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谷波  缪梦华  李强林 《制冷学报》2019,40(6):111-117
制冷压缩机吸气状态是衡量压缩机安全运行及制冷循环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吸气状态如干度和过热度无法通过测量直接得到,尤其对于制冷负荷大、制冷剂流量大的系统。本文以一定可实测参数如压缩机排气温度、压力等作为指标建立吸气状态预测模型,判断压缩机吸气状态,分别计算出过热度或吸气干度。结果表明:压缩机排气温度、冷凝温度及蒸发温度对压缩机吸气干度的影响均近似线性。模型具有较大的适用范围:蒸发温度-35~12℃,冷凝温度35~68℃,吸气干度计算值最低可达0. 76。  相似文献   

2.
不完全湿压缩能大幅度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然而该应用的最大难点是如何控制实时压缩机吸气干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本文提出了假拟饱和等熵压缩排气温度控制压缩机吸气该干度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在AHRI(空调供暖制冷协会)空调和低温制冷两种典型工况下,R22、R32、R134a和R410A四种制冷剂作为冷媒时,应用该方法控制压缩机吸气带液时系统性能的变化,并通过R32实验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利用假拟饱和等熵压缩排气温度可以将压缩机吸气状态控制在少量湿蒸气的状态;在T-s图上具有钟型饱和线形状的R32制冷剂,利用假拟饱和等熵压缩所控制的制冷系统,当吸气干度在0.96~1时,制冷量和COP均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双螺杆制冷压缩机由于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热泵产品中。针对风冷热泵用双螺杆制冷压缩机在反循环除霜过程中的性能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反循环除霜时对压缩机的冲击比较大,压缩机排气压力急剧下降到0.65 MPa才逐渐上升,而吸气压力先直线上升,接着快速下降,甚至到0.1 MPa,然后才逐步上升,并和排气压力一样出现了较为强烈的波动;压缩机功率出现了类似排气压力的变化趋势;吸、排气温度的变化则缓和许多,排气温度先是由90℃下降到75℃,然后逐渐上高,最高至100℃左右,然后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而吸气温度先升高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逐渐下降;系统制热量逐渐下降,随后向循环水提供冷量,随着制冷工况的进行,供冷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对反循环除霜对制冷压缩机影响的研究为提高风冷热泵中压缩机的可靠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冷冻机油除了起油滑、密封作用外,还能带走机械摩擦热量,降低排气温度,降低机器运行噪声。在多缸往复式制冷压缩机中,利用油压来作能量调节的动力从而控制卸载装置的动作。因此,选用合适的冷冻机油是确保制冷装置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冷冻机油标准经过多次修订,因此冷冻机油的规格有所  相似文献   

5.
过冷循环是改善单级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基加利修正案后可选替代制冷剂为分析对象,对带独立式过冷循环的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压力比、排气温度、压缩机功耗、系统性能系数、损失和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蒸发温度和固定冷凝温度时,存在最佳过冷度Tsopt使系统COP最大。在最佳过冷度下,独立过冷循环使得系统的性能系数COP明显增大,采用独立过冷循环使R744提高性能效果最明显,R717增大幅度最小。13种不同的工质中,R600a、R152a、R161、R134a、R1234ze系统性能系数COP高于R22。独立过冷循环使系统压缩机总输入功W和损减少, 效率η_χ明显增大。文章揭示了不同工质在引入独立过冷循环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变化规律,为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性能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补气增焓系统在低温热泵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补气增焓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如何控制补气量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本文结合市场上产品应用现状,对使用电子膨胀阀同时控制排气温度和补气过热度、热力膨胀阀控制排气过热度及电磁阀控制排气温度这3种常用的补气量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及使用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通过试验定量地研究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以补气过热度为控制目标的系统制冷能力最高,高于其他方式10%以上。  相似文献   

7.
制冷用耐氟利昂三相异步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半封闭螺杆制冷压缩机中,由压缩机吸气冷却电机。为研究冷媒对电机的冷却效果,考察冷媒流经电机后的温升及压力损失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确保电机安全可靠地长期运行,基于流体网络和等效热路理论建立了部分负荷下半封闭螺杆制冷压缩机用电机内流动与换热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了不同负荷下定子绕组温度分布,冷媒温升和压降,以及压缩机功耗和容积效率等宏观性能参数的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定子绕组温度和冷媒流经电机后的过热度随负荷下降而快速上升,不可逆损失增加,为保证电机绝缘可靠性和效率,应避免压缩机在过低负荷下长时间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温高湿环境对冷藏车用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分别在高温环境下对制冷机组压缩机性能、制冷能力以及高湿环境下蒸发器回风温度、结霜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下压缩机吸/排气温度、吸/排气压力大幅升高,制冷能力显著降低,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必须限定压缩机的最高转速以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高湿环境会造成制冷机组蒸发器回风温度升高,蒸发器结霜严重,必须缩短制冷机组除霜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9.
引入单位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制冷量概念,对-28℃和-33℃蒸发温度氨制冷系统的单、双级实际循环进行了制冷能力和制冷系数两方面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若在冬季运行中采用双级制冷系统,与单级系统相比,不但可以降低能耗,而且可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有利于延长压缩机的寿命.  相似文献   

10.
(3)低压级螺杆压缩机的吸气过热度 我们知道,螺杆压缩机是一种容积式压缩机,吸气过热度越小,则吸气比容越小,质量流量越大.但是,在螺杆式双级压缩系统的低压级压缩机中,为了保证其分油效果,低压级的排气温度不能太低,特别是对绝热指数较低的制冷剂,如R22、R134a等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制冷系统不完全过热循环(从压缩机吸气过热至吸气带液)为基础,通过将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分别运行于不同的低频工况下,研究了性能系数、制冷量、压缩比、压缩机功耗、电效率及排气温度等各项制冷系统性能参数的变化特性,提出了该特性下的最佳优化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可适当降低压缩机运行频率并将干度短期控制在0. 98≤x1,此时制冷量相比于常规过热度控制工况(5~10 K)提升8. 3%~16. 6%,性能系数COP提升12. 5%~15%。此外,压缩机电效率仅较常规过热度控制工况降低0. 3%~0. 7%,且实验最低频率(25 Hz)下的电效率值最大;实验最低频率下,节能效果显著,压比进一步降低,排气温度大幅减小,x0. 90时降幅达到40. 3%。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不同蒸发温度下,不同吸气过热度对R404A涡旋式压缩机的能力、功率、排气温度及COP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在单级压缩机上设置喷液装置对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和提高制冷效率所起的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半封闭喷液压缩机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实验研究了过冷却回路对多联机制冷和制热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多联机过冷却回路的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室内、外机之间的配管越长、负荷率越大及室外机入口水温越高,过冷却回路对多联机制冷量和EER的优化潜力越大;过冷却回路对制热量和制热COP均无显著影响。提出将室外机模块出口过冷度、压缩机排气温度和过冷却换热器节流侧出口过热度作为过冷却回路的开启判据和控制目标参数。  相似文献   

15.
半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喷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喷液对半封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并以三洋C-L150M82型号压缩机进行试验,试验分析了不同工况下喷液对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制冷量、功耗和COP的影响,以及喷液量随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变化趋势。试验表明制冷剂喷射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气温度,但同时也降低了制冷量和COP,增加了功耗。喷液的质量流量主要由喷液管和喷液吸气腔的压差,喷液率的变化与制冷量以及温度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线性比例关系,合理的选择喷液毛细管,就可以优化喷液量,既能有效的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又能确保压缩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增加空气源热泵运行的稳定性及提高其性能系数,本文提出了以R134a为工质的涡旋压缩机闪蒸器补气制冷/热泵系统。搭建了实验台对压缩机排气温度、功耗、制冷量、制热量及制冷、制热性能系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冷凝温度为45℃,蒸发温度为-20~0℃时,与采用相同工质的单级系统相比,补气系统的排气温度降低了6.2℃,功耗增加1.4%~2.8%,制冷量和制冷COPc分别提高19.8%和17.6%,制热量和制热COPh分别提高15.3%和13.2%。  相似文献   

17.
涡旋式水源热泵系统性能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预测涡旋式水源热泵系统变结构和变工况稳态性能,建立了稳态涡旋式热泵系统仿真模型.其中涡旋式压缩机模型考虑了吸、排气换热对工质流量和排气温度的影响以及流量、排气温度和输入功率三者的耦合关系;通过增加电子膨胀阀开度对蒸发器出口过热度的控制模型,反映了过热度对膨胀阀流量的影响.系统算法综合了顺序模块法和连续迭代法,改善了迭代收敛性,且易于实现部件模型的模块化.与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的误差小于4.4%.  相似文献   

18.
吸气过热度对滚动转子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第二制冷剂量热器法压缩机性能测试台,研究了吸气过热度(包括负过热度)对滚动转子压缩机(使用R22)质量流量和输入功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吸气压力和排气压力下,当正吸气过热度时,滚动转子压缩机质量流量只需修正吸气密度变化的影响即可;而当负吸气过热度(吸气带液)时,还应修正容积效率减小的影响.同时,滚动转子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几乎不随吸气过热度变化.实验为滚动转子压缩机10系数多项式性能模型的吸气过热度修正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孙天臻 《冷藏技术》2005,(1):55-56,54
本文着重介绍了制冷压缩机安全保护,即制冷压缩机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的安全保护;油压差的安全保护,排气温度和油温的安全保护,冷却水套断水的安全保护。这对制冷装置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经济性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性能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辅助循环)对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气体冷却器出口的CO_2流体进行冷却,可减小节流不可逆损失,提高循环性能。本文对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循环分析,结果表明:当在最优排气压力和最优过冷度两个参数条件下,循环存在最大COP。环境温度越高、蒸发温度越低,采用机械过冷方法使循环性能提升越显著,相对传统CO_2制冷循环,通过辅助循环可显著提高循环COP,降低CO_2排气压力和温度。相对CO_2压缩机,辅助循环压缩机的功耗较少。分析了辅助循环中采用11种不同制冷剂的性能,可得除R41外,其它10种工质对循环整体COP的提升程度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机械过冷CO_2跨临界制冷循环更适用于环境温度较高、蒸发温度较低的场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