64kb/s,并利用光端机提供RS422/RS232接口将C5局维护终端延伸到维护中心。(ed)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通信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我国的通信事业正在超常规的高速发展,成百上千个万门程控电话交换局陆续开通,光纤、微波等传输大通路相继投入使用,一些地区基本上实现了二化一复盖,即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无线全复盖。随着通信事业的大发展,通信电源设备在更新换代,通信电源系统在逐步向集中监控、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凤梅 《电信技术》1995,(10):19-20
EWSD型机长途二期网管软件的完善晋中地区邮电局马凤梅随着交换、传输设备的数字化,对网络运行实行监控管理就愈来愈重要了。尤其是在目前传输仍然是长途通信网瓶径的情况下,利用全面的网管数据来指导网络维护则更有意义。目前我局正在使用的与EWSD型交换机接口...  相似文献   

8.
提高市话接通率的方法鸡西市邮电局华泽斌黑龙江省邮电科学研究所纪永效一、引言截止1995年末,我省形成了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伊春、绥化。黑河、加格达奇为汇按局的9个本地网。交换全部程控、数字化。传输以光纤通信系统作为主要手段,也全...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即墨市邮电局在“八五”期间,已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已能向社会广泛提供电话、数据通信和移动通信等业务。但由于管理及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制约了即墨农话网的发展,主要问题有:1.端局多,容量小。即墨市共有30个乡镇,每个乡镇设一个端局,端局容量最小的只有368门。2.网络结构复杂,安全可靠性差,即墨市原有一个长、市、农合一局,各乡镇为端局,市局到各乡镇局采用星形结构,一旦长、市、农合一局出现故障,原有端局的出局话务都将被中断,致使通信安全没有保障。3.交换机制式多,通信质量差,不便于集中…  相似文献   

10.
移动通信术语(下郑瑜AMPS制式AMPS全称为先进移动电话系统,它是美国贝尔研究所于80年代初研制的小区制大容量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从端局就近入网的方式,一个移动电话交换局通过中继线与市话各端局相连,各基站与移动电话交换局之间除了有话音线...  相似文献   

11.
北京电信网的性能管理系统是以全网承载的网络负荷管理为基础的管理系统。网络负荷管理包括网络负荷的流量流向管理、网络运行的效率管理、网络资源的配置使用情况管理、呼叫失败的原因分析等。该系统在管理范围上包括重要交换机、汇接交换机乃至大型端局,在管理功能上由浅入深,逐步完善和深化,现在已成为一个管理范围广且功能较为完善的综合管理系统。 系统的网络管理对象 根据系统的设计思想,该系统的覆盖范围是国际交换局、长途交换局、本地汇接局、郊区县中心局及本地大型端局,最终覆盖北京电信网上所有大中型交换局及端支局,是一个覆盖国际国内长途和本地网大型交换系统及重要交换局所的综合性能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管理的交换系统包括: 1)两个国际长途局TSI1、TSI2; 2)3个国内长途局TSH1、TSH2、TSH3; 3)北京市话8个汇接局T11、T12、T21、T22、T31、T32、T41、T42; 4)北京郊区的21个中心局。 该系统管理的交换机型包含了S1240J型机和 E型机,v6、v9、及v11版本的EWSD交换机,以及E10B等不同版本和型号的交换机。 系统管理的数据包含了交换机关于网络性能的各类数据:中继群来去话数据、目的码...  相似文献   

12.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的发展王啸山在整个“八五”期间,邮电通信业高速发展,长途通信基本实现数字化大通道以光缆为主的传输方式。目前正大力建设SDH系统,以替代原有的PDH系统。在交换上实现了一步到位的数字程控交换。总之在长途传输、市话交换等方面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时A市本地网使用的交换机型有S1240、华为,EWSD、AXE10、中兴五种、使用的传输设备有朗讯、NEC、华为三个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SDH设备和交换端局的时钟引入采用以下形式。和BITS在同一局点的设备,同步信号直接从BITS输出端口引入;和BITS不在同一局点的设备,SDH从其他SDH环时钟输出端口引入,交换端局通过2Mb/s业务同步于市长途交换局,2M业务均采用PDH设备传送。PDH设备逐步退网后,交换端局的同步时钟也改造为从SDH设备时钟输出引入。  相似文献   

14.
俞中 《电信技术》1995,(4):18-20
数字传输网络管理系统上海市市内电话局数字传输维护中心俞中当今的传输网络,尤其是中继传输网正迅速向全数字化发展。在数字传输网络的发展过程中,较偏重于中继网络本身的发展,而对于其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的投资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目前,数字传输网络在主要作为交换局间...  相似文献   

15.
1975年英国电信(BT)首次在苏格兰Galasco(格拉斯哥)举行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了接入网的概念,1978年BT在CCITT相关会议上正式提出接入网组网概念。90年代接入网作为电信业务网络与用户的连接部分,是实现数字化、宽带化和业务综合化的关键。接入技术的发展为简化本地电话网提供了可能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全国已基本建成扩大的本地电话网。但扩大的本地电话网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端局设置数目多且容量小,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一些地方仅几千门就设置一个交换局。 2、汇接局设置多,许多地区按照县(市)行政区划设置汇接局,形成汇接局设置过多。 3、前几年接入网技术手段较单一,造成单局的服务半径受限,造成大容量交换局实现困难,反而显得小容量交换局更易建设、投资成本不大和维护容易。 4、交换机制式繁杂影响新业务的发展。 5、多局数造成传输线路和传输容量不平衡,电路调度不够灵活。 随着各地区网络规模的日趋庞大,原有本地网的建设方式变得越来越困难,大量的汇接局和端局使得交换网、传输网的网络结构日趋复杂。为简化网路和节省网路投资,本地电话网在实现“大容量、少局所”同时,网路组织应向二级结构、少汇...  相似文献   

16.
在本地电信网网管系统的运行中,首先要从各交换端局收集各种原始数据(包括告警和话务数据),因此保证各交换端局I/O端口到网管系统的通畅就显得十分重要。截止到1998年9月,接到天津本地电信网网管系统的交换机已有NEAX61、DMS、S1240、E10B...  相似文献   

17.
端局一步到位实现数字交换是可能的,但受资金所限,实现数字传输还有困难.利用原有载波电路,或采用模拟特高频是目前农话端局中继的主要传输手段.因此,端局存在中继线选择问题.配合模拟传输,端局交换机选用四线载波中继线比较好,不宜选用实线中继线.选用实线中继线时,需进行二次直流标志信号和带内单频2600Hz线路信号的转换.(图书1a)而选用四线载波中继线时,只需进行一次转  相似文献   

18.
SHOT—D4设备是一种专用光电混合端机,它用于程控交换机S1240母局与RASM(远端模块)局之间的传输,能为两个用户架(即2000门)提供传输通道。当通信容量超过2000门时,可采用积木式迭加,组成容量更大的通信系统。采用该设备可以方便地将用户架作为远端模块搬出电信局,而交换设备的投资却不需要增加。  相似文献   

19.
《通信工程》1996,(1):25-32
端局控制系统是集中控制传输设备的系统,可以说它是传输系统的管理维护中心。为适应各种传输方式,NTT公司开发和采用了端局控制系统。近几年,伴随着数字通信网建设的不断发展,必须实现一元化管理,高效率的操作和维护,为达到这一目的,按照统“一的结构,开发能远程集中控制传输设备的端局控制系统是必要的。本文主要介绍新开发的端局控制系统的组成条件和主要技术。这次开发的端局控制系统,功能方面是分担的和层次化的,它不仅能远程集中控制新开发的传输设备,而且还能远程集中控制原来的同步传输设备。  相似文献   

20.
局间中继网的计算机管理关波,王兰君局间中继是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是信息交换的枢纽和核心,其地位是极为重要的。近年来随着数字通信和光纤技术的迅猛发展,局间中继的传输信道出现了铜缆、PCM、光纤并存的现象,并正逐步向全光纤化发展,为了确保中继传输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