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是分析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绘制其极坐标图通常较困难,特别是对于高阶含有不稳定零、极点的系统.目前还没有见到适于绘制包括最小相位系统、不稳定系统频率特性极坐标图的统一的定性绘制方法.本文即给出一种统一的定性绘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频率特性分析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研究与分析系统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用曲线图形表示系统的频率特性,可以绘制出极坐标图和对数坐标图,利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绘制Nyquist图和Bode图,是一种先进,快速和精确的方法,在控制工程的教学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优势区图的计算机绘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开发的优势图计算机绘制系统,提出了绘制优势区图的一种新算法-主元素活度项法,说明了绘制含一种金属的三元系及含两种金属的四元系的优势区图绘制的算法原理,解决了四元系中双金属化的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4.
砂岩分类三角图的绘制对岩石的命名和分析非常重要。常用的绘制方法有Grapher软件绘图和Excel作图。在采用这2种方法时,常会出现绘图数据和三角图端元不对应以及没有对三端元数据总和进行100%预处理的问题,导致所得三角图错误,致使岩石命名和岩性分析错误。讨论了引起错误的根源,提出了应用Grapher软件和Excel绘制三角图的正确绘图途径,对2种方法在使用上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计算机绘制根轨迹图的收敛试探法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对原算法和程序进行了大量的修正和补充,它不但保持了原方法中的特点而且扩充了绘制正反馈系统根轨迹图和含有延迟环节的系统的根轨迹图的程序。从而建立了更加完备、实用的绘制根轨迹图的程序,与文献[3]中给出的计算机求解根轨迹图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①人工输入数据少;②功能齐全,适应性强;③计算机在CRT上绘图清晰、直观;④具有建立数字文件的功能,便于贮存多个根轨迹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利用功率键图理论绘制支架液压系统各元件的方法,通过必要的假设与简化,建立了支架液压系统的键图模型,为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其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支架液压系统的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生产系统物料搬运效率以降低生产成本,文中以BD公司的机加工车间为研究对象,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测量,根据系统布局设计的一般流程进行系统物流和非物流分析,绘制作业综合相关图。利用FLEXSIM软件对生产系统的布置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机加工车间中各个加工区之间的关系,绘制综合相关图来分析物流关系,并利用系统仿真对优化后的生产设施布置进行验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系统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CIM研究所开发的集成化CAPP软件系统(SIP)中工序图生成子系统所用的工序图生成原理、方法及总体方案.该子系统以基于特征的轴类零件信息模型为基础,根据本文所提出的轴段参数构形原理进行工序图形绘制,以AutoCADR12forWindows为平台,利用该软件的C语言开发工具——ADS进行系统开发,系统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且易于扩充,是工序图绘制软件开发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9.
矿图设计、绘制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矿图计算机绘制与管理的发展概况、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以Windows为运行环境、AutoCAD2000为图形平台所开发的适合矿山实际情况的矿图设计、绘制与管理信息系统(2MDMIS)的组成、系统的基本设置及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现今计算湿空气性质的各种方法及其特点,得出计算机模拟湿度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利用Visual Basic 6.0可视化语言,结合I-H湿度图的绘制原理,对湿度图进行计算机模拟,开发可用于不同压力、不同温度范围、不同系统条件下湿度图的计算机绘制及物性数据查询软件.  相似文献   

11.
IBCS在29MW新型锅炉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29MW锅炉利用IBCS软件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为实现锅炉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IBCS能提高设计效率,能对锅炉方案进行优选对比以更好地体现所设计锅炉的特色,并能使计算与绘图有机地溶为一体,能为锅炉设计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概述工业锅炉设计的特点和引入数字孪生技术的必要性. 通过对工业锅炉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的综述,提出以设计过程优化为核心、以数字孪生为基础的新一代工业锅炉数字化设计技术是提升工业锅炉设计能力和综合性能的关键. 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锅炉设计中的应用特点,总结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锅炉数字化设计的三大关键技术问题:面向设计过程多元信息表达的工业锅炉数字孪生建模技术;基于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智能验证的设计过程优化技术;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工业锅炉数字孪生数据管理技术. 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锅炉数字化设计技术框架,以期为面向高性能工业锅炉的数字化设计技术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目前国内工业蒸汽锅炉房工艺设计中最常用的水处理系统中锅炉排污率的确定方法,提出了计算机程序框图,并进行了实例计算,为确定水处理方案建立基本数据和给水系统的设计提供可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介绍饲料厂计算机辅助设计(FCAD)中的设备图块置换法自动生成洞眼图技术,并就此项技术实施的可行性、技术基础及其程序实现与运行效果作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工业锅炉程序化绘图系统中绘图软件的开发,讨论了各种自定义函数的设计和应用,并且通过实例说明了绘图软件的使用和函数的调用,体现了程序化绘图使用方便,灵活、实用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利用AutoLISP程序实现的参数化技术,并把工具化和参数化思想应用于工业锅炉CAD的开发过程中,具体阐明了它们在工业锅炉零部件CAD开发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箱包三维效果的计算机绘制技术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Rhino是一种通用的三维设计软件,具有非常强大的绘图和渲染功能,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论文以硬体女包为例,通过对包袋包体及各关键零部件的分解建模,分析了在Rhino中对包袋各种零部件的建模及轮廓曲线的修顺、调整技术.通过从色彩、光感、粒面特征以及立体三维效果上对女包进行的一系列效果渲染,探讨了完成整个包袋款式三维效果图绘制的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工业锅炉设计计算的内容较多、过程复杂,整个设计过程以迭代往复的形式进行,在各个设计阶段之间有信息反馈和传递需要进行大量重复性劳动因此传统的设计方法工作是大、效率低。本文引入的工业锅炉设计计算软件包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能有效地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为工业锅炉设计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可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UHM-B型工业锅炉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锅炉汽包水位监控系统设计方法,给出了锅炉汽包水位监控系统结构框图,对汽包水位检测模块中经常出现的干簧管该吸合时未吸合和不该吸合时却吸合的故障进行分析,给出容错性处理方法,并对下位机发送的数据进行编码和对上位机接收的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经过现场实验运行,证明该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合理、可行,系统的可靠性高,容错能力强。  相似文献   

20.
Until now, it has been difficult to obtain on-line three-dimensional (3-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which can reflect the overall combustion condition in the furnace of a coal-fired power plant boiler. A combustion monitor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 efficiently. Through this system, the 3-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a coal-fired boiler furnace can be obtained using a novel flame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Briefly, we first outline the visualization principle. The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of the system in a 300 MW twin-furnace coal-fired boiler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3-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twin-furnace boiler is realized with an industrial computer and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DCS) of the boiler.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shows that it can provide valuable combustion information of a furnace and is useful for the combustion diagnosis and adjustment in coal-fired power pla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