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薛鼎武 《人民黄河》1998,20(6):40-42
水价体系改革是水利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灌区的运营和发展。长期以来,灌区水价未成体系,种类单一,水价格背离价值,水价格的经济杠杆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从渭南灌区改革的重要性入手,介绍了关于水价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及需要处理好的几个相关关系,阐明了目前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水价改革的目标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水费是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赖以维持简单再生和扩大再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水价是反映水商品价值属性的重要指标。季节性水价能够依据用水户对水量的需求,分阶段,分季度以不同的供水量与水价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刺激群众购买水的欲望,调整作物种植比例,提高消费同的计收程度,强化干部和群众的节水观念,针对古浪河灌区的水价确定与水费计收改革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对建立水商品价格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守金  张从华 《治淮》1999,(8):45-46
国务院1997年颁布的《水利产业政策》中明确要求“农业水价要在三年内达到成本,工业、城市水价要实现成本加利润。”这意味着理顺体制、改革水价将成为水管单位面临的重要任务。而建立水商品价格机制,则是灌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水价改革的重点和基础。目前,水商品价格既未形成体系,又没能真正反映水商品的价值,以致其在调节水商品的供求关系中没有充分发挥好杠杆作用,并由此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加速水商品价格机制的建立,以经济的手段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4.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稀缺,具有灌溉依赖程度高、节水潜力大、用水户水商品意识强等特点,有利于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通过对2015年甘肃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西北干旱区的井灌区、井渠混合灌区、高扬程提水灌区的可复制、易推广的农业水价改革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分区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深化农田灌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土地规模化生产等推进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对两部制水价政策效应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湖北漳河灌区农业水价改革调查资料,分析了灌区水价改革的实践效果及其成因。研究表明,两部制水价政策强化了农田灌溉中的水量限制,而忽视了在既定制度约束下农民对水利工程供水的理性需求和灌溉系统的有效供水能力的现实约束。在农业用水交易充满不确定性和水权制度尚未形成的现实条件下,水市场交易的不确定性、水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农田水利投资的滞后性,导致农业两部制水价改革难以达到节约用水和改善水资源分配效应的预期目标。因此,提出灌区两部制水价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交易合约化为核心的农业水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根据近年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灌区现行农业水价改革在水价形成机制、运行机制、水管理体制等方面仍面临突出问题。本文以北方缺水地区河北省某灌区为例,按照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内涵,简述灌区农业水价测算方法,从农业水价测算、农民水价承受能力、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等方面研究灌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旨在为北方缺水地区灌区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及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推进灌区水价改革是灌区保持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达到节约用水,提高水利用效率,促进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灌区水价改革顺利实施对推动灌区国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制约水价改革的各种因素,提出了推进水价改革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水到商品水 农田灌溉与一般社会再生产过程一样,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作用于自然物,改变其存在的形式,使之符合人们的某种需要,即供水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由于耗费了人类脑力和体力劳动,从而创造了价值,使自然水变成商品水。 当前灌区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灌区供水价格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价格水平、价格管理和价格作用三个方面,现分述于下。 (一)价格水平方面,水价与成本倒挂,供水工程难以为继。灌区供水属于  相似文献   

9.
刘煜 《山西水利》2012,(8):19+51-19,51
汾河灌区是山西省最大的自流灌区,介绍了灌区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制约灌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增加有效水源,提高水的利用率;加快水价改革,规范水价管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经营,增加灌区收入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推进灌区水价改革是灌区实现自我维持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可促进节约用水,对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农业稳定增产增收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我们在水价改革操作和落实中亦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影响了水价改革的步伐,主要表现在:1、灌区老化失修,工程不配套,制约了新水价的落实。我国灌区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建设标准偏低,加之超常运行,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渗漏加剧,致使水利用系数逐年降低,灌溉成本费用逐年加大,严重制约了新水价的落实。2、地上水不足,地下水失控,影响了灌区水价改革的到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乡供水水价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价是水务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我国水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目前我国水价机制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部分地区水价偏低,水价成本约束机制尚未健全,水价秩序不规范,水价结构不合理,水价制定中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定价过程中对环境、生态及地方实际情况考虑不足,农村水价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我国城乡供水水价机制的建议: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改革价格管制;推进供水企业产权改革和经营体制改革;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英国国家电网公司的情况和英国电力市场的动作机制。英国电力工业自1990年3月私有化以来,英格兰和威尔士电网已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在空上竟争的电力市场中,发电厂采用提前一天报价的方式进行竞争上网,每个调度日有48个结算时段。电网从发电厂购电的价格由系统边际价格确定的电量电价和由失负荷概率及失负荷价值确定的容量电价两部分组成。电网的售电价则由购电价和附加费组成。  相似文献   

13.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计量经济学分析与应用实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沈大军  陈雯  罗健萍 《水利学报》2006,37(5):593-597
价格是影响用水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应用入户调查的数据,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深圳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计算了假设的水价调整方案对深圳市城镇居民生活需水的影响,并提出了对深圳市水价调整的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深圳特区内、外在用水行为和价格对用水的影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目前深圳的阶梯水价设置不合理;价格可以作为调整深圳水资源供需关系的有效手段;为了有效控制用水的快速增加,应同时调整价格水平和阶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资源环境价值论的水价确定方法与例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基础上,从水资源环境价值理论入手,采用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建立水资源价值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对水资源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引入价格向量进行转化,成为考虑了各方面影响因素的水价;并运用所建立的方法,以所调查的大量基础资料为数据支撑,分析计算了石家庄市2001典型年、不同用途用水户的水价。  相似文献   

15.
陈德柱  朱荣勤 《人民长江》2016,47(19):123-127
随着水价改革的深入,两部制水价制度逐步完善,运用更加广泛并产生了积极效果。但是,由于对两部制水价的实施条件及运用效果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其进一步推广。对两部制水价的内涵、政策依据及理论基础作了简要介绍,重点论述了实施两部制水价制度的运用条件及效果。实行两部制水价制度后,可以提升水利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建立供水生产成本、费用的均衡补偿渠道,提高供水管理能力,更好地发挥节约用水和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水函数分析和水价节水效果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北京市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用水量与居民生活用水购买力系数(居民可支配收入与生活用水水价的比值)关系十分显著,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并建立了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需求函数和水价节水效果的评估方法。实例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购买力系数的边际弹性为0.38.亦即北京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购买力降低1%,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减少0.38%;提高水价具有显著的节水效果,“十五”期间北京市城镇居民用水的水价累计节水量达到了0.9亿m^3,人均年节水量2m^3;现状北京市不同收入人群城镇居民水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均小于1.0%,低于国际通行的评判可承受标准值2.5%,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对水价承受能力比较大,水价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7.
崔延松 《中国水利》2006,(16):27-29
终端水价即用水户应承担的目标价格,是由水资源边际成本所决定的价格形式。实施终端水价的难点体现在管理技术、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水资源特性三个方面。提出了终端水价的实施对策和政策思路,并从实际运行终端水价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面向社会资本建设的阶梯式水价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斌 《中国水利》2007,(16):50-51,54
通过对阶梯式水价的分析,指出在阶梯式水价的操作中存在管理收益,但与管理收益同时存在的还有实施瓶颈和成本,瓶颈就是用水定额的制定,成本则为巨大的抄表工作量。最后给出一种面向社会资本建设、能够实现双赢的阶梯式水价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Given the high level of capital investment and the history of government subsidized services, full cost pricing of water services has yet to take hold in India. As a result, it remains broadly underpriced leading to public perception that water is "free" The current tariff levels in India are too low to cover even operating cos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isting Indian urban water tariff models (fixed tariff, volumetric tariff, increasing block tariff etc.), their relevance and problems. It was found that none of the tariff structures could satisfy all the design objectives (cost recovery, economic efficiency, equity, affordability etc.). Also subsidies are not explicit and well targeted for poor population. There are several studies and issues that do demonstrate the opportunities for tariff increase and improved cost recovery.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results of such studies and brings out issues needing consideration. Improved cost recovery would lead to improved financial status of the water utilities. Also, subsidies, if designed suitably and well targeted, would serve the concerns of the economically weaker sections. Such reform process would eventually lead to socio-economic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