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丁婷婷  张佐宇  吴志平 《应用化工》2023,(11):3008-3012+3017
以自制的木质素基聚[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Lignin-g-PDMAPS)温敏聚合物为原料,采用乙醇/氯化钠抗溶剂法自组装制备木质素温敏聚合物包覆布洛芬纳米颗粒(IBU@LTPN),研究IBU@LTPN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释放行为。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进行性能和结构表征。通过抗蛋白吸附实验和细胞毒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表明,IBU@LTPN的最高临界溶解温度(UCST)为38.55℃,IBU@LTPN的形貌为椭球形。IBU@LTPN包覆率为68.55%。IBU@LTPN显示出良好的温敏特性,温度大于UCST时,42℃时,48 h累计释放量达到75%,而温度小于UCST时,38℃时,48 h累计释放量为36%。而且IBU@LTPN具有一定的pH响应特性,具有明显的抗特异性蛋白吸附性能且使用的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制备了一种新型有机金属配合物[(CH3)3C16H33N][Ni(dmit)2] (简称为CTNI)的聚合物薄膜,研究了膜的显微结构和光学性质.结果表明,成膜温度80 ℃,CTNI掺杂浓度5%,可以制得表面平整、颗粒分散均匀、颗粒大小150 nm左右的纳米复合薄膜.吸收光谱显示,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在近红外有强而宽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3.
随着复合材料的功能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温度敏感性凝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热传导、电磁、光学性能,而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将功能化碳纳米管与各种聚合物复合制备温敏凝胶,可以增强温敏凝胶的缓释性、温度敏感性、pH响应性等,同时温敏凝胶也可增加碳纳米管的生物相容性,本文综述了碳纳米管和温敏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了温敏高分子聚合物PNIPAm,并利用两亲性聚合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制备出PNIPAm与纳米Cu2O的温敏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温敏性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通过抑菌实验考查温敏复合材料的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PNIPAm凝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约为32.5℃;交联剂摩尔分数(占单体的物质的量)从2%增大到4%时,凝胶溶胀度下降40%;抑菌实验发现,温敏复合材料对氧化亚铜的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两种Cu包裹SiC颗粒复合粉体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SiC与金属的结合性,分别采用化学镀法和非均相沉淀法制备Cu包裹SiC颗粒复合粉体。通过XRD衍射分析得出以上两种包裹方法都可以得到大部分包裹着Cu相的SiC颗粒,同一组分比例下非均相沉淀法得到的Cu相对于化学镀法得到的Cu多,且非均相沉淀法同样得到相对较多的Cu2O。SEM形貌观察分析得出:化学镀法容易制备Cu包裹粒径较大碳化硅颗粒,非均相沉淀法容易制备Cu包裹粒径较大碳化硅颗粒,其大小、形状均对包覆效果有影响,小颗粒的碳化硅颗粒比大颗粒的包覆效果好,球形颗粒比其他形貌的颗粒包覆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乙烯亚胺对刷镀(Ni-P)-Si3N4纳米微粒复合镀液中Si3N4纳米微粒的分散性、刷镀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并确定了聚乙烯亚胺在复合刷镀液中的最佳含量。结果表明,聚乙烯亚胺能有效阻止复合刷镀液中颗粒的絮凝、团聚,其用量对复合刷镀层中Si3N4含量、刷镀层硬度及耐磨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当其质量浓度为0.8 g/L时,获得了微粒均匀分散,稳定悬浮的复合刷镀液,复合刷镀层微观表面结构致密,微粒分布均匀,磨损量最小,显微硬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4):671-674
在获得偏钛酸水相分散体系的基础上,以原位聚合法在偏钛酸粉体表面包覆脲醛树脂壳层,通过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复合粉体的形貌、外表面元素组成及复合颗粒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烧蚀管试验对比测试了复合颗粒的缓蚀效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颗粒为脲醛树脂包覆偏钛酸的结构,其分散性和均匀性较好,球形度相比包覆前有所提高,对比制式发射药其缓蚀效率可达16.92%。采用该型缓蚀剂可降低发射药的烧蚀性能,有望缓解高能发射药带来的烧蚀问题。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17,(4):671-673
在获得偏钛酸水相分散体系的基础上,以原位聚合法在偏钛酸粉体表面包覆脲醛树脂壳层,通过扫描电镜、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了复合粉体的形貌、外表面元素组成及复合颗粒结构进行表征;利用烧蚀管试验对比测试了复合颗粒的缓蚀效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颗粒为脲醛树脂包覆偏钛酸的结构,其分散性和均匀性较好,球形度相比包覆前有所提高,对比制式发射药其缓蚀效率可达16.92%。采用该型缓蚀剂可降低发射药的烧蚀性能,有望缓解高能发射药带来的烧蚀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12-羟基硬脂酸、硬脂酸、聚乙烯亚胺为原料,合成了羧基封端及未封端聚羟基羧酸酯和聚乙烯亚胺接枝聚羟基羧酸酯,并将这三种超分散剂应用于低树脂液浓度的纳米二氧化钛颜料分散体系中,对分散体系的粘度、储存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聚乙烯亚胺接枝的聚羟基羧酸酯对纳米二氧化钛颜料体系有较好的分散性能,最件用量为4%(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10.
《化学世界》2021,62(9):562-568
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磁性纳米材料Ag@Fe_3O_4,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X)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Fe_3O_4具有核壳型花状结构,单个颗粒花状结构的粒径约为100 nm,以粒径约为40 nm的Ag为内核,在其外层包覆的Fe_3O_4粒径约为30~60 nm。利用Ag@Fe_3O_4纳米材料中的Ag核能被H_2O_2氧化为Ag~+并引起吸收光谱吸光度值变化的特点,建立了光度法快速检测过氧化氢的方法。在过氧化氢浓度为0.5~200μmol/L范围内,其浓度值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浓度与吸光度关系方程为y=-0.001 63c+0.626,相关系数(r~2)为0.998 2,检出限为0.3μmol/L;方法用于自来水样品中过氧化氢检测时,其回收率为95.2%~96.1%,相对标准偏差(RSD)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