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科礼  熊国雄 《黄金》2023,(7):96-100
铜绿山矿深部开采顶板稳定性变差,采场拉底需跟进锚网支护,为减小作业顶板暴露面积,部分采场底部结构改平底式为堑沟式,上向平行孔改为上向扇形孔。为达到最佳的中深孔爆破效果,在深部采场探矿巷开展了中深孔爆破参数试验研究,以获得适用于现场实际的孔距、排距等爆破参数。基于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先后进行了系列单孔、变孔距同段、斜面台阶爆破漏斗试验。通过试验数据的整理,得到试验条件下的药包最佳埋深0.72 m,孔间距1.6 m,最小抵抗线0.75 m。根据爆破相似律,确定实际中深孔爆破参数为:孔底距2.4 m,排距1.1~1.3 m,将其应用于-545 m中段5516上向扇形中深孔分段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开展现场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怀佳 《山东冶金》2009,31(5):64-66
针对传统上向扇形炮孔爆破落矿存在的凿岩质量难以保证、炮孔利用率低、炸药单耗高、不利于提高分段高度及采矿效率等弊端,根据莱芜矿业各矿床的地质条件、采矿方法,开发了垂直平行孔落矿技术,该技术可以利用预拉开的空间进行垂直下向或上向凿岩,炮孔质量便于控制,且可以对矿房边界实施预裂爆破。落矿爆破采用先进的逐孔起爆技术,降低了炸药单耗,提高了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3.
舒为民 《云南冶金》2007,36(3):6-10
根据大红山铜矿现存的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现状,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岩体节理裂隙对中深孔爆破效果的影响,将试验条件与现场实践结合,对大红山矿的中深孔爆破结构参数做出了一些优化,通过实践看出,参数优化后的爆破效果良好,大块率降低,提高了采场出矿效率。  相似文献   

4.
李春锋 《冶金与材料》2021,41(4):135-136
浙江紫晶矿业有限公司岩前萤石矿蕉坑坞矿区17号矿体采用分段垂直扇形中深孔爆破嗣后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方法,在具体爆破设计和工程实施中"前排中深孔爆破效果欠佳对后排影响、相邻采场切割槽爆破时的安全通道、相邻两采场是否可共用一个切割槽"几个问题工艺及参数优化等使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并在后续其它采场及类似矿体得以推广应用,对同类型矿体及爆破工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金山金矿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采矿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振凯  陶柱群  张文成  王平  王劼 《黄金》2012,33(6):33-35
根据金山金矿缓倾斜中厚矿体赋存状况,进行了底盘漏斗中深孔落矿采矿法试验研究。详述了采矿方法回采工艺过程,通过采场结构参数优化、扩漏技术及多排同段爆破技术的应用,现场工业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并达到了预期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西林铁矿是西林钢铁公司的铁矿石生产原料基地,始建于1962年,至今已连续开采了四十年,该矿以地下生产为主,生产能力为18万吨/年,采用垂直中深孔落矿分段凿岩阶段矿房法,应用大量崩落矿柱处理采空区,采用YGZ-90钻机钻凿中深孔爆破、各采场均为天井拉槽、小补偿空间逐次挤压爆破,电耙出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浙江建铜集团公司在缓倾斜厚矿体分段空场采矿法中,对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矿体,改用上向倾斜扇形中深孔落矿,能更有效地控制矿石损失和贫化,且爆破后冲破坏小、爆堆集中,改善了爆破作业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如何形成回采爆破的初始补偿空间是成功应用该采矿方法的关键。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在进行切割拉槽爆破时,受到围岩的夹制作用,极易造成切割槽爆破欠挖甚至出现爆破失败的问题。以新城金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无切割井大直径深孔爆破方法形成切割槽。对比分析传统的垂直深孔后退式分段爆破拉槽方法与“品”字形后退式分段爆破拉槽方法,结果表明:当采用“品”字形后退式分段爆破拉槽方法时,既利用了采场下部的自由空间,又利用了由于“品”字形布置所创造的超前自由面和中央补偿空间,可以显著提升无切割井深孔爆破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新城金矿阶段充填法开采过程中大直径深孔切槽爆破的孔网参数。综合分析结果,确定了新城金矿大直径深孔切槽爆破一次爆破高度为3.6 m,炮孔直径为100 mm,炮孔的排间距和孔间距均为1.5 m,爆破边孔距离爆破边界为0.5 m,并在切割槽中央设置4个空间补偿孔,改善“品”字形后退式深孔切槽爆破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五龙沟金矿针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分层凿岩分层出矿)采矿损失贫化大,采场生产能力制约矿山发展等问题,以大中段、大间距高效放矿为实际需要,开展了VCR采矿法试验研究及应用。采用无切井拉槽法和扇形中深孔爆破联合拉槽形成堑沟式底部结构。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生产安全,爆破质量好,生产能力高等优点,为VCR采矿法在五龙沟金矿开采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布置结构及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兴国 《黄金》2009,30(2):24-27
中深孔设计是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落矿回采工艺的重要环节。详细地介绍了排山楼金矿阶段矿房采矿法中深孔布置结构及参数的确定,优化得到炮孔直径60mm、最小抵抗线1.25m、孔底距2.1m的最佳参数。采场应用结果表明:中深孔小抵抗线、大孔底距,爆破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九西矿区矿体开采受到产状和胶结程度差的上盘破碎带的影响,破碎带垮塌堵塞中深孔分段崩落法采场爆破通道和爆破补偿空间,造成无法放炮崩矿,且二次贫化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选择720中段已有采准、切割工程的10线E采场进行回采优化试验。优化设计仍用中深孔分段崩落法,利用原凿岩平巷和扇形孔。考虑到原切割槽与采空区贯穿,难以避开破碎带,为防止破碎带再次影响回采,暂留3.6m宽间柱将原切割槽内的废石隔离;在矿体南帮预留2m宽矿柱隔离破碎带,防止破碎带坍塌;在顶板预留4m厚顶柱隔离原全面法采空区,即所谓“三面合围”法,用矿柱将采场上、西、南进行隔离。实践证明,“三面合围”法预留矿柱,起到了隔离破碎带(或采空区)的作用,回收了矿产资源,降低了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  相似文献   

12.
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目前主要采用空场法、崩落法和尾砂胶结充填法进行开采,然而一些特殊区域不能采用尾砂进行充填,为了提高回采效率,需结合矿山地质条件研究与之相适应的采矿方法。针对青龙沟采区北矿段露天转地下急倾斜中厚矿体,依据矿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及其稳固程度,结合矿山现有采矿装备与充填条件,在阶段空场法分段凿岩、落矿的基础上,提出了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方法。依据矿体形态划分阶段,在首采阶段最下分层开掘凿岩巷道,上一分层预控顶为下一分层开采提供凿岩巷道;采用中深孔连续落矿的同时,利用废石等对采空区进行干式充填。该采矿方法简化了矿块开拓设计,大大减少了采准、切割工程量,缩短了采准、切割时间;通过采用连续开采减少矿柱留设,提高矿石回采量;采用干式充填体控制采场地压。在青龙沟采区北矿段现场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对急倾斜中厚矿体采用长矿房连续开采干式充填采矿法实现了高强度和大规模集中开采,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降低了矿产资源损失量。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山岛金矿新立分矿仓上矿区中厚破碎金矿体露采结束后,露天坑底低品位中厚破碎金矿体,介绍了小分段无底柱崩落采矿法回采实践。通过回采方案、分段高度、爆破参数及相关技术措施的确定与应用,露天坑底低品位矿石地下回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充分回收了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4.
刘树新  邢杰  宋德林  张娣  高旺 《黄金》2021,42(3):37-42
赋存于构造蚀变破碎带中的薄及中厚复杂倾斜矿体,具有蚀变较强,近矿围岩破碎,稳固性差等特点。针对白音哈尔矿的开采条件选择分段留矿崩落采矿法开采。根据随机介质放矿理论对矿体流动参数进行了试验测试与计算,结合放矿相似模拟试验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在岩石力学试验和现场结构面调查基础上,对破碎岩体质量指标进行了评价和岩体力学参数分析,并对回采巷道支护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分段留矿崩落采矿法开采时,回采炮孔最小边孔角选择45°,分段高度13 m时崩矿步距为2 m;回采时应逐分段回采,避免多分段同时开采。研究结果可为白音哈尔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三山岛金矿-600 m以下中厚矿体采矿强度,采用上向中深孔分段落矿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行开采。首先,在采场上盘和顶柱下方分别施工支护巷道,进行长锚索预支护,有效保证了上盘围岩及采场顶柱的稳固性;其次,在分段采场开采分次爆破过程中,通过上分段上盘支护巷道进入采场,随后进行顶板处理,保证了采场顶板安全;最后,分段采场回采完毕,立即进行充填,缩短了采空区暴露时间,减少了围岩移动。实践证明,该采矿方法具有生产能力大、安全高效及采矿成本低的优点,满足了矿山生产规模扩张的需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针对谦比希铜矿东南矿体采场上向扇形中深孔凿岩过程中存在的钻孔偏斜大,爆破后顶板、边帮控制差,爆破大块率高及切割井施工周期长等问题,采用定制凿岩专用稳杆器、炮孔设计中边帮使用垂直孔、在原有炮孔设计2排炮孔中增加辅助排、根据不同岩石采用不同参数的孔排距、增加爆破规模、孔口堵塞长度等措施对上向扇形中深孔爆破方案进行优化,并采...  相似文献   

17.
在龙首矿西二采区上部中段采矿方法由胶结充填法转为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时,矿山面临着覆盖层形成及矿石损失贫化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首先提出了大体积胶结充填体诱导冒落覆盖层形成方案,分析得出胶结充填体具有较好的可冒性;然后对胶结充填体破碎后的块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在破碎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粉状物,因此不会造成矿石提前贫化;最后针对崩落法采场仅有的4个回采分段提出一种组合式放矿方案,并对该方案在矿石贫损控制方面的有效性进行了试验验证。将各项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生产实践,成功诱导顶板胶结充填体冒落形成覆盖层,在获得良好矿石贫损指标的基础上,使采场产能提升30%,采矿成本降低28%,在复杂开采条件下实现了低品位矿石的安全高效、低贫损及低成本开采。  相似文献   

18.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铜山铜矿前山84#矿体采用分段崩落法存在通风困难、采场自燃、地压难以控制和矿石损失贫化大等主要问题 ,提出了改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的试验方案 ,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方法通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采场自燃得到有效控制 ,地压活动明显减少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