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源干扰机组网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有源干扰机在空中与地面相结合的情况下,可能实现的两种有源干扰机组网技术,讨论原理方案,分析组网的限制条件和特有的干扰技术,指出了应力组网形成的干扰技术,不仅增加了雷达或组网雷达抗干扰的难度,在某种条件下,反辐射武器也无能为力,能大大提高干扰机的生存概率,甚至能获得噪声相参干扰信号。  相似文献   

2.
陈祥辉 《电子世界》2014,(11):15-16
介绍了现代有源干扰技术。论述了舰艇的雷达有源隐身技术和舰载雷达有源干扰机。探讨了舰载激光致盲武器与烟幕干扰技术。重点论述了有源光电干扰设备和红外干扰机。最后,对现代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雷达干扰和抗干扰是现代电子战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作战双方围绕雷达展开的电磁博弈。受限于有限资源,单基地雷达不足以对抗复杂电子干扰。雷达组网系统将异地部署的多部雷达连接起来对特定区域进行协同探测和信息融合,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信息全、测量精度高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雷达组网系统可以通过多视角观测和协同控制,形成对单一干扰机的体系优势。首先简要介绍了雷达组网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其抗干扰能力;随后从对抗压制干扰、对抗欺骗干扰和资源管控3个方面对现有雷达组网系统对抗有源干扰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雷达组网系统对抗有源干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毫米波有源干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毫米波雷达的特点,对毫米波雷达实施有源干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有源干扰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介绍了毫米波有源干扰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根据毫米波雷达的特点,对毫米波雷达实施有源干扰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施有源干扰的一些方法和技术.介绍了毫米波有源干扰机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舰载雷达有源干扰机面临的复杂电磁环境的特点,讨论了雷达有源干扰设备在适应密集复杂电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有源干扰效果的技术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弹道导弹有源干扰的极化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弹道中段有源干扰机的章动特性,基于该特性对有源干扰信号的极化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弹道中段有源干扰的极化抑制方法:先根据接收极化估计干扰机章动特性,然后根据章动特性预测极化变化,最后利用雷达变极化接收抑制有源干扰.与以往的固定极化干扰抑制方法不同的是,该方法可有效预测干扰机章动产生的干扰信号极化变化,提高了干扰抑制性能.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舰载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雷达干扰技术包括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技术两大部分.阐述了舰载雷达干扰技术的发展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几种雷达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9.
干扰背景下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目标识别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以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攻防对抗为背景,分析了单极化有源干扰机形成的假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干扰样式下,干扰机在分时极化测量雷达和瞬时极化测量雷达下生成的假目标具有不同的散射特性。在单极化有源假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分析基础上,针对对抗条件下极化雷达无法准确测量目标散射矩阵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极化测量的目标识别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获取目标三个极化散射矩阵序列,它们可以用作目标识别的稳健特征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有源干扰、无源干扰单独使用的特点和限制条件,提出了有源和无源转移干扰使用的必要性,详细论述了转移干扰的4个有效条件,并结合某主动和红外末制导雷达,研究了有源和无源协同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1.
雷达天线超低旁瓣技术和压缩滤波技术使得宽带阻塞式远距离支援干扰的效能急剧下降。针对这种情况,该文首先分析了远距离支援干扰的弱点和现代雷达采取的抗压制性干扰措施,然后提出近距离主瓣干扰战术和相参干扰技术组合的近距离相参干扰方法。文中给出了干扰机的原理框图,详细设计了干扰样式和干扰信号,并且分析了该干扰方法的功率和时频特性。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此种干扰方法较宽带阻塞式远距离支援干扰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机载雷达有源干扰扇面分析与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干扰扇面是指在干扰扇面内最小干扰距离上干扰信号应能压制雷达目标回波信号的扇面,是电子干扰系统重要战术指标之一。建立了机载有源压制干扰下雷达有效干扰扇面的计算模型。在对雷达方向图合理简化的基础上,推导出更加精确的干扰扇面和有效干扰扇面的估算公式。针对机载电子干扰设备的三种典型运用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有效干扰扇面与干扰距离及目标到雷达距离的关系,可以为干扰机的部署和飞机突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雷达欺骗干扰的特征提取和综合感知是雷达抗干扰的前提条件,也是雷达抗欺骗干扰工作流程中的难点问题。从干扰机无意调制的细微特征、信号起伏特性、极化特征、动力学特性、微多普勒特征、组网雷达特性、多尺度分解特征、多域变换特性等方面综述了雷达欺骗干扰特征提取和综合感知方法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欺骗干扰感知方法的约束条件、运算量和识别性能,最后,指出了目前雷达欺骗干扰的特征提取和综合感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多波束雷达干扰机的干扰原理,深入分析了多波束雷达干扰机的干扰方式,提出了多波束雷达干扰机的效能评估指标,为战场多目标干扰提供了评估准则。  相似文献   

15.
基于作战任务的雷达干扰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雷达对抗体系作战中雷达干扰决策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通常雷达干扰决策的模型只侧重于某一方面(如干扰效果评估、干扰资源分配),而实际体系作战条件下的雷达干扰决策是一个系统问题,它包括三方面的问题:威胁评估、干扰效果评估和干扰资源分配。只有从这三方面进行系统地考虑,才能较好地解决体系作战条件下雷达干扰决策问题。基于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雷达无源对抗中,无源干扰机起着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无源干扰吊舱系统的压制原理,找出一种计算无源干扰吊舱系统压制效能的有效方法,可有效衡量出无源干扰吊舱系统效能的高低并使指挥机构准确掌握无源干扰机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7.
分布式压制性干扰下的双基地雷达探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基地雷达由于其收、发站分置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从双基地雷达方程和压制性干扰带来的热噪声的变化出发,推导出了对双基地雷达进行分布式压制性干扰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分布式干扰下各种干扰情况对双基地雷达探测能力的影响,并与自卫式干扰和远距离支援式干扰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对双基地雷达实施分布式压制性干扰可以达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接收站位置未知使得传统的干扰手段很难对双基地雷达形成理想的干扰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文中从战术角度出发,对双基地雷达的分布式干扰问题进行研究.以发射站、接收站联合发现概率为效能指标,对不同布站方式下的双基地雷达分布式干扰效能进行评估.计算机仿真试验表明,空域分布特性是分布式干扰对抗双基地雷达的优势;通过战术设计,提高分布式干扰机的作战效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接收站未知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双基地雷达由于其固有的"四抗"优势而得到迅猛发展,为实现对双基地雷达的有效干扰,文章通过分析得出运用多目标航迹欺骗较易于实现对双基地雷达的干扰,而后估算了干扰机在实际运用时所需的干扰功率及位置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