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养花门诊     
问:最近我在花市上看到一种叫大丽菊的花开得鲜艳夺目、煞是诱人,便买了两盆,到家的第二天花瓣便开始蔫了,听人说“干兰湿菊”我便每天浇足一次水,放在通风处,光照几小时,还是未能挽救其萎败的趋势,而花市上的大丽菊却仍旧竞开怒放。特别是后开的花一朵比一朵小、颜色一朵比一朵淡。有盆大红白边大丽菊的第三代花竟然成了一朵白色的花,不知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梦里,那阔别已久的老家慈祥的爷爷奶奶,高高的五峰山,矮小破旧的茅草房,形影相随的大黄狗,潺潺流水的小河…….记得幼时老家的小庙前,常常会搭建高高的戏台,台上戏子如花,脂粉嫣然,青色罗裙,摇曳间步步生辉,眉宇间轻染愁绪,纤长手指轻掩欲泣的唇,抬眸间顾盼生姿,举止间万种风情…….戏剧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被围困于垓下,身边陪伴他的唯有一匹马儿和虞姬,何等的凄美啊!虞姬与霸王的生死绝恋,成全了一份完美的爱情.还有那黑脸的包公,在陈世美加害携子上京寻夫的秦香莲时,包公不顾公主和太后的阻挡,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
<正>段小楼说:"蝶衣,你可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袁四爷说:"有那么一二刻,袁某也恍惚了,以为是虞姬转世。"程蝶衣自己说:"我这辈子就是想当虞姬。"他是虞姬,他像虞姬一样生。《霸王别姬》讲的就是一个"从不肯说谎的人"的故事。当他意识到不撒谎已经不可能时,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让谎言变为真实,要么死亡。在受审时,尽管性命受到威胁,他也不肯承认日本人逼迫他去堂会。在年幼时,他因不肯说出"我本是女  相似文献   

4.
虽说我是个养花人,但在我的办公室和小居室里却很少有花,也许是因为我每天都泡在花丛中,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的缘故吧!但至今却有一盆花,让我怀念不已,那就是我养了两年零六个月的一盆水养广东万年青。一日,见我的工友们将换盆分  相似文献   

5.
邬帆  刘飞呜 《园林》2004,(6):10-11
五一节期间广州几个花友来到南通,当他们看到我们工作室旁的一大片行将衰败的虞美人花时欣喜若狂,“这就是虞美人,这就是虞美人呀!”就象老友久别重逢激动不已。其实他们已经错过了虞美人的盛花期,此时大部分花已经结籽,因茎过于纤细被风一吹,齐刷刷地倒伏着,剩下的残花越开越小,有的也只剩下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4)
<正>沐猴而冠项羽据关中后,当时有人劝他留在咸阳建都,因为关中地区有山河为屏障,四面都有要塞,而且这里土地肥沃,在关中建都可以奠定霸业。项羽想着秦宫已被烧毁,残破不堪,同时他又怀念故乡,一心想回东方,便说:"人富贵了,应归故乡。富贵不归故乡,好比锦衣夜行,谁看得见?"劝说者说:"都说楚人是戴着帽子的猴子,愚笨不堪,现在想来果然如此。"项羽一听,便把那个劝说者给杀了。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8)
<正>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无论是为官为民,也无论是从农经商,七十二行谁都有个人生的未来愿景,谁都希望通过努力,让那心中愿景展现于社会。众所周知的项羽当然也不例外。但他最终却只能自刎乌江。后之来者的我们,不妨以其作他山之石,一览他的人生轨迹,从中或能受到某些启发,以促使对自身的思考。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现今的江苏宿迁人。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项燕和叔父项梁,都是死于强秦的屠刀之下。他少年时代,看到秦始皇出游会稽凛凛然的风光场面,就曾曰"彼可取而代也。"青年时期的项羽魁梧勇悍,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虽  相似文献   

8.
编织爷爷     
《Planning》2017,(33)
<正>邻里乡亲都说他编花像花,编碗像碗,编个小锅能煮粥,编个大锅能炒菜,真是神了。不错,他就是我们这儿的编织能手,也是我最敬佩的人——爷爷。爷爷年近70,可头发乌黑发亮,眼睛炯炯有神,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始终笑意盈盈,显得格外精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编织能手。爷爷擅长编织簸箕。他拿起几根藤条,在手里飞转着。那  相似文献   

9.
迎春花市(年宵花市)是广州人新春佳节时的一项非常有意义、地方风情十分浓郁的传统活动。当除夕到来,家家户户吃过年饭后,便开始游花市。到了花市进口,一眼望去,“十里花街”人山人海。游一次花街,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难以忘怀。花市简史花市起源于何时,历史没有明确记载。相传已有  相似文献   

10.
邬志星 《园林》2008,(3):79-79
元旦、春节期间,在花市或花展上都有报春花,她在残冬未尽时,已绽放绚丽多采的花朵,向人们报道春天即将来临。古人将报春花、杜鹃花和龙胆花并称为三大“天然名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