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雷力 《黄金》2012,(10):40-43
:对某含铜金矿石进行常规氰化、氨浸-氰化、酸浸-氰化、浮选-氰化等工艺处理,金回收率均较低,且氰化钠耗量高;而采用硫代硫酸盐法对该金矿石进行浸出,金浸出率高达92.64%。  相似文献   

2.
周红 《冶金分析》1997,17(2):1-1
山东某矿为含砷硫化矿金矿,对于这种难处理的金矿,铜、锌、砷及硫等杂质干扰氰化,氰化法金的浸取率很低,而硫脲法不受此类杂质干扰。本文将矿石进行加盐固硫砷焙烧处理后,进行了氰化浸取法、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取法和硫脲浸取法的比较实验,确定了硫脲浸取法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3.
氨氰法从含铜金矿石中提金研究与工业实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夏光祥  涂桃枝 《黄金》1995,16(7):26-29
本文对氨氰法浸取含铜金矿石进行了工艺过程研究,详细地考查了各操作条件对金浸取率的影响,对于含4.67TCu及58g/tAu的金精矿,氨氰法的NaCN用量约为氰化法的1/3,并且金浸出率也高,可达93.5%,将实验结果用于工业生产(28t/d)运转稳定正常,技术指标与小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某含铜金精矿焙砂中铜含量高,直接进行酸性硫脲浸出,铜会对硫脲浸出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该含铜金精矿焙砂性质特点,进行了酸浸脱铜、硫脲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酸浸脱铜预处理后,采用硫脲浸出工艺处理该含铜金精矿焙砂,金浸出速率较快,且金浸出率相对较高;在优化条件下,经过1 h的硫脲浸出,金浸出率可达92. 2%,银浸出率可达48. 6%;硫脲浸出工艺可实现快速高效回收金精矿焙砂中金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用于金湿法冶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贵金属,并以此作为可取代传统氰化法的一种无毒性浸出技术。该工艺在减少外来阳离子干扰和降低环境影响方面都优于氰化法。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可使金溶解而生成稳定的阴离子络合物,从而使金的浸出以相当大的溶解速率进行。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室规模研究,对从贵金属矿石中提取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出进行初步可行性评价。通过对取自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Republic)的矿石所做试验,作者指出了温度、硫代硫酸盐浓度、氨浓度和硫酸铜浓度对金溶解的影响。采用活性炭吸附或电解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在类似传统氰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金的回收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6.
对东北某难处理铜金精矿进行了硫代硫酸盐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矿石预处理条件、浸出时间、液固比、硫代硫酸盐用量、氨水用量对矿石中金、银、铜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38 μm粒级占97%、矿浆浓度25%、吨矿硫代硫酸盐用量1.08 t、吨矿氨水用量0.35 t、常温摇瓶浸出24 h时,浸出尾渣中金、银、铜品位分别为3.04 g/t、63.2 g/t和12.16%,金、银、铜浸出率分别为92.43%、9.23%、6.68%。锌粉置换、活性碳吸附均不适用于硫代硫酸盐提金溶液的贵金属回收。  相似文献   

7.
覆膜-铜氨硫代硫酸盐滴淋堆浸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若锋  刘川  商容生  吴俊峰 《黄金》2005,26(11):33-36
建立了覆膜-铜氨硫代硫酸盐滴淋堆浸提金工艺,原矿直接堆浸金浸出率达80%以上。高活性、高比表面固相萃金剂能简便、有效地回收溶液中金,金吸附率大于99%,载金量达22g/kg。硫代硫酸盐反复使用,消耗量为5.78g/kg。该方法用于处理四川某地氧化型金矿石。实验室扩大试验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黄金》2009,(4):55-55
在氨浸出体系和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体系中,研究了黄铁矿或黄铜矿和二氧化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氨性溶液和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中,有二氧化锰存在时,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溶解速度得到提高。二氧化锰提高硫化物浸出作用适用于从黄铁矿精矿和硫化矿石中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在用硫代硫酸盐浸出硫化物包裹型金矿石过程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可改善金浸出动力学,并提高金的总浸出率,并且几乎不影响硫代硫酸盐的消耗。  相似文献   

9.
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氰化物具有剧毒性,故采用氰化法处理含金矿石时,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同时,对于复杂金矿石的氰化浸金效果差的问题,许多学者试图研究更理想且能够替代氰化提金的非氰浸出剂。非氰浸金法具有无毒性或毒性比氰化物小、浸出速度快和对某些杂质的适应性强等优点,使得该方法备受青睐。阐述了非氰浸金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多硫化物和石硫合剂法、卤素及其化合物法,以及各方法的浸金工艺和优缺点,提倡开发更有效的无毒非氰浸金工艺,实现高效、环保且适合工业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氰化法浸金尽管应用广泛,但其浸出剂氰化物有剧毒,使用不当会严重污染环境和危害人身安全。而非氰浸金技术具有浸出速度快,杂质影响小,低毒甚至无毒等优点,已成为目前黄金湿法冶炼领域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总结了硫脲法、硫代硫酸盐法、卤素法、多硫化物法、石硫合剂法和生物法等主要非氰浸金技术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浸金机理及优缺点,并对非氰浸金技术尤其是硫代硫酸盐浸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高志明  刘学杰 《黄金》2005,26(4):35-37
应用氨氰浸出,采取综合强化浸出措施,采用炭浆法和炭柱法相结合吸附流程。使含银铅铜难浸金矿石金的回收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薛光  于永江 《黄金》2005,26(5):34-37
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铜金精矿焙烧-氰化工艺金、银、铜回收率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将金精矿加入硫化钠后进行焙烧预处理,可有效地提高金、银、铜的回收率。试验结果表明,金、银、铜的浸出率分别提高8.22%,57.43%,7.82%,且不影响制酸和电解铜工艺。  相似文献   

13.
邹来昌 《黄金》2014,(4):58-61
针对某含铜金矿石进行了氨氰法浸金及浸出贵液脱铜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技术指标,浸渣金品位0.38 g/t,浸出贵液金、铜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7 mg/L、61.94 mg/L,渣计金浸出率为89.44%;采用双氧水除铜,铜沉淀率为85.85%,氧化沉淀渣铜品位超过50%,可以铜精矿出售。  相似文献   

14.
薛光 《黄金》2002,23(12):32-35
提出了一个含铜金精矿加氯化钠焙烧(酸浸铜)-氰化浸出的工艺方法。对其工艺方法的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加氯化钠焙烧可有效地提高金、银、铜的回收率。经不同类型矿样验证,银的浸出率提高30%以上,金和铜的浸出率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光  王永新  薛元昕 《黄金》2011,32(6):48-49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含砷金精矿二段焙烧-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含砷金精矿经一段焙烧(450~500℃)除砷后,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SR,再进行二段焙烧(630~650℃),然后经稀硫酸除铜后进行氰化浸出,可使金的氰化浸出率提高4.65%.该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研究:阴极过程及浸金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涛  吴振祥 《黄金》1991,12(10):32-37
本文研究了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溶解的阴极机理,结果表明,在含铜氨的溶液中,二价铜氨络离子在金表面直接还原,生成的一价铜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迅速被氧化再生为二价铜氨络离子,后者又到金粒表面上还原。根据硫代硫酸盐浸金阳、阴极过程电化学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催化机理及模型。从本质上揭露了铜、氨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的作用,填补了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的空白。  相似文献   

17.
某含铜金矿石氨氰柱浸提金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某碳酸盐型含铜金矿开展了氨氰柱浸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入柱粒度、不同氨氰比、滴淋强度和不同液体配制滴淋液返回滴淋等因素对柱浸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控制-20 mm粒级入柱,有效氨氰比为2∶1以及滴淋强度为5~10 L/m2·h时,Au的浸出率为82.06%,Cu的浸出率为7.85%,NaCN耗量由原来的15 kg/t矿降低到4.24 kg/t矿,NH4HCO3耗量为35.33 kg/t矿。同时,当采用含Cu贫液补加药剂返回滴淋时,Cu浸出效果为采用清水时的21%,Cu的浸出受到进一步抑制,而Au的浸出未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提高金、银、铜回收率的焙烧-氰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光 《黄金》2002,23(5):26-28
提出了一个在金精矿焙烧-氰化工艺中提高金、银、铜浸出率的焙烧方法。该法基于在金精矿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钠进行焙烧,可有效地提高金、银、铜的浸出率。经含硐、砷不同类型金精矿验证,银的回收率可提高30%以上,金、铜的回收率也有所提高。新焙烧方法具有不增加设备、成本低、简单易行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从高铜、高铅金精矿中氰化提取金、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晓春  薛光 《黄金》2006,27(8):36-38
对用氰化法从高铜、高铅金精矿中提取金、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氰化浸出时,采用CaO+NH4HCO3作为pH调整剂,同时加入SD助浸剂,可有效地提高金、银的氰化浸出率。与常规氰化法相比,金、银的氰化浸出率分别提高15.85%和30.44%。氰化尾渣用浮选法选铅,焙烧-酸浸法回收硫和铜,酸浸渣作为制备水泥原料,实现了金精矿所有组分的综合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董岁明  姚坡  李绍卿 《黄金》2006,27(3):35-37
进行了某富硫高砷金精矿加添加剂CL硫脲浸金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CL可以改善硫脲浸金过程,降低浸出所需的硫脲浓度,提高金浸出率,可使该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89%以上。试验还探讨了浸出的最佳条件,并分析了添加剂CL对浸金机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