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山东省浅层地下水的类型及分布特征,评价了全省浅层地下水的天然补给资源、可开采资源 的数量及其分布特点。对地下水资源在地域上的分布与需水量之间的配置及其开采程度进行了分析。阐述了 山东省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针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
研究地下水资源潜力对促进区域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青岛市主要地下水水源地为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价。在各种评价方法中,综合评价法因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评价结果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3.
周长松  邹胜章  朱丹尼 《中国矿业》2021,30(S2):221-227
土壤和地下水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进行污染土壤和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治理,对维护生态协调、人体健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污染修复概念及污染修复技术发展阶段论述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的主要技术及相应的规范、标准等进行了总结,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论述,以期为土壤、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与环境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杨宏伟  朱瑾 《西部探矿工程》2012,24(7):112-114,118
根据准噶尔盆地南缘地下水调查的水质分析资料及动态监测资料,对区内地下水质量及污染状况进行了现状评价,分析了其污染的原因,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防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降低和污染加剧,人类对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增加,不同程度改变了地下水环境,尤其是城市地区的地下水环境有恶化趋势。采用DRASTIC指标体系和MAPG IS的空间叠加功能,对玉溪盆地地下水防污性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地下水防污性总体在差—中等范围,可分为三种等级区。其中,盆地区地下水防污性基本在较差—差的范围,盆地周边山地防污性中等。反映人类工程和经济活动易对盆地地下水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地下水污染环境管控目标,快速识别高风险区,通过污染源—迁移转化途径分析,综合污染源潜在危害性和地下水脆弱性形成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划定地下水环境高风险区。其中,以污染释放可能性、污染物潜在释放量和污染源生物毒性为主要因子的污染源潜在危害性评价体系;以DRASTIC模型为基础构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体系。以郑州市典型产业集聚区为例,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分区,实践应用结果表明,地下水环境高风险区与园区污染源分布特征、地下水脆弱性特征存在紧密联系。该评价体系合理,结果科学可靠,可为地下水污染预防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7.
木文介绍了应用环境稳定核素和环境放射性核素来检测地下水污染的基本知识,是评价地下水资源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岩溶含水层脆弱性评价的COP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有效方法,分析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现状,探讨地下水脆弱性的涵义,以济南为例,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COP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地下水脆弱性是地下水系统对于污染物的防护能力.指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和COP法应用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值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值法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种方法,结合赵油坊水源地介绍数值模拟在资源评价中的运用,旨在通过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选择正确的数学模型,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对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地下水逐级评价法的评价过程进行了介绍,并以莱芜市2017年16例水质化验结果为例,对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下水质量单指标评价直观反映单组分的超标情况,不能反映水质的整体状况;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能反映水质状况,但其方法极大地突出污染因子,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了水质的超标程度;地下水逐级评价法在初步水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无机毒理指标与微量有机指标共同组成的污染等级对地下水质量进行修正,适当弱化单一指标超标对地下水质量的贡献,评价结果更合理、更准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和延时性,一旦水体遭受污染将很难修复,不仅会影响所在地区人民的用水安全、破坏城乡生态、降低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农畜产品质量。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水文地质、地质及自然条件,参考DRASTIC评价指标,在实测及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选择7个影响地下水防污性能的因素评价地下水脆弱性,并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开采强度等因素评价地下水污染风险性,按综合指数将该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地下水污染高风险区、较高风险区、中等风险区、较低风险区、低风险区,并针对各风险区的主要地下水污染问题,提出适宜的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为行政主管部门对地下水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识别出容易污染的地下水区域,为地下水保护提供参考意见,提出节能环保背景下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方法。遵循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体系构建原则,选取地下水位埋深等评价指标,结合指标模糊层次权重和灰色关联权重,得到指标综合权重,采集指标数据,根据指标属性和变化范围,给出指标评分,计算权重和评分的乘积和,获得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值,评价值越高,脆弱性越高。选取某平原区域为研究区域,评价地下水污染脆弱性,划分较低、中等、较高、极高4个评价分区,检验结果表明,评价值和氮元素浓度成正比关系,线性关系较强,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3.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pollution source and pollution pathway of Yujiagou area, by the ground water quality analysis and the leaching and soaking experiments of the gangue, reliable data were obtain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prove that these inorganic salt elements are easily dissolved by the water. 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s in the ground water are consisted with 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 in the leading water of the gangue. By synthetically analyzing, a conclusion is shown that the salts in the leacheate of the waste dump of open pit coal mine are the primary pollution source for groundwater of Yujiagou area. An assessment is made about the degree of pollution of the ground water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4.
以孔隙水水质监测和民井调查资料为基础,按地下水质量和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对玉溪盆地孔隙水污染程度和质量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孔隙水普遍污染,可分严重污染、重度污染、轻度污染和未污染四种类型区,主要超标项目为NH4+、Mn2+、COD、硝酸盐、亚硝酸盐等.盆地中轴带的孔隙水质量基本不合格,合格区仅局部存在,水资源功能快速丧失,并有恶化趋势.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恢复是城市环境地质工作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矿井全生命周期地下水污染防控体系,造成了地下水污染防控不当、污染加剧等问题,在科学界定煤矿区污染场地和地下水污染流场单元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基于污染场地的定义,对煤矿区地下水污染场地和地下水污染流场单元进行了科学界定,明确了煤矿区地下水污染场地范围和地下水流场评估范围;分析了煤矿区场地矿井水污染类型和污染模式,阐明了煤矿开采和闭坑阶段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征因子;基于地下水污染风险理论,剖析了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监测现状及预警技术思路;从矿井生产和闭坑角度出发,阐述了基于岩层控制、阻断材料以及地下储水等现有的保水开采技术途径,概述了矿井闭坑过程和闭坑后地下水污染防控的主动、被动技术手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矿井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提出了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地下水污染精准探测技术,地下水特征污染物智能识别、监测预警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煤矿区地下水污染源头控制、过程阻断、末端修复等关键技术与工艺,力促形成煤矿区全生命周期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与规范,研究结果对于矿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魏婧 《中州煤炭》2022,(9):189-194
针对现有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存在的效率低问题,采用正态云模型实现评价方法的优化设计。将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设置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从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2个方面,分析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标注各个指标的性质。通过正态云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计算评价指标的具体取值。脆弱性评价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综合考虑客观和主观因素,求解评价指标权重,得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结果。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得出,通过正态云模型应用,地下水资源脆弱区面积的评价误差明显降低了0.38 km2,有效提升了评价效率,说明正态云模型在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拔道洼村与北戴河区某工厂地下水污染纠纷,项目组在调查区先后开展了地下水化学分析、水位高程测量、渗漏试验、抽水试验等传统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调查结果表明,该厂生活区污水处理站渗漏水对污水处理站下游局部区域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影响,但不会对拔道洼村饮用水井产生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污染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江汉平原实际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采用DRASTIC模型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进行了污染脆弱性评价,分析了区内浅层地下水的防污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汉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稀土分离项目废水成分复杂,且污染物浓度高,废水一旦进入地下水,将造成难以修复的污染。本文针对岩溶区某稀土分离厂废水泄漏污染地下水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针对防渗膜完好、防渗膜破裂、岩溶塌陷三种情景预测了污染物氯离子在岩溶含水层中的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防渗膜能有效防止地下水污染,一旦破裂,在30a的模拟期内,污染物将运移至厂区外,岩溶塌陷情景下,厂区周边地表水、地下水均将会被污染。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区的地下水污染预测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煤炭地下气化酚污染迁移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我国西部某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以气化特征污染物之一--挥发酚为例,建立地下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对气化炉闭炉后的污染物迁移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20 a 预测期内,挥发酚具有极弱的向煤层隔水顶板上覆咸水含水层的迁移倾向,水动力弥散是其迁移的主要方式;煤层内部挥发酚的迁移只发生在燃空区附近,在气化后20 a,污染晕为以燃空区为中心的椭圆形,长轴方向大约500 m,短轴方向大约300 m,煤层的低渗透性、水力坡度小和介质的吸附作用是阻碍挥发酚在煤层内扩展的主要原因;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头差、燃空区上下方隔水层的破坏程度和范围以及水动力弥散作用是含水层污染评价的关键因素。地下水污染风险须通过科学选址、气化过程控污、煤层燃空区污染处理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