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康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4,(42):189-189
因为能源短缺,人类开始的新能源的开发,考虑到环境污染在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可再生无污染成为主要要求,而符合要求的少数替代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在它的实际应用方面有大大小小各种的限制和条件,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成本的降低,太阳能光伏发电会渐渐进入商业化阶段,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光伏电能的条件优势明显,考虑到我国目前的国情,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太阳能为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开发太阳能房屋只是近几十年的举措施。美国已建成5万幢种种类型太阳能房屋,意大利、日本等国也有很大发展。我们山东省从80年代开始设计与研究。最近,《齐鲁晚报》(1994.14.18)刊载山东省栖霞县古镇村新落成太阳能教学楼,它是由国家计委、农业部等8个部分组织实施的能源开发项目之一。我省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充分开发,对于节约能源将具深元的战略意义的。译者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问题一直在增加,我们的地球家园很多资源已经或者即将消耗殆尽,我们也已从很多年前开始追求各方面的可持续,而现在的发展智能建筑更替占很大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节能就显得格外必要。建筑节能包括很多方面,而对太阳能,风能等我们尚未能好好利用能源的利用也是节能的一个方面。对建筑结构来说节能措施一般有: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屋面节能、利用太阳能、夜间通风。  相似文献   

4.
熊露丹 《硅谷》2013,(14):157-158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环保能源,已成为未来能源发展的重点,本文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根据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及需求,归纳了各类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方法的优点及不足,希望对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测方法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3D打印技术在光伏领域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进展情况能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发清洁能源迫在眉睫。太阳能作为地球上最丰富的能源而备受关注。目前,太阳能电池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种重要方式,可将资源无限、清洁干净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光伏产业在过去10年中呈现40%以上的增长幅度,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13年全球装机  相似文献   

6.
《发电技术》2021,(2):I0002-I0002
太阳能热发电是构建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供应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我国未来能源结构升级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近十年来国家对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在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规模方面已跃居增量世界第一、总量世界前列的位置,自主化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但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仍面临初投资成本高、热力学效率低等瓶颈,而实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高效低成本利用,面临重大的理论和技术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7.
因化石能源储量的有限性和利用的污染性,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开发利用作为能源革命中最为重主要的资源。中国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广阔。结合这一实际,文章阐述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现状和发展及急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发电给当今世界带来一系列环境和气候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已提出要整体削减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比例,最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速,并已进入平价上网时代,未来光伏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光伏发电的核心元件—太阳能电池,备受关注。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其中,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最成熟,目前已经成功商业化。但是,单晶硅制备过程复杂且能耗高,导致光伏发电成本较高。近年来,基于有机聚合物和钙钛矿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9.
随着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凭借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太阳能是当前世界上最清洁、最现实、大规模开发利用最有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中太阳能光伏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而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是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必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光伏发电技术及居民使用光伏发电并网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安装》2009,(9):46-46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近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亚洲能源论坛上表示,我国将大力推动风能、核能、太阳能等发展,年内将颁布新兴能源发展规划,推出能源科技发展指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然而传统的火电、水电等发电及能源方式都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大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是现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能源发展的重点。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太阳能发电已经形成了以太阳能光发电与太阳能热发电为主的两种基本发电技术,做好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关键是要解决好太阳能设备的独立运行与设备的安全并网运行。本文将在分析太阳能电站组成的基础上对独立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2.
吴一丁 《硅谷》2010,(15):125-125
<正>澳大利亚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长期以来,传统能源——煤的大量使用,使澳大利亚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高居世界前列。而我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从常规能源结构上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新能源方面,澳大利亚主要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在水能方面相对缺乏,而中国的水电占有较大比重。通过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比较,分析两者在开发利用情况,面临问题和各自采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的消耗量不断增大,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将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目前,我国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倡绿色环保,这就为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应用于建筑的优势以及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并经过分析,分析了太阳能技术应用于建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形式,也是我国目前重点发展的、为数不多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本文详细分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并对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太阳能光伏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极具太阳能开发利用价值的国家。太阳能光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对于节约常规能源、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光伏技术效率的提高,性价比会有很大改善,这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太阳能光伏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先进能源材料》上报告说,他们研发出一种新型低成本电解水催化剂,有助于高效生产氢能源。能源转换是发展清洁能源的关键。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都是间歇性的,而电网需要持续稳定的输入,因此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不能直接接入电网,而需要介质存储起来或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源。眼下最有前景的途径之一就是用这些电能来  相似文献   

17.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趋严峻,太阳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替代能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利用太阳能的主要手段,本文着重讨论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制冷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利用技术,利用太阳能进行制冷可以有效降低常规制冷方法而带来的巨额能源消耗,并减轻由于燃烧化石能源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目前太阳能制冷技术研究的热点是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太阳能喷射式制冷和太阳能吸附式制冷。  相似文献   

19.
《工业设计》2014,(4):57-57
太阳能电池板我们都曾经看到过,比如一些路灯上都是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样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的不可再生能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设计也是使用太阳能能源的电子产品,所不同的是它直接是一个插座,你可以直接把电子产品插于上面,而不需要经过复杂的工序,它设计的比较简单,可以让我们很直观的操作和使用它。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取得了很大成就,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其中,太阳能热水器作为节能、环保、低成本的绿色能源产品,已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市场成熟最早的行业.特别是"九五"以来,在企业规模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国产化、市场规范化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引导下,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原材料加工、生产、制造和销售、安装服务相配套的产业化体系.随着太阳能热水器产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相应的标准化工作也在不断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