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功能需求下,大规模的商业空间、城市广场、居住空间的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现代景观设计空前繁荣。西方现代艺术与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手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现代设计与传统元素结合的新中式风格为现代景观设计注入新鲜血液。本文介绍了新中式景观园林的发展、特性、设计要素和未来。新中式风格融合了现代设计开放的设计理念和丰富的设计手法,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深邃意境和场所精神,吸收演化了传统的设计细节,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2.
悦容公园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综合性大型公园,是中国园林艺术传承和发展的载体,承担着表达"最美中华基因"的历史使命,汇集了南北园林大家的智慧与情怀.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理法的深刻研究和理解,向经典致敬.追本溯源,挖掘中国园林的内在精神追求和文化脉络,传承和发展经典造园理法.循源前行,以更开放的态度和多维的视角,聚焦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园,回应生态、文化、生活等要求,从理论到实践总结"新时代营造法式",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园林的传承和内涵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园林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建筑文化体系中关于文化意境构建的代表形式,在现代中式园林设计中,在继承传统园林建筑艺术与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新的思想,并通过创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形式,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中式园林文化意境体验.虽然,中式园林设计继承了传统园林建筑文化.但是,基于现代建筑理念与文化艺术的发展,其实际效果也发生了明显转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景观行业的发展,“新中式”景观风格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园林设计领域不断开拓和发展。其中,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是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要旨和园林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景观设计的元素和符号。这种古为今用的设计风格不是单纯的复古主义,也不是现代设计中简单地融入古典元素,更多地采取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对意境进行提炼概括和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形成了一种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美学韵味又符合时代审美情调的设计风格。本文对新中式景观的流行趋势进行追溯,分析新中式景观从古典园林造景方法中的继承和发展,并结合经典案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新中式园林是融合了古典元素的精髓和现代文化内涵的新型园林。将符号与新中式园林设计相结合,介绍景观符号化的必要性,并着重分析苏州等地新中式园林中的符号化处理,为符号化的园林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林箐  王向荣  张诗阳  匡纬 《风景园林》2023,30(11):59-65
<正>1缘起2018年,雄安新区启动了首个大型综合性公园——悦容公园的规划建设。作为雄安新区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公共空间、容城与容东片区之间重要的生态景观廊道,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的悦容公园以中国园林的写意山水之法,延续了雄安新区的绿色“千年轴线”。悦容公园延太行之山势起延绵浅丘,引拒马河之活水构“一河两湖”之水系,体现了传统山水园林之意韵。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园林文化,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15)
文章主要从当下社会所关注的生态景观问题入手,介绍了中国传统古典园林与新中式景观园林的区别,重点从传统空间处理手法的应用、传统色彩的运用、传统符号的应用、植物空间的营造、古典中式建筑八大元素在新中式建筑中的扬弃五个方面,描述了古典园林对新中式园林设计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世界和中国的经济改革以及发展方向的改变,古典园林的理念可以继续的传承下去,更多却是不符合当代文化的大背景对园林设计的要求,古典园林需要发展和"进化",更好带领中国优秀文化的发展方向。本文古典园林的价值分析,实现现代园林在建造方面的发展,研究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设计之中的传承和发展,园林行业的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2)
新式住宅环境设计中,传统园林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传统园林如何得到传承、发展,成为当前住宅园林设计需要解决的重点课题。研究传统园林在新中式住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就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颖 《中华民居》2013,(1):11-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水平的加快,人们对于现代城市中园林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的园林设计者们已经拥有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中式"园林设计构想,并在我国很大城市得以实现,本文结合"新中式"园林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来对城市园林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1.
新中式是传承传统中式风格的精髓,是传统风格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新演绎。新中式的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则也是继承了传统古风,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的结合,再现了传统的精髓,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与先进材料来表达中国的古韵古风,表达传统文化精神的设计思潮。本文以新中式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为例,不仅展示了城市的古韵风情,以基地特有的天井与别院为设计蓝本,展现了中国传统中式园林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新中式景观设计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现代景观技术融合于现代空间中,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文章以绿城苏州桃花源景观设计案例为载体,探索地域文化引导下的设计定位,寻求传统园林文化在新中式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探究将现代景观元素、工艺方式等融入新中式别墅景观中的处理手法,以塑造出一个具有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的新中式景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古典园林设计是将植物学、园艺学、山水学、书法、雕塑、美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为一体,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打造成为独特的园林设计风格。但是,就我国现代的园林设计来讲,其遭受西方观念影响较深,渐渐淡化了传统的古典园林设计自身的特有性、地域性及民族性,找寻不到原本的方向。本文简要对现代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进行思考,目的在于发扬民族文化,体现园林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基于历史文化的中国现代园林实例的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从园林设计的文化背景、园林主题构思的提出、园林设计内部景致的分析以及历史文化如何运用到现代园林之中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现代园林规划设计在传承文化、展示民俗和促进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的园林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是以欧式景观为主的国外园林风情,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并与国人的文化底蕴极不相符。近年来,随着外国景观形式的泛滥形成的审美疲劳,中式怀情的回归成了园林创意的主题,再加上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使得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以一种崭新的形式重新又流行起来。新中式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景观一种能与国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能够从根本上体现对我国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本文主要对新中式园林对传统园林的传承及其创新进行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正受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承担了"雄安新区绿色建筑标准研究"课题,课题启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据悉,该课题将遵循雄安新区建设"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发展理念,立足雄安绿色建筑发展需求,结合雄安新区城乡的地域性和传统民俗习惯,融合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最新趋势,汲取健康、低碳、智能等先进理念,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化进程中,新中式园林风格逐渐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园林设计风格之一。中国传统色彩之一的国槐绿作为新中式园林景观的重要表现色,从古至今,在园林中的应用依旧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通过对国槐绿不同高度、明度的变化,让整个景观相互协调,体现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实现视觉美的享受。同时国槐绿对人的视觉和心理都会有不一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砖瓦》2021,(5)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园林建设的水平越来越高。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式园林开始在我国广泛建设。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园林的意境进行考虑,从而保证园林设计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园林景观能够实现对城市的美化,还能够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因此,必须加强对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视,结合人们的使用需求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9.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对城镇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雄安新区位于历史积淀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燕赵大地,拥有众多特征突出、内涵丰富的建筑。这些建筑承载了当地人的成长记忆、寄托了雄安居民的乡愁情思,是雄安新区历史文脉和乡愁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雄安新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口号的提出以及“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的开展,雄安新区乡愁建筑的调研工作也陆续展开。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7,(7)
<正>今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安新县考察并主持召开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国家设立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在京津冀协调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体现;是重新平衡沿海与内陆关系、实践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雄安新区对于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具有重大意义。一、充分认识雄安新区之"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