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珍珠纤维针织运动面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珍珠粘胶长丝与涤纶DTY在双面大圆机上开发珍珠针织运动面料的编织工艺,并对其服用性能和热湿舒适性能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涤纶仿真丝绉类织物的绉丝通常是对长丝加强捻经热定型获得。目前国外已采用加强捻,热定型,假捻三合一新工艺。本文通过选用两种工工艺获得绉丝,然后进行织造,后整理,并对三种双绉织物(包括02真丝双陷)的起陷效果,光感,形感,透气性及力学性能等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一步法涤纶弹力型绉丝织物起绉效果好,光泽柔和,手感膨松丰满,柔软,有关力学性能与02真丝双绉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3.
以粗特涤纶顺纡绉织物为研究对象,运用能量分析法提出了绉效应形成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涤纶POY新裂伸长率、含油率、条干不匀率、POY的外观成型等对DTY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POY断裂伸长率在120-140%,含油率为0.35-0.45%,条干不匀率小于1.5,外观成型良好才能加工出质量优良的DTY。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绉效应作为双绉的主要风格建立起了可表征绉效应和织物工艺结构参数间关系的风格设计方程以及可表征这些参数和织物手感间关系的辅助风格设计方程.只有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方程的工艺结构参数才能得到良好的绉效应和手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把绉效应为双绉的主要风格建立了起可表征绉效应和织物工艺结构参数间关系的风格设计方程以及可表征这些参数和织物手感间关系的辅助风格设计方程,只有能够同时满足这两个方程的工艺结构参数才能得到良好的绉效应和手感。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织造工艺参数、后整理工艺以及环境条件对真丝双绉绉效应系数(Z)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织物的纬密、捻度、覆盖率、后整理张力以及环境湿度与绉效应系数密切相关。要增强双绉的绉效应,必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严格控制后整理拉幅张力,保持适当的环境湿度,使 Z 值增大。  相似文献   

8.
对将热管拉伸技术应用于涤纶FDY生产中的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工艺参数的控制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干切片的含水、热管的温度、集束的位置、冷却吹风的条件等工艺,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的涤纶FDY.结论认为:采用热管拉伸纺丝技术生产涤纶FDY,替代传统的热导丝辊式生产涤纶FDY的模式,具有短流程、低能耗、易维修、少投入、高效益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用选择预缩生产涤棉和纯棉织物绉泡产品的方法,说明了选择预缩的原理,探讨了影响预缩效果的因素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选择预缩生产涤棉和纯棉织物绉泡产品的方法,说明了选择预缩的原理,探讨了影响预缩效果的因素和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洗法、洗涤剂法和乙醚萃取法测定POY、FDY、DTY等3种聚酯长丝的含油率,进行含油率测定方法优选研究.结果表明,POY和DTY纤维含油率测定可采用简单、易行的水洗和洗涤剂法,而测定FDY纤维含油率直使用乙醚萃取法.文中同时指出,POY、FDY纤维油剂由于以乳液形式使用,测量前需要预先去除其中的水分.  相似文献   

12.
本篇从变形加工工艺D/Y比、牵伸倍数、变形热箱温度、超喂率、不同摩擦盘组合及设备状况等诸方面对DTY加工中“僵丝”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了造成涤纶POY条干不匀的各种因素,涤纶POY条干不匀对DTY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涤纶POYUstercv%值应控制的范围,以利于DTY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微型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了一套煮熟茧动态解舒张力的计算机自动检测系统.在不同的煮茧工艺条件下,对解舒优劣不同的两种原料煮熟茧的动态解舒张力进行了检测分析,定量检测得到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对于完善煮茧理论、评定煮熟程度、鉴别茧质优劣、改进煮茧工艺、提高生产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竹碳/银纳米粒子超细微粉,并利用复合纺丝技术开发出多功能复合抗茵锦纶纤维,结合工厂的实际生产条件对该纤维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与单组分多功能抗茵聚酰胺长丝纤维相比,在同样的抗茵母粒添加量的条件下,复合纺丝生产的多功能抗茵聚酰胺长丝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实际生产牵伸工艺范围内,抗茵锦纶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牵伸倍数增加而增大,并呈现线性规律;拉伸伸长率随牵伸倍数增加而减小,表现出负指数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6.
芳纶帘子线与橡胶的粘合强度除了与帘子线的表面处理有关外 ,芳纶帘子线的浸胶工艺对其粘合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重点讨论了芳纶帘子线浸胶时间、烘干方式、焙烘时间的变化对其粘合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纤维缠绕技术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纤维缠绕的概念、发展史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纤维缠绕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做了综述,重点介绍了未来纤维缠绕工艺和纤维缠绕机械的发展趋势,即缠绕工艺与其他工艺的复合化、热塑性树脂缠绕的日益增多以及缠绕机械的精密化、高效化、柔性化等,并对我国纤维缠绕技术的现状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PMAC的六轴纤维缠绕机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工控机和PMAC运动控制器为基础构建了六轴纤维缠绕机的控制系统.参照开放式数控体系结构,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了缠绕机的系统软件.并将六轴缠绕机应用到了压力容器的五坐标缠绕和三通管的缠绕中.偏航坐标的引入解决了压力容器缠绕时在封头段的纤维束扭曲和过度堆积问题.升降坐标的引入使得三通管支管的纤维缠绕成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了弧形管纤维缠绕计算机图形动态显示的技术研究,建立了弧形管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纤维测地线缠绕和非测地线缠绕的数学模型,采用线框成型方法构造了弧形管及其上缠绕纤维的图形,利用统x轴旋转变化实现了计算机模拟弧形管纤维缠绕动态过程,为工艺及设备的设计研究提供了一条高效的途径。本文同时还提出了一种简捷的弧形这同截面圆上节点z值比较消隐方法,使得三维动态图形更加逼真和更富立体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