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电力系统暂态仿真软件EMTDC对几个点的过电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故障方式,不同的运行方式下产生的过电压严重程度不同,其中当广西电网以枯小方式运行,逆变侧大部分交流线路被切除时所产生的过电压最严重。  相似文献   

2.
《高压电器》2016,(8):194-200
真空断路器在切断并联电抗器时伴随着截流过电压、多次重燃过电压等危害,造成电力系统的不稳定运行。为此,文中基于ATP-EMTP软件首先对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发现了在母线侧、负载侧以及电抗器侧存在着严重的相对地过电压以及相间过电压。随后通过结合过电压种类以及严重程度,选择了不同的保护装置并对保护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双路RC过电压保护装置对于真空断路器切断并联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后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采取不同保护装置安装措施后过电压情况进行仿真计算,对比了不同的过电压抑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切断并联电抗器产生的过电压幅值可达普通情况下截流过电压的2倍;在不同位置相间过电压均显著大于相对地过电压;在负载侧和电抗器侧安装双路RC保护装置保护效果和经济性最佳,可使过电压值降低幅度达50%~69%,从而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范子林 《黑龙江电力》2006,28(6):439-441,446
对电容耦合传递过电压的性质和产生进行了分析,对系统发生各种类型故障时,主变压器在不同运行方式下,产生电容耦合传递过电压的数值进行了计算.针对此类过电压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4.
宝能220kV GIS变电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青 《高压电器》2008,44(2):142-144
采用电磁暂态程序ATP-EMTP计算了宝钢220 kV GIS变电站进线落雷时GIS内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以及出线套管和变压器上的雷电过电压,比较了不同落雷地点和运行方式下的雷电过电压,分析了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的防雷效果。研究表明,雷电过电压小于GIS内设备及变压器的雷电冲击绝缘水平,接线简单的运行方式雷电过电压最严重,现有MOA可以对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5.
系统的运行方式与工频过电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工频过电压与系统运行方式的关系,应用二端口理论,具体分析了它们的联系,并对一个真实的500kV输电系统,计算了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工频过电压。研究和计算都表明,工频过电压幅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系统的运行方式,若系统运行方式不同,过电压可能会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孤岛运行过电压及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广直流孤岛运行方式下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时将在送端换流站交流系统产生幅值很高的过电压,孤岛运行过电压水平控制是决定能否孤岛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利用EMTDC计算了不同运行方式下楚雄换流站交流侧的过电压水平、避雷器工况、交流滤波器断路器断口暂态恢复电压及容性开断电流,并分析比较了各种不同的过电压抑制措施,提出了利用换流变磁饱和特性短时限制过电压的措施方案和电气设备的技术参数要求,同时还探讨了直流闭锁后换流变和交流滤波器切除时间等对过电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云广特高压直流线路孤岛运行方式过电压保护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汉生  金小明  张东辉 《高电压技术》2009,35(12):2886-2890
云广直流孤岛运行方式下发生直流双极闭锁时将在送端换流站交流系统产生幅值很高的过电压,孤岛运行过电压水平控制是决定能否孤岛运动的关键闪素。基于此,利用EMTDC计算了不同运行方式下楚雄换流站交流侧的过电压水平、避雷器工况、交流滤波器断路器断口暂态恢复电压及容性开断电流等,并根据过电压计算结果对A型避雷器、交流滤波器断路器等电气设备和安稳控制保护系统提出了相关要求,设计了过电压保护实施方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实施方案可行、有效,可确保孤岛运行方式下系统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8.
风电机组雷电过电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击会对风电机组造成严重损坏,是影响风场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在雷击过程中,雷电流流经塔体,并通过电磁场的耦合作用,在塔体内部三相电缆和机组变压器上产生雷电过电压,影响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电磁暂态软件PSCAD搭建了比较全面的风电机组模型,对风电机组的暂态过电压进行计算分析,并研究了不同大小的接地电阻以及不同接地方式对风电机组过电压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良好的接地系统有利于降低电缆上的过电压,但不能改变塔体上过电压的最大值,而接地方式的不同对过电压影响巨大,两种接地方式各有优劣。最后为风电机组加入避雷器,验证了防雷设计的有效性,仿真结果为风电机组的安全、经济的防雷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100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的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淮南-皖南-浙北-沪西是我国即将建设的1000 kV特高压交流同塔双回输电线路,由于电压等级的提高,对线路的操作过电压绝缘水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此问题,使用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计算了全线的故障清除转移过电压,并分析了不同故障点不同运行方式及不同故障类型对转移过电压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单相、两相和三相接地等较严重的故障类型下,输电线路上的转移过电压会超过限制值。最后提出了在转移过电压最为严重的淮南-皖南线路上安装避雷器来将转移过电压限制在容许值以下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0.
饶宜萍 《电工技术》2019,(24):173-174
文章对电气设备运行中过电压产生的原因进行挖掘,以暂态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直击雷过电压为例进行阐述,提出切实有效的过电压防护措施,力求通过过电线路保护、控制设备电压、加强设备检修,以及定期监测设备等方式,使过电压现象得到有效预防和规避,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UPS的接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符合国际标准IEC规定的低压接地系统,并对各种接地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阐述UPS接地系统的设计原则;提出适用于电信、数据、计算机等系统用UPS的接地系统电路结构;为UPS工程建设提供实用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电压源型多端直流输电的供电系统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针对目前单个电压源型FACTS装置只能抑制和消除某一种特定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能综合控制电能质量的新供电方案,其核心是将电压源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应用于向重要负荷供电的方案设计。介绍了该供电方案的系统结构,并设计了相关的控制器。一电压源型五端供电系统在几种典型异常运行工况下对重要负荷供电影响的数字仿真表明,电压源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是实现电能质量综合控制的有效供电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方案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从实际工程应用需求出发,从不同侧面分析了电力自动化设备(系统)对时间同步的要求,介绍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相关概念,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给出了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时钟的组成及其对时方式,以及适用于主站、子站的不同的时间同步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刘锋 《电工技术》2005,(4):34-35
介绍了内含ARM和DSP双内核芯片的"简易"智能UPS的实现方法.具体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结构,系统特点及元件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电力系统中的光缆线路自动监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晋宝 《电力建设》2005,26(5):59-0
光缆线路自动监测技术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为一体,它具有多种优点,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这项技术在电力系统也受到关注,它能在电力通信调度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贾玉君  白英等 《电力学报》1999,14(2):125-127,138
本文介绍了一种智能嵌入式电力系统运行管理专家系统的实现,文中详细地阐述系统数据库、网络拓扑图、推理机及知识库模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并归纳为:结构并行化和分布化、系统标准化和集成化、信息多媒体化、功能智能化等四个主要发展方向。电力系统监控系统也是一种信息系统。作者在文中也论述了信息系统的新技术对电力系统监控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前美国各地由独立系统运营者或区域输电组织控制调度的电力系统控制中心的功能。通过对电力系统调度中心能量管理系统发展背景和主要功能的介绍,展现了当前美国电力系统调度和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其中一些较为先进的方法和概念可为国内电力系统的运行及新型调度中心的设计及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京能电力以制度建设实施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出发点,采用点上突破、面上推广的实施方法,建设了一岗一清单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体系,从原有责任制要求"做什么"到"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和做到什么标准"的全面探索和实践,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打造了最强有力的管控手段,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  相似文献   

20.
张贺 《江西电力》2005,29(6):1-4
在对多代理系统(MAS)技术和电网故障诊断系统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S技术的新型故障诊断系统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阐述了该系统的特点、分类、功能、结构,并就其诊断信息的交互过程做了详细的介绍。文中提出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能充分地利用已有的诊断资源,提高电网故障诊断的效率.并便于构造大型的全网故障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