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B252—2000《轻柴油》标准将轻柴油闪点指标由原来的≥65℃改为≥55℃,由此导致轻柴油的火灾危险类别发生变化。根据对轻柴油闪点的试验研究和应用CFX模拟软件的模拟分析,探讨了轻柴油闪点降低后的火灾危险性和危害性变化,为轻柴油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采取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油罐呼吸阀主要用于储存闪点低于28℃和小于60℃的油品如汽油、煤油、轻柴油、苯、甲苯、原油等及化工原料的储罐上,用以调节油罐内外压力平衡,降低油品损耗,保证储油罐的安全。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交通运输等企业的储油系统。  相似文献   

3.
油库储存的原油、成品油(汽油、煤油、石脑油、轻柴油、液化丙烯)等,均属于甲乙类火灾危险性油品,甲乙类油品危险性大,因为它们具有挥发性大、闪点低的特点。汽油和柴油的爆炸极限分别为1.3%-6.0%和1.5%-4.5%。挥发和泄漏的油蒸气非常容易达到燃烧爆炸极限。原油、成品油都是储存在内浮顶罐、外浮顶罐和拱顶罐中,由于储罐不可能完全装满油品,都有一定的气体空间,  相似文献   

4.
杨国勋 《石油商技》2002,20(2):45-48
GB 252—2000《轻柴油》标准取消了原标准GB 252—94的分等分级,增加了5号轻柴油指标,对硫含量、十六烷值及氧化安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标准的实施意味着中国轻柴油质量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也为今后制定车用柴油标准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原油储罐火灾爆炸危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原油储罐发生火灾爆炸的特点(1)原油的闪点较低,常温下即易引起燃烧,原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即发生燃烧爆炸。此外,原油蒸气密度较空气重,不易扩散,往往在储存处或作业场地空间地面弥漫飘荡,容易滞留在地表、水沟、下水道及凹坑等低处,并且贴地面流向远处,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大大增加了原油的火灾危险程度。(2)火焰温度高、辐射热强。油罐一旦发生火灾,火焰的中心温度将高达1050~1400℃,油罐壁的温度达1000℃以上。油罐火灾的热辐射与发生火灾的时间成正比,燃烧时间越长,辐射热越强,强热辐射极易引起相邻油罐及其他可燃物的燃烧。(3)易形成大面积火灾及复燃复爆性。原油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储罐发生火灾,常常伴随油罐爆炸、原油沸溢、喷溅等同时发生,造成原油向罐外大量流散,进而发生油罐区大面积的火灾,严重影响临近油罐和生产设施的安全。另外着火原油储罐灭火后,由于其壁温过高,如不继续进行冷却,有重新引起原油燃烧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模拟试验——喷射火焰环境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作用下,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从而会引起储罐爆炸,进而酿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灾害。为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喷射火焰环境下的热响应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储罐在喷射火焰作用下热分层比池火灾更明显,储罐内部压力升高的速度比池火灾更快;储罐内部温度分布和压力响应同样受到储罐类型、充装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喷射火焰较之于池火灾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储罐更容易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模拟试验——池火灾环境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作用下,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会迅速上升,从而可能引起储罐爆炸,进而酿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灾害。为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在池火灾环境下的热响应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模拟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储罐在池火灾作用下存在着明显的热分层,热分层加速了储罐内部压力升高的速度;储罐内部温度分布和压力响应受到储罐类型、充装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用三次多项式加以拟合。  相似文献   

8.
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作用下内部的温度和压力迅速上升, 会引起储罐爆炸, 进而酿成危害性更大的二次灾害。为了揭示液化石油气储罐对火灾的热响应规律, 介绍了液化石油气储罐在火灾下的热响应过程和机理, 应用数值模拟程序LPGTRS对热响应过程进行模拟, 并对各影响因素对热响应的影响进行了定量模拟分析。从影响储罐热响应的因素分析可知, 安全阀、绝热保护层、充装率、火焰环境温度、储罐大小等对储罐的压力和温度响应都有明显影响。因此, 可以采取增加安全阀排放面积和绝热保护层厚度, 控制储罐的充装率等, 来减缓储罐在火灾作用下的压力和温度升高速度, 从而为防止储罐爆炸和灭火救援提供时间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液化石油气储罐因外部火灾导致其内部压力迅速上升,同时伴以材料强度下降,极易引发BLEVE爆炸和火球,危及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研究火灾对储罐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控制事故意义十分重大。中重点探讨了液化石油气储罐中最常用的16MnR钢在火灾作用下的力学响应规律:首先进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得出了16MnR钢在温度不超过600℃时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延伸率、弹性模量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同时研究了储罐对火灾的温度、压力响应规律;并利用实验数据对储罐的失效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可以预测储罐的爆炸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6MnR钢在高温下强度、延伸率等明显下降,600℃时仅为常温下的20%~30%。储罐壁温在火灾中迅速上升,最高温度可以达到600~700℃,此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爆破压力仅为常温下的25%,而储罐内部压力则上升到正常压力的2倍以上,储罐在10分钟左右即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天然气处理厂溶剂油分厂的生产工艺,分析了凝析油处理装置生产轻柴油闪点低的工艺原因,提出工艺优化方案,同时对溶剂油分厂工艺路线进行了改造,提高了轻柴油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