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聚丙烯酸铵吸附对TiO2悬浮液稳定及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H4 PAA在纳米TiO2 悬浮液中的作用 .对NH4 PAA在TiO2 表面的吸附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 ,NH4 PAA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 .随NH4 PAA添加量的增加 ,纳米TiO2 粉体的等电点由pH =5 .9移动到pH =2 .7处 .高浓度TiO2 悬浮液的流变性能与NH4 PAA的加入量有关 ,加入NH4 PAA可降低悬浮液的粘度 .选择适当的NH4 PAA的添加量与pH值范围可有效改善悬浮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 .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酸铵吸附对TiO2悬浮液稳定及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H44PAA在纳米TiO2悬浮液中的作用,对NH4PAA在TiO2表面的吸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NH4PAA的吸附量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NH4PAA添加量的增加,纳米NO2粉体的等电点由pH=5.9移动到pH=2.7处,高浓度TiO2悬浮液的流变性能与NH4PAA的加入量有关,加入NH4PAA可降低悬浮液的粘度,选择适当的NH4PAA的添加量与pH值范围可有效改善悬浮液的稳定性和流变性。  相似文献   

3.
对用于凝胶注模成型的氧化铝悬浮液进行了分散效果和流变性的研究.根据液体介质中分散固体颗粒的三种基本分散机制,通过调节悬浮液的pH值和加入分散剂来获得沉降量最少、分散效果最好的悬浮液.实验表明pH值、分散剂用量均会明显的影响悬浮液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当pH=9、分散剂用量为0.25%(质量比)时,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固相含量对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并制备了固相含量达51.28%(体积比)的浓悬浮液,粘度为969rnPa·s,完全能满足凝胶注模成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影响微胶囊相变悬浮液稳定性的因素,通过改变相变颗粒粒径以及基液,配制不同种类的微胶囊相变悬浮液.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分析计算了影响其稳定性的各个因素及其所占权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相变微胶囊颗粒的粒径以及基液的动力粘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分析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导热系数影响因素,采用两步法配置了以去离子水和乙二醇为基液的氧化铝纳米流体,并添加了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纳米流体吸光度值进行测试,并基于Hot Disk热物性分析仪测试其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吸光度法可有效评价纳米流体稳定性,但需要考虑分散剂对基液吸光度值的影响.超声波振荡可破坏粒子团聚,且当超声时间为1h时纳米流体稳定性最佳.分散剂、粒子体积分数、温度、基液等因素均会影响纳米流体的导热性能.当温度为50益时,添加质量分数0.2%的PVP分散剂,体积分数为0.5%的氧化铝-水纳米流体导热系数提高约20%.纳米流体可有效提供工质导热系数,提升系统散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纳米ZnO在水体系中的分散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以PEG为分散剂制备高分散、高稳定性的纳米ZnO水悬浮液的各项影响因素.通过紫外线分析法检测证实,用PEG为分散剂能够制备高分散、高稳定的纳米ZnO水悬浮液,且保持良好的纳米效应.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分散剂分子碳-碳主链长度、支链结构、C=C双键及羟基等结构因素对有机溶剂系统中Al2O3流延浆料稳定性的影响;简述了分散剂添加量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并解释了相关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利用不同分散剂的共同作用来提高分散效果,为更有效地选择和使用Al2O3流延浆料分散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五氧化二磷和四水硝酸钙为反应物,按一定的钙磷比分别溶于乙醇后混合,再添加不同的分散剂,高温煅烧,制备了羟基磷灰石粉体,并考察了煅烧温度以及添加分散剂对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颗粒粒径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后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粉末粒径较小,分布均匀,较少出现团聚现象,但对粉体的相组成没有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颗粒的粒径增大,发生了团聚;600℃为最佳焙烧温度。  相似文献   

9.
以球形氧化铝为导热填料、二甲基硅油为基体,通过物理混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氧化铝/硅油导热膏。通过增加氧化铝的添加量、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以及粒径复配等提高导热膏的导热系数。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球形氧化铝进行形貌表征;用KD2Pro导热仪,对所制得的导热膏进行导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导热膏的导热系数随着氧化铝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氧化铝填充体积分数为60%最好;硅烷偶联剂KH570可以有效提高导热膏的导热系数,加入量(质量分数)在1.5%~2.5%时,效果良好;粒径的复配可以进一步提高导热膏的导热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分散剂分子碳-碳主链长度、支链结构、C=C双健及羟基等结构因素对有机溶剂系统中Al2O3漉延浆料稳定性的影响;简述了分散剂添加量对浆料稳定性的影响,并解释了相关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利用不同分散剂的共同作用来提高分散效果,为更有效地选择和使用Al2O3漉延浆料分散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工业偏钛酸为原料,在添加特殊分散剂并进行冷水浴的情况下,用直接沉淀法制备出了纳米TiO2粉体。实验研究了硫酸氧钛溶液的浓度,分散剂的添加量,以及煅烧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氧钛的浓度为0.4mol/L时可得到粒径约为40nm的前驱体(TiO(OH)2)粉体;分散剂的最佳加入量是TiOSO4的2‰(质量比);TiO2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是850℃。本实验还确定了TiOSO4溶液制备中的一些参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湿化学法制备纳米铁。分别选用三种表面活性剂在选定的不同浓度下参与到反应中,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USP),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衍射仪(XRD)对产物进行表征,对比它们在还原过程中对颗粒的分散度及其粒径的影响。根据表征结果可知,在分散剂作用下所制得的纳米铁颗粒的单分散性高,保持本身活性的同时其稳定性较强。对出各结果得出:添加淀粉作为分散剂对制备纳米铁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玻纤玻棉及其浆料系统的稳定性能,通过测定其悬浮液体系沉降指数和Zeta电位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玻纤玻棉浓度、玻纤配比、pH值和粘结剂添加量等因素对玻纤玻棉浆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料浓度越小,悬浮液沉降指数越大,分散效果越好;玻纤配比为53%时,浆料沉降指数最大,Zeta电位最负,系统稳定性最好;pH=2.5,粘结剂添加量为7%时,浆料沉降指数最大,Zeta电位处于微负值处,浆料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选用六偏磷酸钠对超细Al(OH)3粉体进行湿法改性,利用红外光谱评价其改性效果.通过沉降量、沉降速率及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分散剂、pH值、温度和搅拌速率对Al(OH)3水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湿法改性过的Al(OH)3粉体亲水性增强,在288 K,pH值为11的条件下,控制搅拌速率为600 r/min,加入0.2%的Tween-20可制得分散性和稳定性俱佳的改性Al(OH)3水悬浮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直接插在氧化铝粉体的悬浮液中,测出氧化铝对水中氟离子的吸附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过滤并不影响吸附等温线的形状,但影响吸附量,使之变小;表面活性物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于氟离子在氧化铝表面吸附的影响不符合多组份体系的竞争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冰冻-解冻循环法制备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PAA)/细菌纤维素(BC)复合水凝胶.研究BC与单体丙烯酸(AA)用量对PVA/PAA/BC复合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和溶胀特性的影响,初步探讨PVA/PAA/BC复合水凝胶的pH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BC添加量的增多,PVA/PAA/BC复合水凝胶的含水率和拉伸强度与PVA/PAA水凝胶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SEM表明复合水凝胶的网络交联点增多;加入AA会使复合水凝胶拉伸强度减小,但溶胀性能提高很多.综合考虑,BC添加量为4%,AA添加量为8%时,各项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玻璃微球法制备胰岛素脂质体,考察单因素制备工艺对包封率的影响以及所得脂质体的粒径、Zeta电位、外观形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胰岛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磷脂添加量为100 mg,β-谷甾醇与磷脂物质的量比为1:2,吐温-80添加量为80%,胰岛素注射液添加量为4 mL,超声时间为1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产物包封率可达91.7%,平均粒径为1393.1 nm,Zeta电位为-51.2 mV,稳定性系数为0.8207.  相似文献   

18.
大黄鱼鱼卵磷脂(LYCRPLs)富含DHA和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质。为了拓宽LYCRPLs在乳制品中的应用,采用高速均质法将其与乳清分离蛋白(WPI)复配制备分散液,以粒径和澄清指数作为分散液稳定性的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分散液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分散液稳定性的因素由大到小为pH值、LYCRPLs添加量、WPI添加量、均质速度、均质时间;分散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均质速度23 000 r/min、WPI添加量1.0%、LYCRPLs添加量0.50%,此条件下制备的分散液粒径为(215.20±2.12) nm,澄清指数为0.080±0.003,该分散液储藏稳定性良好。本研究为LYCRPLs的高值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纳米氧化铝粉体加入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通过充放电测试、充放电循环测试以及交流阻抗分析,研究纳米氧化铝的添加量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纳米氧化铝粉体可以有效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减小电荷传递电阻,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当纳米氧化铝添加量为1.0%(质量分数)时,锂离子电池充放...  相似文献   

20.
以聚氯乙烯(PVC)为种子,悬浮聚合制备粒度分布均匀的聚苯乙烯,研究分散剂的体系、加入量、加入方式和补加时间对粒径分布的影响.用有机和无机复合分散剂,可制得6~26目的聚苯乙烯粒子大于95 %的窄粒径分布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