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东化工》2021,48(3)
运用美国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某单位化工产品库区内的危化品储存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评价。介绍了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评价程序和计算步骤,根据危化品储存装置的实际条件确定了单元的危险系数和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确定了危化品储存装置固有的及安全补偿后的火灾爆炸风险等级,最后得出了该储存装置的安全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一套硫磺回收装置为例,运用道氏指数法对化工行业关键装置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评价。首先列出了道氏指数法的评价程序,然后按结构和功能把硫磺回收装置划分成7个评价单元,运用道氏指数法对每一单元危险系数的取值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最后划分了危险程度等级,认为装置是安全的。通过安全评价,定量认识了该装置的危险性,并针对高危险等级的单元和某些危险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安全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利用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对煤焦油深加工过程中各个单元进行安全评价,分析其危险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找出生产过程中危险等级较大的生产单元,并对其采取工艺控制、物质隔离和防火措施3个方面的安全补偿措施,以降低其危险等级。该评价结果为煤焦油深加工企业火灾事故的防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郭凡  於孝春  袁东明 《化工机械》2014,41(6):722-726,732
根据道化学(DOW)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方法对己内酰胺主要危险单元进行安全评价,确定其FEI危险等级,对危险等级高的单元进行安全补偿,降低其危险等级,为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强调对硫酸生产企业进行安全评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介绍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入手,对硫酸生产企业的危险及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和辨识。以一套200 kt/a硫磺制酸装置为例,介绍3种安全评价方法。应用“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得出结论:该硫磺制酸装置的固有危险等级属三级,如果工厂安全管理等级为Ⅱ级,则实际危险等级为中度,通过加强工厂安全管理等级可降低工厂实际危险等级。应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得出结论:硫磺制酸装置除转化单元为“稍有危险”单元外,其它单元都是“可能危险”单元。应用“安全检查表”的检查结果可确定工厂安全管理等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姜红丽 《山东化工》2012,41(2):68-71,73
从物质因素和工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某工厂气分装置和液化烃罐区进行安全评价的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了安全评价,得出其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和危险暴露面积、危害系数、危险等级,实际可能财产损失等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安全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气分装置和液化烃罐区的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某加油站进行安全评价,得出其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和危险暴露面积、危害系数、危险等级、实际可能财产损失等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安全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加油站储罐区的风险程度,为加油站的事故风险预防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吉尚伟  张耀伟 《辽宁化工》2009,38(7):503-506
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某油库轻油储罐区进行安全评价,得出其安全措施补偿前后的火灾、爆炸指数(F&EI)和危险暴露面积、危害系数、危险等级、实际可能财产损失等指数。评价结果表明安全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油库轻油储罐区的风险程度,为油库的事故风险预防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汤华清 《现代化工》2011,31(Z1):363-365
通过制备乙烯装置工艺单元危险物质辨识、选取决定性物质乙烯,采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其单元裂解炉进行安全评价,可得出决定性物质乙烯爆炸前的火灾爆炸危险指数、危害系数、危险等级、爆炸半径等,通过补偿相关指数,提出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装置与措施,可有效地降低裂解炉评价单元发生爆炸事故的概率与损害,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合理指导。  相似文献   

10.
周慈  郑东 《水泥工程》2012,(2):14-16,40
采用英帝国化学公司(ICI)蒙德评价方法,对水泥厂煤粉制备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确定了该系统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料物质系数并计算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毒性等指数。经过安全补偿系数修正后,得出已降低的煤粉制备系统总危险性系数以及总体危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评估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风险程度,对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引入了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结合事故树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将数学计算模型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范围、环境影响、信誉损失5个方面量化事故后果严重度,建立一套完整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发展壮大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各类环境事件,通过积极探索环境事件危险源的辨识技术,研究确定不同风险等级危险源的预防监控和应急处置措施,并应用于公司环境危险源监管工作中,提高了对环境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危险气体泄漏防护区域的划分方法主要为定性方法,难以对具体场景定量表征,进而无法用于风险防控系统的设计规划。本文在等价气云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爆炸事故后果风险评估,提出一种定量划分气体防护区域的方法。综合考虑气体泄漏概率、风速风向联合分布概率等现场特征要素,运用高斯扩散模型,得到气体泄漏扩散的等价气云体积以及气体泄漏扩散风险集合,并进行泄漏场景筛选。针对扩散风险较大的场景进行点火概率分析,利用多能法计算气云爆炸影响范围,对气云爆炸事故进行风险评估得到爆炸事故后果风险集合。在ALARP标准与火气系统探测器场景覆盖率的指导下,依据不同装置区域的风险值确定气体防护区域等级定量划分标准。通过某LNG接收站案例分析,可定量得到不同装置的防护区域等级,实现针对具体泄漏场景的气体防护区域等级定量划分。数值计算表明,气体防护区域定量划分可为火气系统探测器布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运用道化学法对某偏二甲肼(UDMH)储库进行安全评价,得出了有无安全措施补偿的火灾爆炸指数、危险等级、暴露半径、暴露面积和暴露体积等。评价结果表明,补偿前伤害半径为59.4 m(对特定储库),补偿后伤害半径为35.05 m,说明采用安全措施补偿是很有必要的,为事故的风险预防和对UDMH储库的管理提供了依据。但是UDMH储库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安全措施补偿的完善,使伤害等级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5.
连续聚合过程中产品牌号过渡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流化床乙烯气相聚合工艺为例建立了产品牌号切换模型 ,通过同时优化聚合温度、氢气和共聚单体的浓度、催化剂流率和料位高度等 5个操作变量的变化轨迹 ,使产品牌号的切换时间最短 ,过渡料数量最少 .研究表明 ,聚合温度、氢气和共聚单体的浓度对树脂性能指标的控制起主要作用 .为了减少过渡料的数量 ,一般均需降低催化剂流率和料位高度 .通过在目标函数中增加熔流比控制项可以抑制操作变量的剧烈调节 ,达到控制分子量分布的目的 .同时发现 ,产品牌号的正向和反向切换所得到的操作变量的最优轨迹很不相同 ,反映了系统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16.
A model of grade transition is presented for a commercialized fluidized bed gas-phase polyethylen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quantity of off-specification product and the time of grade transition can be minimized by the optimization of operating variables, such as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the ratio of hydrogen to ethylene, the ratio of co-monomer to ethylene, feed rate of catalyst, and bed level. A new performance index, the ratio of melt flow (MFR), is included in the objective function, for restraining the sharp adjustment of operation variables and narr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resi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atalyst feed rate and bed level are decreased in order to reduce the grade transition time and the quantity of off-specification product. This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solved by an algorithm of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SQP) in MATLAB. There is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rward transition and reverse transition of grade with regard to the operating variab  相似文献   

17.
连续聚合过程中多牌号产品过渡的生产调度最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连续聚合过程中牌号切换的最优化模型,提出了以目标函数值为判别依据的多牌号切换的最优化调度策赂。对多牌号树脂的生产系统进行了调度最优化的仿真研究,并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动态规划的方法考察了6个聚乙烯树脂牌号的生产调度,计算了树脂牌号的最优生产序列以及相应的过渡料数量和过渡时间,并分析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Traditional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s cannot evaluate and grade the degree of harm that faults can cause to an industrial process. Consequently, a process could be shut down inadvertently when harmless faults occur. To overcome such problems, we propose a hierarchical process monitoring method for fault detection, fault grade evaluation, and fault diagnosis. First, we propose fault grade classification principles for subdividing faults into three grades: harmless, mild, and severe, according to the harm the fault can cause to the process. Second, two‐level indices are constructed for fault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with the first‐level indices used to detect the occurrence of faults while the second‐level indic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fault grade. Finally, to identify the root cause of the fault, we propose a new online fault diagnosis method based on the square deviation magnitude. The effectivenes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are illustrated with an industrial case study. © 2017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3: 2781–2795, 2017  相似文献   

19.
车用胶粘剂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车用胶粘剂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其VO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和气味性能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焊装用胶的主要成分为丁基橡胶、加工油和炭黑,三者对VOC含量的影响依次为加工油>炭黑>丁基橡胶,其气味等级(3~4级)属于难闻和反感级别;涂装用胶的主要成分为糊状PVC(聚氯乙烯)树脂、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增塑剂和有机溶剂等,其对整车车内VOC含量影响较大,并且涂装用胶的气味等级(4级)属于反感级别;总装用胶的主要成分为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其乙苯含量相对最高,对整车车内的VOC含量影响极大,并且总装用胶的气味等级(1级)属于无法忍受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