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力  马宏伟  梁艳  薛旭升 《煤炭工程》2021,53(2):180-185
基于煤矿环境参数、设备状态及人员情况的巡检需求,针对井下低照度、巷道结构复杂且尚无精确的四旋翼导航定位系统(如北斗、GPS等)等特点,设计了一种煤矿四旋翼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以机载计算机为控制核心,结合光流、超声波等传感器构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通过MAVROS向飞控发送控制指令及获取飞行数据|依靠携带的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获取井下环境信息并通过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和视频信息实时回传云平台。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运行稳定,自主性能良好,数据传输可靠。  相似文献   

2.
王紫临  张达 《矿冶》2023,32(1):104-108+114
针对井下行人车辆、支护设施、管网线缆等环境障碍物严重影响井下无人机飞行安全的难题,防范飞行故障甚至设备损毁,提出一种井下障碍物激光雷达动态识别方法:采用机载激光雷达对井下环境进行在线扫描并获得高分辨率的点云数据,基于点云滤波预处理、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点云分割、欧氏聚类点云聚类方法和主成分分析(PCA)包围盒方法,联合实现对井下环境障碍物的有效实时识别。该方法障碍物识别率达85%,可有效保障井下无人机飞行探测作业安全,服务于智能矿山建设和矿山安全救援需求。  相似文献   

3.
李洋  李渊  武泽伟 《煤》2024,(3):27-30
针对灾后井下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结合对煤矿巡检工作的要求,以简化机器人的越障动作与增强机器人对复杂地形的适应能力为目标,设计一种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机器人行走机构。采用Solidworks建立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的三维结构模型,对机器人进行越障能力和倾覆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巡检机器人行走机构具有更好的越障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铁路的勘测工作,针对机载激光雷达采样密度低所引发的铁轨点提取精度低、建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从机载激光雷达数据中自动检测铁轨和轨道建模的新方法。首先通过铁路区域特有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取铁轨上方的悬链线,进而实现铁路区域分割;然后利用alpha-shapes算法检测轨道点;最后构建铁轨参数模型,采用基于主元分析的点云配准方法将检测出的铁轨点与铁轨参数模型进行匹配,实现轨道的整体建模。应用某铁路站点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进行试验,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铁轨点的高精度提取和铁轨模型的快速拟合;铁轨点提取的准确度可以达到97%,完整度可以达到94%以上。  相似文献   

5.
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安装了大量固定传感器,但依然存在监控盲区和监控滞后的问题。引入巡检机器人技术,对综采工作面的全覆盖和实时监控,是智能化开采的必要技术手段。从国家宏观政策和智能开采技术2个层面,分析了智能开采对综采巡检机器人的迫切需求,根据综采工作面巡检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综采工作面应用机器人需要解决的柔性轨道、移动通信无缝漫游、远程控制和自主操作等技术难题。通过研究用于综采巡检机器人的跨式柔性轨道、行走控制、移动通信、移动精确定位、惯性导航、动态图像采集和控制采煤机调高等7项关键技术,提出了建立巡检机器人的感知理论技术装备体系、研究井下机器人动力供应技术、建立高性能的无缝漫游移动通信系统、开发超高清热成像和毫米波对综采生产时的三维实景呈现技术、研制集成视觉雷达和煤层探测的超前探测机载装置等5个重点研究方向。在薄煤层综采工作面进行了工业试验,研制的巡检机器人搭载三维激光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沿采煤机电缆槽上铺设的轨道边行走边检测,达到了60 m/min的最大巡检速度,实现了双频WiFi零切换的无缝漫游高速通信,根据机载激光雷达扫描和惯性导航系统建立了综采工作面三维截割地质模型,进行了巡...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测量技术在输气管线建设中的不足,文中介绍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结合某测区实例,从点云密度、点云精度、加密精度及成图精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证明该技术能满足其精度要求,提高效率,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煤矿输电线路巡检运维方式落后、隐患排查不及时、工作量大等问题,采用B/S架构及新一代物联网智能终端在线监测与云服务技术,搭建煤矿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平台,实现了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定位、杆塔倾斜监测、导线测温监测、导线覆冰监测等运维设备的集成应用。通过山脚树矿110 kV平山线智能化运维系统的应用,提升了线路巡检及运维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巡检风险,为煤矿输电线路智能化运维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煤矿综采工作面上的巡检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激光雷达、惯导、车载电脑设备,以ROS为操作系统,搭建一套集控制、激光点云三维建图和视频巡检的机器人平台,可实现对综采工作面的三维建图和视频巡检。为实现点云海量数据和视频图像数据的稳定传输,采用5G+WiFi的双通信模式,充分利用各通信方式的优点,使用5G传输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实时建图,使用WiFi来传输图像数据,提升综采工作面三维点云模型的生成效率。采用该设计方案不仅可以进行实时三维建图,还可以快速处理所生成的数据用于对井下工作设备的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对矿井设备以及矿井的工作环境进行实时巡检。而传统的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危险系数较高、巡检过程困难、不适用于现在煤矿的巡检要求,因此研发了一种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针对矿井特殊的工作环境,从机器人的移动性能、视觉定位与导航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井下通信等方面详细地阐述了矿用智能巡检机器人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机器人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送电线路测量过程中经常跨越电力线、塔等各种各样的跨越物,不同的条件、环境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线高测量.就几种测量线高的方法、推导公式进行介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C嵌入式片上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蓉 《煤炭技术》2012,31(6):218-219
以片上系统(SoC)为代表的嵌入式应用系统拉开了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大幕,极大的推动了IT产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而且对成本敏感,有时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等。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如手机、PDA、电子词典、掌上电脑、VCD/DVD/MP3 Player、数码相机、游戏机、机顶盒、路由器等,这类嵌入式应用系统对成本比较敏感。还有一些对性能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如通信系统,医疗仪器,航空航天设备以及军事武器上的一些嵌入式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林红涛 《煤矿安全》2006,37(1):58-59
结合辽宁的监察工作,谈一谈对三项监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盛欣 《煤炭技术》2012,31(10):133-134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并为依托于信息技术促进建筑物整体功能的相应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介绍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以及B/S模式的特点,阐述了ASP.NET的新特性,对IPMS-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Inventor系列化零部件库的开发与调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列化零部件在设备设计中被大量而频繁地使用。目前,在CAD软件中并没有现成的系列化零部件模型库。过去,设计人员需要对CAD软件编程进行二次开发,来建立这类零部件模型库。详细阐述了利用Inventor的iPart功能开发设备的系列化零部件模型库步骤、要点及其调用方法。该研究对通用设备设计手段的创新和所有系列化零部件的设计与创建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康  沈亮霓 《煤矿机械》2007,28(8):200-202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针对风机动静碰摩故障信号进行了小波分析,利用特定频带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取了故障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对风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为实施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钢管凿井井架是建井单位常用的建井设备,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文中就井架加工及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7.
18.
梁艳娟 《煤炭技术》2012,31(3):26-27
平面磨削在生产中用途极广,工件在平面磨削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面缺陷,特别是在精密磨削中一些凭目测即可辨认的表面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解决和避免各类表面缺陷,以采煤机钻头修复为例,有针对性地扼要分析了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宇  罗钊 《建井技术》2005,26(6):16-17
阐述了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安全应负的责任,重点叙述了施工现场监理安全管理措施,强调了现阶段监理企业有效介入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PLC的气动搬运机械手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气动机械手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气压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等具体内容。通过PLC的软件程序控制各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从而控制机械手的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