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分析了现有测试工具存在的局限性,设计了一个新的测试系统——MINSATS。MINSATS用于测试移动智能网业务的信令流程。与现有的测试工具相比,MINSATS可以按照测试人员的配置自动收发信令,核对信令中各参数的正确性,验证数据库数据,以及批量测试所有可能出现的信令流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测试人员能在平时使用模拟器系统进行测试训练;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筒弹测试故障模拟器系统,对该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给出了资源配置框图,根据任务需求确认了筒弹测试故障模拟器系统的硬件设计原理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能对筒弹基本电气性能和测试接口进行模拟,通过操作故障模拟器软件,选择相应的故障类型,并通过网线,将所选故障类型相对应的指令发送到主控插箱,主控插箱依据所选故障进行操作,将测试结果通过测试电缆输出到筒弹测试设备,实现模拟筒弹正常测试项目和模拟筒弹测试故障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可靠,各项功能及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有效地对测试人员进行基础训练,故障诊断与排除训练,有效地提高了测试人员工作效率,很好的完成测试人员对筒弹测试的操作训练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移动智能网原有的手工测试系统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测试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后的自动化测试系统能够在测试用例执行的不同阶段实现测试自动化,包括测试用例的设计、数据表的配置、状态机的构造、测试结果的检查、测试环境的配置和回归测试。改进后的测试系统在移动智能网项目的测试中进行了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系统开始向微服务架构转变,在短时间内对微服务系统的各接口进行深入的测试是项目组中每个测试人员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设计了一款自动化测试平台,用于测试微服务系统的各种接口,能够避免测试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编写测试代码并熟悉各种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测试在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介入,不仅能帮助开发人员更有效地完善需求,也能让测试人员设计出更贴近需求的测试.同时当需求进行了更改之后,测试人员也能及时和准确地了解需求的变化、更改测试需求.利用模型驱动的思想,对测试需求的概念进行阐述.定义了一种测试需求的元模型和测试需求建模方法,利用测试需求建模方法,可以得到测试需求模型,从而得到相应的测试目标,生成所对应的测试用例.并给出了对SIP协议进行测试的实验分析,在其中体现了利用测试需求建模得出的测试需求模型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莹  张涛  李坤  李楠 《计算机应用》2017,37(12):3569-3573
移动应用众包测试人员具有匿名、非契约的特性,这使得任务发布者难以准确评估众包测试人员的能力与测试质量。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移动应用众包测试人员层次分析法(AHP)评价模型。该模型从活跃度、测试能力、诚信度等多指标分层综合评估众包测试人员能力,通过构造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层次指标的组合权重向量,并引入需求列表与描述列表改进本模型,使测试人员与众包任务更加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实现对测试人员能力的准确评估,支持基于评估结果的众包测试人员选择与推荐,提高了移动应用众包测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分析了移动智能网的相关内容,然后阐述了自动化测试优点,最后对移动智能网业务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点进行总结,为后续将新的测试系统正确应用在移动智能网业务信令流程中提供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办公自动化》2011,(13):48-50
<正>一、测试管理自动化测试管理是指对系统测试活动的管理,其主要目的是测准和测全。系统测试的依据是系统需求,系统测试人员只有准确把握需求信息,才能进行有效测试。同时测试人员的职责不仅仅是发现缺陷,还有帮助开发人员重现并解决缺陷的义务,应该为开发人员提供缺陷的相关信息,以帮助开发人员快速定位并解决问题。测试管理自动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工具自动获得软件质量以及测试过程的相关信息,从而及时有效地指导软件测试。通过测试管理自动化测试人员能够把更多精  相似文献   

9.
张永革 《软件世界》2007,(18):39-40
WPF强化了用户界面的自动化测试,使测试人员可以从繁琐的UI测试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更加底层的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10.
《软件世界》2005,(1):93-93
Ratioanl Robot可以帮助用户实现有效的自动化测试,Robot可以监测到测试人员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所有交互行为,并可以产生相应的测试脚本。  相似文献   

11.
以认证测试方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检测模型,通过对消息类型的检测和核对能够明确消息的初始产生主体,进而对主体的身份进行认证。将检测模型同认证测试方法相结合,能够克服原有认证测试方法缺乏判断消息初始产生者的缺点,从而在安全协议的分析中能够检测出协议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通过对Neuman-Stubblebine协议的安全性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到原认证测试方法无法发现的类型攻击。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可执行的测试序列的自动生成策略。先从UML模型中提取出协议模型的EFSM信息,然后利用变迁可执行性分析自动生成可执行的测试序列。该生成策略同时结合了数据流测试和控制流测试的优点,既具有比较高的错误覆盖率,又对通信协议中的数据部分进行了充分的测试,从而提高了一致性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hows how the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signaling and the Intelligent Network (IN) concept can be exploited to support mobility in an ATM-based network with wireless access parts and mobile user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exploits the enhanced service control processing features offered by the IN technology to support location management. The access signaling protocol structure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separation between call and bearer channel control, employed in fixed broadband access networks. The design objective is to minimize the changes required to the wired network signaling, by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well-developed capability sets. This allows the easy introduction of the wireless ATM technology (W-ATM) into the real world.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signaling protocol model provides cost-effective implementations without degrading the agree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and the system's performance. A comparative signali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s carried-out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the proposed signaling protocol architecture onto various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to quantify the relative gains. The obtained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network design purposes in a large-scale private installation supporting many users. The signaling protocol architecture aims for private W-ATM networks, but can be readily extended to fulfill the signaling requirements of public environment broadband wireless systems.  相似文献   

14.
宋秦  翟正军 《测控技术》2010,29(4):67-69
为解决外购嵌入式模块验收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的一些问题,论述了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软件的网络通信流程、通信协议的制定、数据库设计等在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自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需要解决的3大问题:数据类型不统一、数据库备份恢复策略选择和测试报告的设计与生成。通过实际工程项目验证给出了以上3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领域中,自动生成满足测试需要的一致性测试序列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两种基于UIO序列的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序列的自动生成算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后,分析了这两种算法各自的测试序列的生成过程及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将这两种测试序列的生成算法相结合,能够对通信协议的控制流部分进行充分的测试,使生成的测试序列具有比较高的错误覆盖率,从而提高了一致性测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Fuzzing测试应用于工控系统存在测试覆盖率和有效性低、异常监测手段受限等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状态的工控协议Fuzzing测试方法。该方法采用XML脚本对协议状态机进行描述,设计了基于协议状态机的测试序列生成算法PSTSGM,对被测对象进行状态引导以求达到更高的命中率和覆盖率。提出了基于心跳的异常监测与定位方法HFDLM,采用心跳探测和循环定位的方式,对被测嵌入式设备进行异常行为监测和异常用例定位。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中间人代理的模糊测试原型系统SCADA-Fuzz,对电力SCADA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状态引导的测试能够有效发现安全漏洞。  相似文献   

17.
随机性检测是研究密码算法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测试与鉴别物联网系统中Zigbee协议采用密码算法的安全性,本文结合Zigbee网络的特点,在二元矩阵秩检验的基础上对测试方式进行了合理的组织与划分,提出基于矩阵概率检验的Zigbee随机性检测方法,解决了二元矩阵秩检验单纯从线性相关性判断随机序列的片面性,并能有效地判断Zigbee协议是否实施了加密机制以及加密强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误差较小、可靠性高等特点,检测结果更具说服力,为物联网系统的信息安全测评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中,当关键原子值发生多次形式转换时,需要进行多次认证测试。鉴于此,本文引入了关键分量(Key Component)的概念,提出了多重认证测试(Multiple Authentication Test)方法。使用该方法重新设计了Woo-Lam协议,通过两个“挑战-响应”回合,确保主体角色的非对称性和响应者对发起者的身份认证。设计出的Woo-Lain协议不仅避免了原协议经认证测试方法改进后存在的缺少主体标识的缺陷,而且避免了Abadi和Buttyan等人分别对原协议改进后存在的两个重放攻击。  相似文献   

19.
EAP-AKA(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是WLAN的认证和密钥分配协议;认证测试是一种以串空间理论为基础的安全协议分析验证方法。运用认证测试方法对EAP-AKA协议的双向身份认证过程进行了分析证明,结果说明EAP-AKA能够保证移动终端和认证服务器之间的双向认证。  相似文献   

20.
Mobile IPv6 Home Agent协议一致性测试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描述了Mobile IPv6 HA协议一致性测试集设计与实现过程,说明该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构。通过测试实例介绍了测试集的形式化,并对一基于Linux平台的HA实现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