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Planning》2013,(4)
在现代世界家具潮流中,家具的形式普遍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我国的家具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涌现出一些成功之作,但仍期待设计出一批优秀的达到国际水平的家具。这就要求家具设计师深入研究并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很好地为现代家具设计服务。明式家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品,在世界家具史上享有盛誉。因此,正在发展中的现代中式家具如何合理地继承明式家具的传统是一个新课题。明式家具的审美特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要想从明式家具的设计中获取精髓,设计师就应该抓住它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王锡斌 《山西建筑》2007,33(29):235-236
为了明确明代、清代初期家具以及文人社会之间的关系,采用了列举的方法,系统分析了设计思想、审美标准、使用方式、设计过程等因素,明确了明式家具深深受到了来自文人社会的影响,可视为文人社会的一个符号。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中国家具设计历史悠久,明代时家具设计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现代人称之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我国家具文化的代表,装饰精美,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成为简约家具设计的典范,受到大家的追捧。北欧家具以造型简洁、做工细腻、喜好原色为主要特色,追求简洁和人性化,简洁中包含优雅与时尚。北欧家具作为简约设计的代表活跃在家具设计界,对国际家具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式家具和北欧家具同为家具设计的典范,明式家具受限于技术等原因逐渐式微,而北欧家具受到现代人的追捧。对于明式家具和北欧家具的对比研究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该文作者希望在相关资料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归纳,总结明式家具与北欧家具在选材和工艺上的不同与相似之处,从而探讨我国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简单分析了“天人合一”和“阴阳五行”的哲学观对中国古代设计的影响;进而总结了明式家具的审美特征:自然美、空灵美、整体美、含蓄美、实用美、浪漫美;最后提出了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不仅要运用有形元素,更应融入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形成中式家具艺术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
中国书法艺术与家具的联系古已有之。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热爱书法艺术,以至身边的饰物上都融入了书法艺术形式。明式家具既与书法艺术有着不解之缘,也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体,是物化的艺术。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在先人的基础上,去粗存精,倾注心智,在家具设计史上为人们谱写出精美华章,他们参与设计,铸就了明式家具的辉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
中国家具的制作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几乎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风格,发展到明代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对后来的家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被后人统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的造型有着极其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而明式家具的造型对于现代家具,特别是现代中式家具的设计又有着怎样的启示呢?明式家具造型的哪些独特设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文章从明式家具的造型角度出发,思考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明式家具作为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份瑰宝,其独特的艺术形式中蕴含着经典的养生之道,寄托着人与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情结。本文分别从造型、结构、装饰、工艺、用材五个方面,浅析了传统明式家具中蕴含的微妙养生之道及其对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些启示,以全新视角对其进行解读,旨在为现代生活方式及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6)
家具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反映了国家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结晶。我国的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时期高坐具出现;到了宋代,椅子逐渐普及,但最初也只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工具;明代家具逐渐发展成熟,具有了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的特征,后人称其为"明式家具",尤以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家具最具代表性,即"苏州明式家具"。得益于文人雅士审美情趣的影响和工匠精湛的制作技艺,明式家具造型优美且大方,结构严谨、合理且简单,选材应用上流露出天然之美,具有设计巧妙、制作精美优雅、线条隽秀的艺术特色,是现代家具设计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0)
家具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中式家具装饰作为家具的一部分,折射出我国不同时代的文化变迁。该文通过对中式家具传统装饰图案的研究,阐述了现代中式家具的装饰类型和表达的内容,进一步分析了现代中式家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希望为现代中式家具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历程中"式"与"式作"的研究是提高现代中式家具设计水平的关键。中国古代家具"式"的风格样式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其工艺典范来自于宋代家具、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本文将针对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史中对"式"的制度要求,详细阐述其风格特征、工艺基础和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王茹 《中外建筑》2009,(9):82-84
本文对中国建筑史上文人承担的记述建筑理论的功能进行了挖掘。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分类,将被以往研究忽略的有关建筑室内设计理论的著作进行了梳理,总结文人对室内空间环境价值观的理论,探讨"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一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沈实现 《建筑师》2006,(5):10-15
现代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处于不同的领域,但却属于同一层面的行为模式,它们是彼此互动,同构发展的。本文结合大量实例深入剖析了现代艺术的创作思想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探讨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现代结构与新建筑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化构成了当代人类生活世界的基本现实。“现代”与“古代”之间存在着一种生存性的张力,表明人类生存品质和样式的变化。这种情形的发生有一个社会和思想的结构性基础,这就是所谓“现代结构”。现代结构以及它所导致的生存品质和样式,体现出的现代性原则,是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筑的现代化同社会的现代化一样,代表着一种生存品质和样式,也体现为一种观念形态。如果我们把建筑的现代化作为“新建筑文化”建构的起点,那么同样也应当首先关注和探究它的“现代结构”,关注这种新文化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读者以图像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历史研究和历史演变的框架,作者把近年来的研究工作制成两张中英对照的图表.称为"20片高地",于2005年底在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展出。文章是作者对这两张图表及背后的工作和思考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刘珊珊  黄晓 《华中建筑》2014,(2):173-177
南浔园林作为近代江南园林的一支重要地域流派,曾受到强烈的西洋影响,体现在吸取西方的造园手法,使用进口材料与新建筑材料,以及引入近代西方的建筑技术几个方面。这些都使南浔近代园林带上了强烈的近代特征,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该文通过对述园、颖园、小莲庄和嘉业藏书楼四座现存园林中的近代建筑的分析,探讨其对于西方建筑文化和建筑技术的吸收以及其中体现的中西合璧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解读格瓦思梅德梅尼尔住宅,剖析建筑设计中的形式逻辑及美学特性.引发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方法的再思索.  相似文献   

17.
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秉德 《华中建筑》2005,23(1):159-163
该文对日本学者藤森照信提出的“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之说提出质疑,并提出作者关于早期西方建筑通过三条渠道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三条渠道是:教会传教渠道、早期通商渠道与民间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迁建工程的设计全面考虑到医院管理者、医生、病人、家属等各类人群的需求,充分体现和努力创造一个既有利于医生治疗病人身体疾病的理想场所,也为病人提供安抚内心的舒展空间。致力于将完美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医院形象展示在上海浦东的城市空间之中。  相似文献   

19.
陈志宏  贺雅楠 《华中建筑》2010,28(6):122-125
近代租界口岸的开埠与海外移民潮的兴起,闽南传统民居逐渐地受到外来建筑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近代洋楼民居。该文从家族伦理关系、日常生活方式、社会治安状况、地方风水观念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洋楼民居的形成发展与侨乡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并进一步剖析了侨乡近代民居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童乔慧  孙政  张玲 《华中建筑》2009,27(10):137-140
该文认为青岛城市与建筑的现代转型在1929年~1937年间达到巅峰,这段时期的青岛城市建设和建筑样式都处于转型时期。文章对于转型时期城市格局、建筑样式的论述对厘清青岛的历史文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