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瀑布沟水电站心墙防渗料为宽级配砾质土,将宽级配砾质土作为土石坝心墙防渗料,国内尚无工应用经验。对电站拟用的黑马I区全料,采用修正普氏功能进行击实试验研究,为瀑布沟水电站土石坝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地处8度地震区,拦河坝为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76.30m,坝顶宽10m,上游坝坡1∶1.85,下游坝坡1∶1.70。心墙防渗料采用含碎石的轻壤土填筑,河床砾卵石覆盖层采用混凝土防渗墙防渗。通过对土料的试验与研究,该土料可满足宽心墙防渗土料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满拉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剖面设计、坝体材料分区设计及基础处理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作为心墙防渗料的含砾低液限黏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质,对两河口水电站300 m级心墙堆石坝防渗料进行掺砾研究,分别进行了击实试验和力学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掺砾比增大,心墙防渗料的最大干密度逐渐增大,最优含水率逐渐减小;掺砾比为40%的心墙防渗料的变形和强度性质较好,临界水力梯度最高;掺砾比为30%和40%的心墙防渗料的渗透系数更接近规范要求。推荐两河口水电站心墙堆石坝心墙防渗料的掺砾比为40%。  相似文献   

4.
以某水电站开展的不同掺砾量心墙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为背景,深入探讨心墙土料在不同掺砾量的各项性能及相关性研究;随着掺砾量的增加,最大干密度增加,最优含水率降低,渗透系数增加(防渗性能降低),破坏坡降降低、压缩模量增大,力学性能提高。骨架形成点是心墙土料物理力学性能变化的显著判别点,可采取博弈原理对最佳的心墙土料进行判别确定,选取最佳掺砾量的心墙土料。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糯扎渡水电站心墙堆石坝进行大量防渗土料掺入人工砾石的试验,研究不同掺砾比例下掺砾土料的各种工程特性,寻求该工程防渗土料要求的掺砾比例.研究成果表明,掺砾土料砾石含量宜控制在30%~40%左右.  相似文献   

6.
罗仁辉  宋斌  何爱文 《人民长江》2011,42(23):80-82
金沙江塔城水电站大坝为黏土心墙堆石坝,大坝所用土料多为纯黏土、含少量砾,其强度等物理力学指标不能满足高坝心墙防渗填料的要求,需掺砾提高或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为此,选择代表性料场黏土料与其他各料场的砂砾料按不同的掺合比例,进行重型击实、大型压缩、中型三轴、渗透等试验。结果表明:黏土料在掺砾后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发生很大变化,当掺砾比例在60%时,掺后料具有低压缩性和较高的抗剪强度,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均符合或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可以用做大坝心墙防渗料。  相似文献   

7.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和工程类比,论证了糯扎渡水电站工程防渗土料采用掺砾料的必要性,并初步确定掺砾比例和土料压实标准;通过对试验成果的整理分析,提出了糯扎渡工程掺砾土料的工程特性参数;研究成果表明.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后,糯扎渡的所选土料场的土料可以满足坝高260m级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天然防渗土料一般无法满足200m级以上超高心墙堆石坝强度和变形的要求,在超高心墙堆石坝建设时通常采用掺砾对天然防渗土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心墙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在高地震烈度区,高心墙堆石坝的抗震安全性是重要问题,有效应力法是全面评价高坝抗震安全性的一种重要方法,而目前尚没有振动孔压模型可直接用于高坝掺砾心墙料的计算。根据研究揭示的掺砾土料振动孔压增长的增长规律和材料动力试验,提出一个超高心墙堆石坝掺砾心墙料振动孔压模型,模型能真实反应材料动力特性,而且参数确定方便,计算效率高。将模型应用于长河坝心墙堆石坝,得到了大坝地震过程中振动孔隙水压力和超孔压比的分布规律,为类似高土石坝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两河口水电站295m高心墙堆石坝心墙料击实性试验研究。心墙土料场多,料源分散,均一性差,土料颗粒偏细,需掺砾改性。掺砾料在不同仪器尺寸、不同击实功能工况下,击实最大干密度随掺砾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掺砾量增大到一定数值后,随着掺砾量的增大,最大干密度趋于稳定或反而出现下降,掺砾量为70%时出现峰值。而击实最优含水率则随掺砾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与掺砾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从防渗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设计要求砾石含量上限值为50%。  相似文献   

10.
糯扎渡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糯扎渡水电站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261.5m,在同类坝型中居国内之首、世界第四,与国内目前已建最高的154m的小浪底大坝相比,糯扎渡跨了约11Om的台阶,因此对糯扎渡高心墙坝防渗土料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以解决超高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的技术难题。本文针对糯扎渡防渗土料的实验研究,详细介绍了不同掺砾量土料特性比较、流变变形特性、土料与反滤料接触界面、水力劈裂、现场碾压试验成果。最后,根据试验研究成果,确定了防渗土料的填筑控制标准,并已用于现场施工中。  相似文献   

11.
水布垭水利枢纽页岩风化料击实和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熙灵  李思慎 《人民长江》1996,27(12):18-20
设计中中的清江水布娅水利枢纽大坝为227m高的心墙堆石坝,其心墙防渗料的主要料源为页岩风化料。由于风化料、砾质土较之纯粘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变形模量和抗渗透破坏的能力以良好的施工性能,将其用作高土石坝防渗心墙材料已是世界上的坝工的潮流。结合水布娅水利枢纽的坝址比选,对页岩风化料工程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表明,页岩风化料的级配具有宽组配,不连续、不稳定的特性,页岩风化料的击实性能良好,以全风化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江西省赣州市峰山应急水源土坝加固设计为例,通过在上游采用透水性较强材料、新加坝体放缓坝坡和在新旧坝体之间设复合土工膜防渗降低原坝体浸润线的方法,解决应急供水水位骤降时土坝的稳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康扬水电站左岸及河床挡水坝为壤土斜墙坝。系统介绍了斜墙坝的坝体构造、稳定、渗流、沉降计算和坝料填筑技术要求等,并通过不同碾压土石坝坝型的技术经济比较,尽可能做到安全可靠和设计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水利工程实例,探讨了堆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发展趋向,并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与斜墙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方案与混凝土面板、粘土心墙防渗方案进行了比较,论述了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心墙的优越性以及减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为土心墙堆石坝,防渗心墙采用宽级配砾质土,心墙反滤采用天然砂砾料,并以肥心墙、厚反滤的形式成功地解决了渗透稳定问题。文章介绍了大坝的剖面设计、坝体材料分区、坝坡抗震稳定处理措施、基础处理设计以及实际运行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土质心墙堆石坝作为目前水电站设计的主要坝型之一,其上坝的心墙防渗土料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能否满足要求是设计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苗尾寨土料场作为苗尾水电站的主料场,勘察阶段室内试验成果表明其天然含水率高于最优含水率5%~8%,故需通过碾压试验研究其不经翻晒直接上坝的可能性。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研究及调整击实试验制样过程后,试验结果表明上坝土料的含水率基本上满足规范要求,苗尾寨土料场土料可直接上坝。同时提出的苗尾寨土料场砾质土心墙防渗料的压实度控制标准可供设计参考。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土石坝心墙水力劈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水力劈裂的断裂力学判定准则和有限元判定模拟方法,以假想的直心墙土石坝为例,在考虑心墙内存在裂缝的条件下,计算分析了库水位、裂缝长度、裂缝位置和心墙材料特性(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等因素对土石坝心墙水力劈裂的影响。计算中假定心墙料、坝壳料和裂缝材料的本构关系均具有线弹性特性。结果表明,发生水力劈裂的可能性随库水位的抬高、裂缝长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裂缝位置的不同而异。提高心墙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密度,均有利于提高心墙的抗水力劈裂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土石坝渗漏的波速-电阻率联合成像诊断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明阶  余东  赵火炎 《水利学报》2012,43(1):118-126
采用模型试验对3种不同渗漏类型的病险土石坝分别进行了波速-电阻率联合成像诊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电阻率成像诊断坝体的渗漏范围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在圈定心墙的渗漏通道时,由成像获得的电阻率异常区域较实际渗漏通道大;采用波速成像诊断坝体的渗漏范围时,诊断效果取决于含水率的变化幅度,含水率变化较小的区域,精度较低,但在圈定心墙渗漏通道时,波速成像却具有较高的精度。因此在土石坝渗漏诊断中,采用单一的电阻率成像或波速成像都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联合电阻率和波速成像可以有效提高坝体渗漏区域和心墙渗漏通道的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9.
小浪底高土石坝心墙土料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浪底大坝防渗土料填筑规模巨大。工程所用土料有轻粉质壤土、中粉质壤土、重粉质壤土和粉质粘土4类。施工过程中,有关单位曾对土料的应用产生过争议,监理单位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遵循当地材料坝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尽量少弃料和因地制宜,困材设计的原则,通过技术分析和采用合理的施工措施,取得了成功,使上坝土料的压实实际干密度平均大于1.7t/m∧3。对于小浪底高土石坝心墙土料的应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之后,就土料的试验、选择应用、压实标准的确定和土料的合理开采等方面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