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二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揭示学习者产出性词汇的发展规律及特点,为提高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产出性词汇的能力提供一些理论参考。要提高非英语专业学习者词汇产出能力,就要关注学习者词汇习得的各种因素,在词汇教学中增加练习型输出环节有助于产出性词汇的习得,使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更具目的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方言研究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淮南一带的方言,属于江淮方言的“地点方言”。本文主要从词形、词义等方面入手,来介绍淮南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上的主要差异,以揭示淮南方言词汇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希望以此为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和方言文化的保护拓展新的思路和视野。 相似文献
3.
学习策略训练不能只局限于传授学习策略,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教师要把词汇学习策略训练与教学过程、任务和活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示范等,文章主要探讨了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改进策略,提出了在已有的词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词汇教学方法的改进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词汇附带习得是目前词汇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分析了英语阅读语境中词汇附带习得形成的特点,意义和影响IVA产生与习得效果的几个因素,探讨了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词汇附带习得机制进行词汇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单靠语法和词汇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理解上的障碍经常是由于对英语国家文化缺乏了解所造成的,因此,从词汇方面阐述中西文化内涵及其差异,以便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的瓶颈问题之一是词汇教学。学生主体性框架下的课堂教学组织,要求教师能够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探究词汇提取的模式和规律,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本文通过心理词汇提取模型及其特征的分析和讨论,结合精读课词汇教学实践,分析不同模式对词汇引申教学和词根、词缀教学实践的启示和指导作用,并进一步论述了词根与词缀在大脑中存储的心理现实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增加,我们需要更好地掌握两岸标准编写的内容、结构和格式等.为此,文章首先通过分析比较两岸标准化词汇,达到理解、掌握标准化专业词汇,从而促进两岸标准文本之间的理解、互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中的框架认知模型对传统词汇教学和认知方法的词汇教学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阐释了词汇意义应是动态的,应与语境和百科知识相结合,词汇的选择应注意视角的变化,提出应按照认知规律来改进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当今英语词汇教学主要面临了两个问题:学生学单词方法不正确,无记忆技巧,记不住;老师教单词方法单一,枯燥无味、累人累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英语词汇教学所遵循的原则,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提高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对策,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e Business Governance of Localized Knowledge: An Information Economics Approach for the Economics of Knowledg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istiano Antonelli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06,13(3):227-261
Information economics provides important tools to articulate an economics analysis of the governance mechanisms for the gene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 variety of hybrid forms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ranging from coordinated transactions and constructed interactions to quasi-hierarchies can be found between the two unrealistic extremes of pure markets and pure organizations. The notion of localize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s a highly heterogeneous dynamic process characterized by varying levels of appropriability, tacitness, unpredictability and indivisibility, which take the forms of complementarity and modularity, cumulability, compositeness, fungibility, helps to grasp the logic behind the variety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mechanisms at work. The analysis of transaction, agency and communication costs provides basic guidance to elaborat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able to understand the matching between types of knowledge and modes and mechanisms of knowledge governance both in generation and exploitation. 相似文献
14.
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知识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汽轮发电机组的层次模块化故障诊断的特点,建造了一个基于知识的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KBFDES。就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原理和系统建造过程中的知识表示、知识库组织、推理机制、知识获取等重要功能模块进行论述,从而为建造类似设备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提供一个易于实现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5.
设计色彩是一门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或学生往往轻视理论的学习,注重培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没有专业基础理论,让该门课程失去了对后续课程的支撑,使得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上得不到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对设计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Cristiano Antonelli 《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15,22(4):273-298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knowledge in the genera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It implements the notion of recombinant knowledge generation function with the appreciation of: (i) the complementary—as opposed to supplementary—role of external knowledge and (ii) the role of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nternal stock of knowledge. The empirical section is based upon a panel of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main European financial markets for the period 1995–2006. The econometric analysis is based on simultaneous equations.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R&D efforts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re indispensable inputs into the generation of new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科交叉角度研究了标准化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层次和内容,阐述了其他学科推动标准化知识增长的模式,以期为标准化学科知识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的到来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本文论述了传统的制造企业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知识的竞争,面向知识经济变革管理,改善企业的管理体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知识论框架通向信息-知识-智能统一的理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知识是人类所创造的宝贵财富,但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理论。章旨在提出和建立知识论的框架体系,包括它的基础和主体两部分。基础部分主要给出知识的概念、定义、表示、度量、推理和决策规则;主体部分的核心是阐明由信息提炼知识(知识生成)以及由知识形成智能(知识激活)的机理。知识论的建立将为信息论-知识论-智能论的统一理论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人们在更高的水平上利用信息和知识,研究、设计和应用各种智能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卡车驾驶员的深度知觉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深度知觉测试仪,对248 名男性卡车驾驶员在视觉对象低速和高速运动条件下的深度知觉准确性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安全组与事故组卡车驾驶员的深度知觉准确性,在视觉对象低速运动条件下差异不显著,高速运动条件下则差异显著;年龄对卡车驾驶员深度知觉准确性无显著影响;工龄对卡车驾驶员深度知觉准确性有显著影响,30 年与30 年以上工龄组卡车驾驶员的深度知觉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