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利用新型一体化生物转盘装置进行处理乳制品废水的应用研究。将乳制品废水依次流经新型一体化生物转盘装置的水解酸化单元-新型生物转盘单元-接触氧化单元的处理工艺,分别控制水解酸化池、生物转盘以及接触氧化池的HRT为5、10、4 h,并将生物转盘转速调为12 r/min,分析不同处理单元对COD、NH_4~+-N、TP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出水的COD和NH_4~+-N含量达到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TP的质量浓度也在1.5 mg/L以下,出水水质良好;主体单元新型生物转盘对COD、NH_4~+-N、T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3%、60%、51.1%,处理效果显著,且污泥产量少。  相似文献   

2.
以农村家庭为设计单元,研究设计了1种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填料生物转盘。装置设计体积流量为0.5 m3/d,由进水区、生化反应区和沉淀区组成。装置采用生物膜法工艺,结合生物滤池和生物转盘的特点,设计填料生物转盘,结构紧凑、运行简单、费用少,避免了农村污水处理常见的问题。同时,实验研究表明,该装置运行稳定,对COD、BOD_5,SS、NH_3-N的去除效率均达到87%以上,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够达到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2171-2015一级B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微粒硅球生物流化床法处理黄连素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黄连素废水的二级处理,先后采用生物转盘、接触氧化固定床、深层曝气、微粒硅球生物流化床法进行了试验。鉴于表曝法占地面积大,处理效果低,在我厂场地面积紧张情况下不可能应用。生物转盘法处理黄连素废水试验表明,该方法可行,但转盘造价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射流驱动(含曝气)生物转盘反应器,以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探讨了停留时间、气水比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该装置通过射流喷射器实现曝气、自吸污水以及推动转盘,简化了装置,其强制充氧方式提高了氧传递效率,对生活污水CODCr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5.
《工业水处理》2008,28(4):18
日本ヶミカルトヲンホケ-ト(株)投资4000万日元建设日处理能力为25t的高级废水处理装置,用于处理油罐车、储油设备等的洗涤废液、废水,17t前已建成投入使用。该处理装置采用回转生物接触法(新的活性污泥菌)、膜处理、活性炭组合的高级水处理技术。处理后废水的BOD、COD分别降低到3000、25mg/L。  相似文献   

6.
根据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以及农村家庭污水水量、水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家庭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填料生物转盘。该装置采用生物膜法工艺,结合生物转盘与生物滤池工艺的特点,运用设备一体化的设计理念,设计了一种运行管理简单、结构紧凑的一体化装置。通过实际运行考察了装置用于农村家庭生活污水处理的挂膜启动情况,以及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填料生物转盘生物膜的驯化培养需要20天的时间,稳定运行期间对COD、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稳定在75%、85%、65%和75%以上,出水COD、NH4+-N、TN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TP达到一级B标准。装置运行管理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适合农村家庭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生物转盘处理了啤酒废水。在实验中,通过改变水力停留时间、p H值、高负荷进水浓度来测定啤酒废水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实验证明,生物转盘对啤酒废水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红光内衣染织厂用生物转盘处理印染废水。他们在染色中使用染料主要有还原染料和分散染料,及少量活性染料和溶蒽素染料。印染污水中主要含有淀粉浆料及部分染料,pH=11~12,COD=1000毫克/立升。处理印染废水中所用的生物转盘,是利用  相似文献   

9.
查晓  马骏  吕锡武 《净水技术》2023,(8):111-116
水车驱动式生物转盘将生物转盘与跌水充氧相结合,实现高效充氧。经理论分析与试验校核,为水车生物转盘建立氧传质模型。将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过程简化为跌水过程充氧和盘片转动充氧两部分,对两部分分别建立模型。跌水过程以双膜理论为基础,从物料平衡角度建立氧传质模型。盘片转动过程以体积修正系数为基础,对Kim&Molof模型进行修正,建立充氧模型。二者结合,经理论推导与试验校正得出最终的水车生物转盘充氧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水车生物转盘充氧能力与初始溶解氧浓度、跌水高度、盘片转速、装置尺寸及温度有关。此模型的建立为其他改进型生物转盘的氧传质模型的建立提供了有效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污水的生物处理--生物转盘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梅丽  杨平  尚书勇 《当代化工》2004,33(5):282-285
从生物转盘的处理原理及基本特性出发,综述了该技术在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含酚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生物转盘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如盘片材料、转盘转数、浸没百分比、水力停留时间等对处理效果及投资与维护的影响,最后提出转盘材料的研发及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条件的研究等问题是生物转盘今后在水处理中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正> 生物转盘接触法的供氧机理与其它好气性生物法相比,具有相当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推定该法的性能和设计时,对有关事项就要求充分的注意。本报告是为了明确其一些特性,设计几种假定的理想状态,试图能把在定量上不一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毛织厂用生物转盘处理染整废水成功。已由哈尔滨市科委、一轻局和环保办召开了染整废水转盘生物处理试验技术鉴定会议。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这个厂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革命,猛促生产,和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工农兵学员、教员以及哈尔滨轻工业研究所的同志,组成了厂校所三结合实验  相似文献   

13.
Mas.  JJH 王德春 《大化科技》2000,(3):62-64,54
几乎所有的硫酸生产装置都是以接触法工艺为基础的,接触法工艺通过催化剂来实现二氧化硫到三氧化硫的转化。本文描述了一种无催化剂系统,该系统通气体再循环来补偿每次较低转化率。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种改进型转盘塔(MRDC)已装置试验。该装置是将金属丝网环简单地插入转盘萃取塔(RDC)的隔室中,金属丝网能增进分散相液滴频繁的凝聚和表面更新。流体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转盘转速只有高于一定的值数,MRDC才与RDC不同,发挥其独特的性能,如较多的滞留量、较大的平均液滴直径、较小的特征速度和较高的通量。应用返流模型处理轴向混和数据得到MRDC中的连续相和分散相的返流比仅分别为RDC中的50%和85%。与RDC相比,  相似文献   

15.
对生物转盘工艺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进行介绍,详细介绍了生物转盘法的工艺流程。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SS、NH_3-N、TP去除率分别为85.47%、94.68%、84.48%、78.33%,出水水质完全满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标准,为小城镇污水的处理提供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生物转盘很难挂膜,在北方很少有运用生物膜生物转盘法来处理污水的。近年来,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二号煤矿成功使用生物转盘法处理生活污水,COD、BODs、SS、NH3-N各项指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18918-2002)三级标准,并且处理后的污水部分被重复利用,节约了水资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厌氧光生物转盘-好氧生物膜处理偶氮染料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厌氧光生物转盘-好氧移动床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探讨了染料浓度、光照时间、供氧条件、硫酸盐浓度4个操作条件对组合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光生物转盘对染料废水的脱色和COD去除起主要作用,当光生物转盘连续光照时间为12h/d,废水中染料质量浓度为100mg/L,HRT为5h时,光生物转盘的脱色率达90%左右,COD去除率达70%左右。经过后续好氧移动床处理,厌氧出水中的有毒芳香化合物得到有效降解,系统总COD去除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改性及对生物转盘挂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化学分析、表面形态分析等表征方法,研究了经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技术和氢氟酸处理后活性炭(AC)的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含量、比表面积及其亲水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氧化-铁离子覆盖技术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炭同未处理的活性炭相比,其表面孔径分布均匀、细密,孔结构呈规则的蜂窝形状,酸性官能团含量增加0.116 meq/g,比表面积增加415.80 m2/g,平衡含水率增加19.28%。将两种表面氧化处理过的活性炭分别制作成两组生物转盘Ⅰ、Ⅱ,用其来处理油田污水,对比分析两种改性方法对生物转盘挂膜性能的影响,转盘Ⅱ微生物含量为2.60×109 cfu/g,生物膜干重达到16.9096 g/m2,在盘片转速4 r/min、水温20 oC、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pH值为6~8时,三级生物转盘各级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均在80%以上,最高达到了92.36%,并且生物转盘Ⅱ的去除效果好于转盘Ⅰ。  相似文献   

19.
用硫黄为原料经燃烧后通过接触法生产硫酸的工艺设计,从1937年以来,一直很少变化。主要的发展和改进,只是增加了转化器的层数(从两层增至四、五层),将滤气器从卧式改为立式幕状装置,用省热器代替了气体冷却器,提高单位生产能力等等。所有的接触法硫酸工厂,仍然采用许多独立的钢制塔器,分别进行各种单元操作。  相似文献   

20.
纤维膜脱硫技术在汽油精制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联合二车间催化旧汽油脱硫醇装置采用的是半再生活性炭固定床工艺,由于工艺技术落后,处理量小,消耗碱量大,产生的碱渣无法处理、不能满足生产等制约因素,榆林炼油厂于2007年新建一套汽油脱硫醇装置,处理量为45 t/h,该装置引进美国Merichem公司金属纤维膜接触器脱硫技术。采用该技术后,汽油脱硫后硫醇硫合格,博士实验通过,耗碱量由原来的25 t/a降至现在的5 t/a,降低了废固物的排放量,产品质量合格,解决了碱液循环周期短等问题。纤维膜接触器脱硫技术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