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祁漫塔格地区黑山铀矿点成矿特征研究基础上,总结该区铀矿控矿因素为变质片岩混合岩、花岗岩体边缘过渡带、晚期岩脉、断裂构造和热液蚀变联合控矿;提出了该区铀矿找矿标志:围岩标志、构造标志、蚀变标志和放射性标志;指出在祁漫塔格地区寻找碎裂蚀变岩型铀矿的重点区域为祁漫塔格主脊断裂两侧的花岗岩边缘过渡带。  相似文献   

2.
在总结法国贝尔纳尔丹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等矿化特征基础上,对矿床的蚀变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该矿床含矿围岩分别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G型)和中-粗粒过铝质二云母浅色花岗岩(L型),其中L型花岗岩为含矿围岩。矿床中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类型较多,最典型的当属由富18 O流体进入花岗岩裂隙形成的变正长岩化蚀变,使花岗岩更为碎裂,增加了成矿空间并在之后的流体作用下发生再次蚀变,形成伊利石-蒙脱石并吸附了铀石,伊利石化-蒙脱石化越强烈,铀矿化程度越高。铀矿化是两次蚀变的产物,矿体的形态不仅受变正长岩中形成的裂隙构造所控制,同时矿化还受流经变正长岩的流体和表生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504矿床是贵州省碳酸盐岩中唯一具有工业价值的铀-汞-钼多金属矿床。在野外调查和收集整理前人资料基础上,从铀矿体空间定位、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铀的存在形式、铀与某些化学成分及元素的关系、成矿年龄等方面对铀矿化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认为铀矿化受F_1、F_2控制,与黑色蚀变等多种蚀变关系密切,产于一定层位;控矿因素主要是断裂构造、岩性-构造组合、围岩蚀变以及有机质。根据该矿床外围找矿工作结果并结合对控矿因素的分析,指出下一步工作应探索矿床深部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4.
大坪里—向阳坪地区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岩体特征、构造条件、围岩蚀变,以及矿石类型等方面总结了大坪里—向阳坪地区铀成矿特征,开展了铀成矿条件分析。并与沙子江铀矿床铀成矿特征相比较,确定找矿类型为受脆-韧性走滑断裂带控制的硅质脉型热液铀矿,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简叙辽东地区太古宙绿岩带地质背景,并结合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成矿地质特征的阐述,提出太古宙绿岩带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前寒武纪主期性。讨论太古宙富铀钾质花岗岩相关的太古宙残留体内构造-蚀变岩控制铀矿的观点:提出古韧性剪切-破碎断裂带、太古宙基底岩体顶上凸起带之凹洼中的"突触"与碱交代岩等三位一体的构造空间和构造-蚀变岩定位层间-不整合破裂带关联-碱交代热液型铀矿的成矿模式,并且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围岩蚀变清楚,铀成矿谱系反映为初贫后富-叠加再造成矿的矿物组合;以复杂-叠加、脉络清楚的太古宙绿岩带构造环境相关的铀矿聚集区为例,探讨太古宙绿岩带铀成矿作用的多期性。并认为太古宙绿岩带铁-铀型铀矿矿体埋藏深、隐伏性强、盲矿体多,潜在的找矿前景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6.
页65 1 10 18 20 271期6 1 1 2 1 22地质类一、地质ZQ自︸洲一d‘2,1,J3,上,上9曰6八J 3A︸ 题目层间氧化带类型铀矿床北美洲铀矿普查动向黑色页岩的岩相、古地理及铀的 分布规律产于陆相沉积岩中的外生铀矿床 的研究方法问题表生作用和热液作用利用砂岩的颜色作为普查铀矿的 标志和解释矿床的成因日本小沉积盆地中的铀矿产地弱变形沉积层中铀矿床的构造控 制南斯拉夫核原料勘探与储量现状铀分布的成矿构造控制矿床形成深度和垂直范围—有 关论文评述热液矿脉的下限和形成深度热液内生矿床的形成深度热液铀矿床的近矿围岩蚀变热液铀矿床岩…  相似文献   

7.
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我国华南近20个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其中包括矿体形态、围岩蚀变、矿石成分、矿石结构构造、矿化类型和矿物共生组合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可形成于花岗岩体内(内带型)或花岗岩体外(外带型),矿体形态可各异,主要受构造破碎带、地层层间破碎带、基性岩脉等形态的控制。矿石的矿物组成较简单,主要矿石矿物为沥青铀矿、铀石;外带型铀矿床的矿石成分较内带型铀矿床的复杂。该类型铀矿床中大多数矿物的粒度较细小,胶状、偏胶状结构发育。矿石结构构造以细脉浸染状、角砾状为主,这些均反映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成矿作用的低温、快速、浅矿源特征。矿床围岩的热液蚀变种类较多,但是蚀变程度大多较弱,铀矿化仅出现于面型热液蚀变区的某些部位,围岩的线型热液蚀变较强烈的地段常是富矿体的赋存部位。分布范围较大的面型围岩蚀变是在华南寻找花岗岩型铀矿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坝多金属铁氧化物角砾杂岩型(IOCG型)矿床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铀矿和世界前三大铜矿之一,探明铀资源储量2171359 t,品位为0.020%,目前正在开发中。铀矿化产于一个大型、复杂漏斗状热液角砾岩体—奥林匹克坝角砾杂岩(ODBC)中,后者受构造控制,形成于中元古代早期侵入的罗克斯比A型花岗岩中,形成环境类似于玛珥湖高位潜水岩浆火山机构。铀矿化与富含赤铁矿、氧化的热液蚀变组合空间相关,主要铀矿物为沥青铀矿,成矿年龄可能晚于1590~1580 Ma。伸展运动导致的陷落地块有利于保存在近地表形成的富赤铁矿-富铀IOCG型矿床;而周围上升区域将表现出更深的富磁铁矿-贫铀IOCG型矿床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9.
米丘林铀矿床是乌克兰基洛沃格勒地区发现的第一个受构造-岩性和蚀变分带特征控制的典型钠交代型大型铀矿床。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对乌克兰米丘林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蚀变作用及分带特征,对米丘林矿床的成矿蚀变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米丘林矿床主要发育石榴石-黑云母片麻岩和钾质花岗岩两种岩石;矿床的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表现出广泛的岩石退变质作用,如斜长石的绢云母化、微斜长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沿断裂还发育有大规模、强烈的钠交代作用;铀矿化与钠交代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发育在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带的断裂带中,由沿断裂活动的流体交代片麻岩、花岗岩、糜棱岩和碎裂岩而形成,铀矿体主要产于钠交代岩体中。因此,钠交代岩控制着该类型铀的成矿作用,它的分布特征决定着铀矿体的规模大小,并对铀的成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碱交代型铀矿床是一类低品位、大吨位的重要铀矿床类型,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15种铀矿分类中位列第四,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意义。通过梳理总结世界主要超大型碱交代型铀矿区/矿床相关资料,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乌克兰地盾中部铀矿省、巴西拉戈雷尔矿区、澳大利亚艾萨山矿区、俄罗斯艾尔肯矿区和加拿大中央成矿带内碱交代型铀矿区/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从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成矿特征共性及差异等多个方面总结了碱交代型铀成矿规律,初步提出该类矿床成因上是一类与造山运动相关的热液型矿床,同一成矿系统内既可发育早期中高温铀矿化,也可有晚期低温铀矿化形成;总结了该类矿床在构造、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物探异常和水化学异常等5方面的找矿标志,最后概略展望了我国碱交代型铀矿找矿方向,以期为我国碱交代型铀矿勘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推动国内碱交代型铀矿的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简叙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广兴源东部喇叭地铀矿点成矿地质背景.从矿源、汇矿和储矿等成矿条件出发,结合该铀矿点成矿围岩、蚀变特征及铀成矿谱系的讨论,认为喇叭地铀矿点成矿类型属火山-古河谷相关型.以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条件分析为依据,认为西拉木伦河流域发育的玄武岩盖下或玄武岩韵律层间的古河谷是区域铀矿找矿方向之一,是一个除火山岩型之外的火山-古河谷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华南东部铀成矿作用与陆壳演化的关系及其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乐部陆壳以壳幔分离时间较晚、中元古代陆壳成熟度低、存在中元产绿岩带、发育震旦-寒武系含铀建造为特征。本地区铀成矿作用与震旦-寒武系铀源层及中新生代板块构造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最有远景的是寻找叠加在震旦-早寒武系或花岗岩基底之上,受深断裂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与晚期壳源型酸性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品位富、规模大的火山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3.
Maybelle河与Sue C铀矿床分别位于加拿大阿萨巴斯卡盆地两、东部,铀矿化受区域性不整合面和构造控制,蚀变强烈,铀矿化具有明显热液成矿的特征,而且成矿年龄相近.最新的勘查开发结果和研究显示,虽同属于不整合面型矿床大类,但二者存在明显差异.Maybelle河铀矿床基底绿泥石化强烈,矿体正位于不整合面之上;而Sue C矿床Cu含量高于V,且矿体位于不整合面之下,矿体受构造控制更为明显.这些异同点对于进一步认识不整合面型铀矿的特点,并指导勘探实践意义重大,且其差异性又丰富了不整合面型铀矿的成矿模型,开阔了寻找该类型矿床的勘查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评述了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在铀资源勘查中的研究现状。基于地面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光谱测量及卫星光学和微波遥感数据融合技术,初步建立了桃山花岗岩型铀矿田不同期次岩体、控矿构造及热液蚀变带等多种铀成矿要素光谱识别标志,根据遥感影像特征解译了主要控矿构造,为该区的铀资源勘查及遥感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赵凤民 《世界核地质科学》2011,28(4):214-220,230
恰特卡洛—库拉明铀成矿区是世界上最早探明的火山岩型铀成矿区。该成矿区位于中天山华力西期造山带库拉明隆起内。矿区内共探明大、小铀矿床10个,共采出金属铀20 000 t以上。铀矿床主要产于晚古生代火山洼地内,其火山岩的特点是成分反差大,由安山岩到流纹岩,铀矿化年龄为260~270 Ma。该成矿区所处的大地构造向东可延伸到中国境内。研究其成矿条件,对指导在中国西北部造山带古生代火山岩内找矿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析影响砂岩渗透性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砂岩层内的早期成岩作用(压实、压溶、胶结和交代作用)使孔隙度和渗透性降低。自生高岭石胶结可保留粒间微孔隙,对渗透性影响较小,甚至可增强渗透性。中后期成岩作用下,有机质成熟直至生烃以及产生的酸性水发生溶蚀形成了次生孔隙,可使砂岩渗透性大大增强,是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有利前提条件。后生改造期层间氧化蚀变和油气还原低温热液蚀变也生成了次生孔隙,最终决定了砂岩型铀矿床形成后的渗透性,它是地浸利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