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移动Ad Hoc网络中路由协议的安全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概述了移动Ad Hoc网络的特性和GRID路由协议的转发特性,分析了移动Ad Hoc网络存在的安全问题,总结了基于身份信任和行为信任的安全方案的研究现状。结合身份信任和行为信任,对提升GRID路由协议的安全性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Ad hoc网络易出现拥塞,路由查找过程较慢,将蚁群算法应用到Ad hoc网络的路由选择问题上,提出一种基于网络节点链路拥塞度和识别目的节点信息素的Ad hoc网络路由算法。该方法根据网络中链路拥塞度值来修改信息素的挥发因子,并利用其进行蚁群信息素浓度更新,使路由选择与网络参数相关联,实现拥塞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分组交付率和平均端到端延迟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传统网络编码方案使用固定的传输速率,没有考虑传输速率自适应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使得无线网络的性能不能进一步提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传输速率自适应的网络编码协议,使得网络中的节点可以根据数据传输特性和无线链路质量作出路由决策,充分利用网络中空闲节点的传输能力,有效降低了节点间的通信开销,减少了重复数据包发送的概率。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路由协议能够有效提升网络的吞吐量同时降低包的端到端时延。  相似文献   

4.
Ad Hoc网络是一种临时快速自动组网的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军事通信与应急通信中;网络节点移动模型是Ad Hoc网络研究的基础,在多数现实情况中节点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随之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移动模型;对现有移动模型进行了分析梳理,总结了移动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发展方向,对Ad Hoc网络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Ad Hoc网络不同于传统的无线移动网络,不依赖于任何固定网络的基础设施,通过主机之间互为依托而使网络相互连接.网络安全的脆弱性是其重点解决的问题.文中研究了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和安全目标的实现,明确了为确保其通讯畅通使用新的网络环境和新办法下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利用Ad Hoc网络固有的冗余节点之间存在多条路由防止了拒绝服务攻击.使用应答和新的密码方案,比如说门槛密码,由此建立一个高度安全和高度实用的密码管理服务,这就形成了安全结构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一种区分路由频次的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混合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旭  何浩雄  彭进霖  宋顾杨  邵小桃 《兵工学报》2016,37(12):2308-2316
随着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在编队通信、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呈现路由使用频次不同的现象,对此现有按需路由协议和主动路由协议固定不变的路由维护策略无法高效适用。面向路由使用频次不同的应用场景,基于按需距离矢量(AODV)路由协议,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按需策略和主动策略相结合的混合式路由算法,即通过源节点对每条路由使用频次的评估,将路由划分为高频次路由和低频次路由。对于高频次路由,运用主动策略维护;对于低频次路由,则运用按需策略维护。通过定性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相比AODV协议,该算法将数据包的端到端平均传输时延降低约20%.  相似文献   

7.
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OPNET网络仿真平台,建立了Ad Hoc网络节点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实验,获得了不同情况下的网络性能指标参数,从而为Ad Hoc网络的研究与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天基自组织网络是一种大时空尺度的复杂网络,具有节点数量庞大、组成复杂、星间拓扑结构高动态变化等特点。为保证网络信息传输的连续性,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尽量减少重路由的出现,并对网络故障情况及时给出准确响应的天基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针对现有卫星路由算法使用的源端重路由方法中存在的时延大、丢包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天基自组织网络分布式抗毁路由算法,以最小化端到端时延为约束求解最优路径,并通过断点续传的方法可以在失效节点处重新探测一条到达目的节点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在节点可能失效的场景中,该算法以少量控制开销为代价,可以获得较好的数据传输率和时延性能,保证了路由的可靠性和抗毁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并比较了AdHoc网络表驱动路由协议和按需驱动类路由协议,对按需驱动路由协议中的动态源路由协议和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Omnest仿真软件进行了场景设计和仿真,通过分组交付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对动态源路由协议和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介绍并比较了AdHoc网络表驱动路由协议和按需驱动类路由协议,对按需驱动路由协议中的动态源路由协议和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使用Omnest仿真软件进行了场景设计和仿真,通过分组交付率、平均端到端时延对动态源路由协议和自组网按需距离矢量路由协议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1.
刘大鹍  陈桂芬  王义君 《兵工学报》2020,41(6):1131-1139
针对自组织网络区域覆盖控制算法覆盖效率低、能量消耗大以及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在分析自组织网络模型特点基础上,提出基于三角剖分的自组织网络元胞遗传区域覆盖协作控制算法。该算法以节点覆盖区域外部多边形顶点结构为基准,通过三角剖分形式将网络覆盖区域划分为若干子域;基于染色方案将子域顶点处节点定义为扫频节点,根据区域划分后信号频谱的不同确定集群范围;在考虑通信能耗和空闲能耗基础上,采用元胞遗传思想解决自组织网络节点功率控制方式。仿真结果表明,节点数量在100~500之间时,该算法相对于均衡速率区域覆盖算法、最小节点强屏障的分区构造算法、覆盖配置协议算法、多跳Ad Hoc无线网络的节能技术算法,覆盖效率至少提高3%,能量消耗至少减少2 J,平均端到端可靠度至少提高9.5%.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簇首协调的时分多址路由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尧  李波  闫中江  杨懋  左晓亚 《兵工学报》2017,38(11):2143-2150
针对现有无线移动网络中采用竞争广播交互路由、控制信息,造成路由控制信息碰撞丢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簇首协调的时分多址路由协议。该协议复合设计多址接入协议与路由协议,通过保障路由、控制信息的可靠传输,降低了传输延时,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帧结构的多址接入协议,在超帧的控制信息交互阶段以时分多址的方式交互路由、控制信息,在数据信息交互阶段,以载波侦听碰撞避免的方式交互用户数据信息。为了控制节点之间的路由控制信息交互开销,簇首节点只为成功入网的节点分配时隙,并保证入网节点稳定地占有该时隙。成员节点通过交互两跳邻节点信息建立不超过3跳的簇内路由表,簇首节点通过控制信息交互获取全簇路由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群组移动模式下,与AODV、OLSR等现有路由协议相比,所提出的协议在平均时延方面降低了23%,在传输效率方面提升了30%.  相似文献   

13.
针对拓扑非透明算法维护时隙分配表开销大、无最差性能保障,提出一种适用于Ad Hoc网络的动态时隙TDMA算法-V—TDMA。该算法是以虚拟中心提供的时间同步,在固定TDMA的基础上叠加优先级竞争机制,既能保证最差性能,又有较高的信道利用率,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战术应用场景下,面向某型电台的双通道网络组网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实际码分组网存在的码分资源浪费问题。为了提高双通道网络控制通道的抗干扰能力,引入随机分组码分多址技术,提出了载波侦听随机分组码分多址接入(CSRP-CDMA)协议。并建立了基于CSRP-CDMA的时隙扩频Ad Hoc网络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分组传输成功概率和吞吐量表达式,分析了扩频增益、分组负荷和分组头长度比值以及接收信号信噪比等因子对吞吐量性能的影响。和适用于RP-CDMA的传统MAC协议做了网络性能仿真比较。理论数值和仿真结果显示,CSRP-CDMA协议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协议,其归一化网络吞吐量理论值达到0.75,能够有效保证控制通道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吴迪  何兆祥  赵小刚  殷福亮  李明 《兵工学报》2008,29(9):1069-1073
战术互联网不同于其它Ad hoc网络的根本特点是应用于战场环境当中,但目前对战术互联网性能的仿真评估方法却没有反映出战场特定的因素,如地形、战术行动等对其性能的影响。针对此问题采取想定作业的方法体现战场环境因素,使用了自主编写的战场指挥通信过程模拟软件TCSS,以FSR路由协议为例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战场因素很大程度地影响了Ad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效率,实验数据为战术互联网系统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一种Ad Hoc网络动态路径压缩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路径压缩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应用于移动Ad Hoc网络的按需路由优化技术。但目前已有的路径压缩技术尚存在压缩盲目、路径不稳定、短暂缩减和多次缩减现象频繁等不足。通过建立动态路径压缩模型得出概率意义上、实时动态化的路由稳定期,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压缩模型的路径压缩技术DMPCT.DMPCT有效抑制了路径压缩的盲目性,在控制短暂缩减和多次缩减,提高路径稳定性等方面有显著提高。仿真表明,DMPCT在与AODV和PCA的性能比较中具有低原始RREQ数、低控制负载、低端到端时延和高包发送率等特点,是一种高效、稳定的移动Ad Hoc网络路径压缩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