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蓄热式热力氧化器(RTO)对焦化废气进行了处理,并对RTO装置进行了工艺优化。结果表明,经过RTO装置处理的焦化废气达到了国家相关排放要求,有机废气的净化率达到了99%,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煤化工》2017,(6)
煤制气低温甲醇洗废气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主要污染源,低温甲醇洗排放废气需要处理后,才能达标排放。介绍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技术,其中,蓄热式燃烧法具有高效、环保和节能的特点。低温甲醇洗废气风量大、浓度低,净化效率要求高,采用蓄热式燃烧法最为合适。旋转式蓄热氧化器(RTO)较塔式RTO在技术上有更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且运行成本更低,建议处理低温甲醇洗装置废气,优先选用旋转式RTO。  相似文献   

3.
杨林 《上海化工》2022,(4):33-37
蓄热式氧化炉(RTO)是应用广泛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废气治理设备。简要介绍了RTO的系统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并从技术应用角度分析了RTO的去除效率、安全控制、热效率、腐蚀、堵塞、旁通排放等方面的问题,就RTO应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给出了设计、选用建议,为RTO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蓄热材料作为RTO装置中关键部件,其性能的优异决定了热量回收体系的整体性能。着重对RTO蓄热材料的发展、性能要求、研究及改善措施进行了论述。最后对RTO蓄热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蓄热式焚烧装置(RTO)在各类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广泛,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氧化燃烧工业废气中的VOCs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通过对RTO废气治理系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多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RTO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起蓄热燃烧装置(RTO)火灾爆炸事故,逐一排查分析并得出事故起因。分别从工业有机废气收集、风管风机传输、蓄热燃烧装置(RTO)处置等全过程开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针对防火防爆、防静电、有机废气浓度控制、风管设计、装置联锁与旁通设计提出了相应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以蓄热式热氧化工艺处理化学原料药制造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为背景,给出蓄热式氧化炉(RTO)系统关键设备SIS设计与验证的研究方法与关键步骤。基于HAZOP技术进行风险识别,利用风险图法进行风险评估与安全完整性等级(SIL)定级,依据GB/T 20438—2017、HJ1093—2020和苏应急〔2021〕46号进行安全仪表系统(SIS)设计,借助多阶段马尔可夫模型对SI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RTO系统首要安全风险在于过高浓度VOCs废气进入其装置而引发爆炸;设计SIS以确保进入RTO装置的VOCs废气浓度低于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SIS包括传感器、逻辑解算器和最终执行元件;SIS的PFDavg为1.32E-04,满足SIL3等级要求;SIS中传感器部分是最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用旋转浓缩-蓄热氧化(RC-RTO)系统对某车轮厂涂装废气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以废气处理前后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浓度及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浓度的变化为指标,考察了RC转速对吸附性能、RTO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C转速对吸附效果及进入RTO单元浓缩气体中VOCs浓度有较大的影响,RC转速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系统在RC转速为3r/h的条件下连续运行1个月,期间系统不需外加能源即可维持热量平衡,且RC单元及RTO单元排气中5种VOC物质浓度均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相似文献   

9.
《辽宁化工》2021,50(6)
介绍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技术及存在问题。以福建省某大型炼化企业废气焚烧设施为例,重点分析蓄热式氧化炉(RTO)在污水处理场废气和生产装置外排尾气集中处理中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杨振华  蔡鹏山  韩润 《化工机械》2015,42(2):196-198
介绍了蓄热式热氧化器(RTO)主要使用的几种陶瓷蓄热体,并模拟RTO设备的运行,测试几种蓄热体的性能,对RTO设备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乳聚丁苯橡胶装置采用蓄热式焚烧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 RTO)处理废气,RTO正常运行需要燃烧大量天然气维持燃烧室高温状态。本文通过控制RTO排气温度达到节约天然气的效果,并提出自动化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2.
工业有机废气是当今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近几年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力度日益加大,对有机废气排放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地方法规,对有机废气排放制定了更严苛的标准,大部分地区要求VOCs排放浓度低于30 mg/m~3。高标准政策下,对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性能要求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本文介绍了旋转式蓄热式热力焚化炉(RTO)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对RTO的优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蓄热式氧化器(RTO)处理VOCs的数值模拟技术,归纳了国内外蓄热体换热、VOCs破坏去除率等方面的科研成果,总结了其在实际运行中的应用进展,并基于已报道的研究成果与科学前沿,提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开发节能、高效的有机废气处理技术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机废气常见的处理技术,重点论述了蓄热式热氧化技术(RTO)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RCO)用于处理工业有机废气的工作原理、适用条件。详细分析了关于蓄热式热氧化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蓄热体的传热与流动阻力、催化剂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换向系统的设计与选用、启动技术。蓄热式热氧化技术和蓄热式催化氧化技术在国内外都已有很多成功的实际运用案例,将来也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企业有机废气的成分比较多元化、不稳定及企业间歇生产的特点,使得有机废气浓度和废气量都有间歇性变化,导致RTO系统运行不稳定,因此如何适应入口浓度的波动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严格控制VOCs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为目标,通过工艺改进和装置设备技术改造,VOCs排放基本达标,一些指标远远低于国家和上海地方标准,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还金山区蓝天白云奠定了扎实基础。治理全工况全覆盖上海石化坚持严格的治理标准,采用蓄热式焚烧炉(RTO)技术对储运部成品油罐区尾气作深度  相似文献   

16.
煤化工领域低温甲醇洗排放尾气的VOCs治理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介绍了五室RTO工艺的原理、流程及在晋控金石化工公司低温甲醇洗尾气VOCs治理中的应用。装置运行情况表明:RTO装置可满足低温甲醇洗尾气VOCs治理的各项技术和环保要求,排放烟气满足相关标准;装置废气年处理量可达4.8×104万m3,排放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质量浓度降至10 mg/m3~30 mg/m3;在处理废气中VOCs的同时可副产低压蒸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环保政策要求对碎煤加压气化配套低温甲醇洗装置的排放气中的VOCs进行脱除。本文对主要的VOCs脱除技术进行了比较,在现阶段,蓄热氧化工艺从技术和投资两方面都更适合于低温甲醇洗排放气处理。本文以某煤制天然气项目为例,对采用蓄热氧化方案给出了初步方案。  相似文献   

18.
蓄热式氧化炉(RTO)具有去除效率高、热回收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随着RTO在国内各行业的长期应用,其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显露出来。通过对两床式RTO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构成进行分析,对阀门切换过程中出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逸散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增设吹扫塔和三床设计优化的方案,通过既有工程案例对比了3种RTO的特点,分析了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最后展望了该优化方案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选择苯、甲苯和苯乙烯作为代表性VOCs组分,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热解和氧化的反应特性,获得其总包动力学参数,并应用于VOCs在蓄热氧化装置(RTO)中的CFD模拟。芳烃类VOCs的初始热解步骤主要发生脱氢、脱侧链和开环反应,生成对应支链结构的小分子烃类和苯,而氧化过程则直接生成CO、H2O以及少量的烃类。不同VOCs的热解与氧化反应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动力学分析表明,使用一级反应假设适用于描述VOCs热解及氧化初始阶段的反应过程。CFD模拟表明,提高入口温度可以显著提升VOCs的转化效率,而在同等VOCs处理量的前提下,提高VOCs浓度、降低进口总流量,对VOCs转化效率的改善程度与提高入口温度相当,这表明VOCs浓缩技术耦合RTO更为高效节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蓄热氧化技术对氯碱、油田化学品表面活性剂等生产装置排放的含氯废气进行治理。蓄热氧化法可以在温度为750~950℃的条件下,将废气(含空气)中的氯苯、苯等有机组分氧化为CO_2,H_2O和HCl等气体,氧化后的废气可通过碱液吸收脱HCl、活性炭吸附脱二噁英。处理后的气体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和地方废气排放的标准,有效减轻了含氯有机废气直接排入大气对人体健康及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