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是宫词演变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特定时代背景和诗学氛围中,宋人形成了颂美与讽谏的宫词观;宋代宫词的内容有明显的翻新,突出表现在对宫中文化活动、边疆战事、自然景物等的描写上,同时其内容重心呈现出向宫廷政事性活动的偏移.艺术上,宋代宫词取得了诸多拓展,在字句锤炼、诉诸视觉效果的描写技巧、"清"的风味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对宋代宫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大淖记事>中,水不仅作为自然景物成为小说的背景、进入故事发展的环节,还作为自由、宽容等精神象征,为大淖人民的性格塑造和生存环境的描写营造氛围.但汪曾祺在进行描写和展现之时,却失去了自由的尺度,走向了极端.本文将对其根源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进一步了解汪曾祺及其作品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学文章的衔接,"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叙述故事或描写景物时,不可能一口气写完.在叙述完一个故事、介绍完一处景物后,往往要歇口气,给自己也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教师要注意作者在写作上的技法运用.这样在以后阅读时,学生就能够掌握一些创作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掉书袋"、"抖包袱"、"且听下回分解".  相似文献   

4.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和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各自的代表作<呼啸山庄>和<包法利>里都使用象征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并赋予其深刻的隐喻意义,用这种象征性的手法来烘托作品中的爱情主题,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对<呼啸山庄>和<包法利夫人>两部作品中的自然现象"风"的描写和其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来探讨它们对小说的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乐景写哀情,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用让人感到愉悦的景物描写来反衬人物的哀伤,表现心中难言之苦,难传之痛,从而使人物的哀伤之情更加深厚,更加浓烈.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也.  相似文献   

6.
"诗贵言境,以境表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是把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既要把握诗人抒发的感情,又要理解这种感情是通过什么事物来表现的.我们以欣赏的角度去读诗歌,感受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揣摩诗歌的意象,就能领悟到作者所创造的美.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壮语和泰语中的与动物有关的熟语入手,用文化语言学的方法和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描写;探讨中国壮族和泰因泰族的文化间差异性及其原因;希望能为两国人们的语言学习、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写景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的、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感情.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到处都有青山绿水,到处都有名胜古迹,同学们热爱这如画的山水,也喜欢看描写美景的文章,更渴单自己能用手中的妙笔写出如诗、如画的景色.那么我是怎样教学生写景作文呢?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积累语言. 4.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介绍画作. 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记叙文分成写人、状物、叙事与写景四类,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常用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间叙法、补叙法来表示,写人的记叙文以叙述人物之外貌、性格、语言、行动、心里特征为主要重点,亦即透过人物之刻画,来表达思想感情.以物的记叙文分成动物、植物、一般物品与建筑物四种,主要透过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亦即所谓的托物言志.叙事的记叙文,以纪录事件为主,着重事件之起因、发生、经过与结果,透过事件来表达作者的见解与感受.写景记叙文则透过景物来表达主题,也就是借景抒情或以景喻情.  相似文献   

11.
景观作为一种专业名词,从艺术的角度来说,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景观,使观察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从精神文化的角度来说,景观能够影响或调节人类精神状态的景物;从生态的角度来说,景观是能够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景物。  相似文献   

12.
故事、儿歌、绕口令、相声等文学作品的语言简练、生动而富于情感.教师通过讲述这些文学作品,可以让幼儿从中掌握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特征、人的外貌的形容词;可以学习一些描写行为,动作及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状态的动词等.儿童文学作品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描述,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是中国最伟大的艺术瑰宝,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最值得研究和重视的部分.<红楼梦>中塑造的千多个不同的人物,是小说中最出彩且精彩绝伦方面.对人物的描写作者也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对比对衬的艺术手法是作者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之一.谈及对比对衬艺术与人物描写的结合,可分为人物形象对比对衬、语言的对比对衬及性格描写的时比对衬.  相似文献   

14.
海南乡土散文以海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做为描写的对象,其对民俗的描写也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阐述了海南乡土散文中的民俗描写,分析了民俗描写在乡土散文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挖掘乡土散文中民俗描写存在的问题,以期从整体上把握乡土散文中的民俗问题.  相似文献   

15.
1.引言本文基于前人较为详尽的语音描写,运用当代西方音系学理论对成都话声韵进行初步的音系分析。2.成都话声韵之传统语音描写传统研究(如甄尚灵1958;梁德曼、黄尚军1998)认为成都话共有二十个声母,包括十九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具体情况可归纳为表(1):  相似文献   

16.
舍利塔为承德避暑山庄内永佑寺中的主体建筑,是一座砖石楼阁式结构的佛塔。此塔是仿照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塔而建,是乾隆为感念其祖父康熙皇帝而兴建的,佛塔通高67米,塔高九层,气势雄伟,古朴庄严。乾隆帝亲自题写了楹联,环廊的廊柱上八方各挂一副。八方楹联从不同角度,描绘了该塔周围秀丽的自然景色。或写实,或写意,意境幽美,想象丰富,对仗工巧;写景清新自然,状物形象生动,用典含蓄蕴藉,是乾隆楹联中景物描写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担负了艺术重任.它完美地论释了小说的内容,能让读者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描写中得到视觉上的冲击,填补读者无法亲身踏足美好世界的缺憾,给读者心灵上的慰藉,更重要的是丰富恰当的环境描写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读写能力、陶冶情操、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18.
影片温馨感人,艺术特色突出,作者试从3个方面来分析:叙事结构的巧妙,情节线索的安排;冷暖色调的应用,前后故事的转变;真挚细腻的感情,细节描写的精致.探讨此片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方法种类繁多,如果将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将众多的教学方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归纳:以教为主的方法系统;以学为主的方法系统;教、学兼重的方法系统.这三个分系统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鲁迅写酒     
鲁迅本人长期饮酒,其对酒的认识也比别人深刻,付之笔端,便形成不少对酒的描写和论述.介绍鲁迅在其诗歌、小说、散文中有关酒的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