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齐广霞  李立安  史丽坤  董帅 《热加工工艺》2014,(20):191-192,197
为了降低TC4钛合金的硬度并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对其进行了普通退火和等温退火实验,并讨论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C4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退火工艺的影响差别不大,普通退火更适合应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2.
张海龙  王俭  王红武  庞洪  陈东  樊柯利 《金属学报》2002,38(Z1):120-122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Ti-1023钛合金板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为高尔夫用Ti-1023钛合金板材选择合理的热处理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钛合金的焊接接头》一书是苏联冶金工业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新书。全书包括钛合金及其结构、合金化元素及杂质对钛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钛合金焊接接头的热处理、焊接方式对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工业钛合金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钛合金在焊接结构中的应用等六章。该著作全面研究了工业钛合金焊接接头的化学成份、组织和性能。报导了关于性能和组织变化与合金化及热处理关系方面的资料,以及不同工业钛基合金焊接接头物理-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数据。分析了长时高温使用对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钛合金的分类方法,该方法可反映焊接接头因焊接热循环和随后热处理而发生的组  相似文献   

4.
β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军事和生物医学等高性能和先进工程领域,但现行工艺应用对其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提升β钛合金的性能,对近年β钛合金热处理工艺进行综述。首先系统综述了β钛合金的主要相构成及相变,然后分别对固溶时效典型热处理工艺、塑性变形机制以及新发展的预变形时效工艺对组织演变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分析,并对β钛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华瑶 《金属热处理》2021,46(9):146-148
研究了几种不同热处理工艺对Ti80钛合金棒材显微组织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显微组织由等轴组织变为魏氏组织;后期需要进行塑性成形时,适宜选择850 ℃保温80 min后空冷的工艺后热处理;经750 ℃保温80 min后空冷的热处理工艺,Ti80钛合金棒材的强度与塑性匹配较好。  相似文献   

6.
《铸造技术》2015,(3):638-640
利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钛合金进行处理,分析了固溶温度、时效温度以及时效时间对TC21钛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对钛合金组织中α相形状和数量影响较大。随着固溶温度、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的增加,钛合金的拉伸和屈服强度先增加后减小。最佳热处理工艺为固溶温度930℃,时效温度580℃,时效时间3.5 h。  相似文献   

7.
四、低温形变热处理对钛合金进行低温形变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强度。通常作法是淬火+冷变形或温变形+时效。低温形变热处理适于制造钛合金薄板、薄壁管材、线材和采用高温形变热处理生产时在工艺上有困难、或者不能用高温形变热处理来生产的其它半成品。  相似文献   

8.
钛及钛合金板材是对熔铸后经过组织锻造的、具有一定规格尺寸和形状的钛及钛合金光板坯进行热轧、冷轧及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钛及钛合金板材加工主要包括下面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钛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理论、数值模型与仿真应用的进展情况。对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与力学本构建模基础研究近况进行分析,并对热处理工艺仿真在钛合金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分析热处理仿真过程中所存在的难点,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金相分析技术在钛合金模锻件的锻造、热处理等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β转变温度对锻造工艺温度、热处理工艺温度的影响规律、钛合金原材料低倍组织以及中间坯高倍组织对锻造工艺(变形量)的影响规律,为制定钛合金工艺技术规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钼当量为标准对国内外研制的β钛合金进行了汇总和归类。β钛合金按照亚稳定状态相组成可分为3类:稳定β型、亚稳定β型和近β型钛合金。对β钛合金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固态相变进行了归类。β钛合金经强化热处理后可能发生β→α″,β→ω,β→α,β→β′相变,时效时,亚稳相部分或全部分解。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Ti6Al4V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热处理,分析了不同工艺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进行了拉伸试验、示波冲击试验测试。研究固溶时效处理对Ti6Al4V钛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ESEM)进一步分析了钛合金的组织、冲击断口特征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升高,钛合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得到显著提高,塑韧性先增加后降低。优化热处理工艺后,Ti6Al4V钛合金经960℃/1 h+WQ和500℃/4 h+AC处理,获得优良综合性能,σ_(0.2)为1050 MPa,σ_b为1120 MPa,A_k为46.22 J·cm~(-2)。钛合金固溶时效后的组织由β基体和析出的α相组成,片层状β相和小针丛状α相组织能提高合金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选择一种Ti-26钛合金斜轧穿孔管坯成品退火工艺,采用感应加热处理,氩气保护热处理和真空热处理3种退火工艺进行实验。对经3种热处理后的试样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微观组织,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进行物相分析。对3种试样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的形貌进行观察分析。对比3种退火工艺试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得出,感应退火试样的组织均匀,晶粒细小,拉伸断口布满韧窝,显示延性断裂。XRD和TEM分析表明,合金为bcc结构的β单相组织。相应试样的抗拉强度达802.5 MPa,延伸率为15.25%,断面收缩率为41%,综合力学性能比其它2种工艺试样优越。因此,确定790℃,3min AC感应退火为Ti-26钛合金斜轧穿孔管坯成品退火工艺。  相似文献   

14.
对TC6钛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与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性能与组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确定了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最佳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5.
赵彬  曾卫东  赵永庆 《热加工工艺》2008,37(4):23-25,28
Ti26合金(Ti-15V-3Al-3Cr-3Sn-1Nb-1Zr)是一种高强近B钛合金,具有优良的冷成型性、高的强度、抗疲劳性能及较好的焊接性能,使得该合金还可以制作板材、管材等半成品.采用钻孔挤压和斜轧穿孔工艺制备出了高强Ti-26合金管坯,对热加工后的管坯组织性能及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两种工艺均可制备出高强钛合金管坯,而斜轧穿孔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高.对加工后的管坯进行了固溶处理,均可以获得后续冷加工所需组织性能.  相似文献   

16.
β钛合金斜轧穿孔试验及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两辊斜轧穿孔机进行了Ti26高强钛合金管坯的斜轧穿孔试验,分析了穿孔过程中应变的分布规律及工艺参数,并研究了氩气保护、感应退火、真空3种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管坯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穿孔工艺参数,可以获得优质的β钛合金管坯,感应退火处理是穿孔管坯一种有效的均匀化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热轧TA10钛合金板材的塑性指标能够满足后续爆炸复合工艺的要求,对3 mm厚热轧TA10钛合金板材进行了不同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的退火热处理,研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TA10钛合金板材经(700~750)℃×(30~60)min/AC热处理后可以得到较为均匀的等轴α相组织和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爆炸复合用钛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TA15钛合金薄板电子束焊接头进行多次热处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热处理工艺对钛合金板材电子束焊接头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影响不大,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稍微有些下降。对母材、热影响区、焊缝的微观组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TC11是α+β型热强钛合金,使用温度达500℃,但在现有的热处理工艺条件下综合力学性能差。鉴于此,本文设计了双重热处理工艺,采用Image-Pro Plus软件对热处理后的组织进行定量表征,揭示了不同参数对组织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20.
第六章钛及钛合金的热处理为了改善钛及钛合金的性能,除合金化外,一般还要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合金的组织状态,从而来满足对合金性能的要求。通常对钛及钛合金所应用的热处理有:退火,淬火,回火(时效)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退火处理。钛及钛合金热处理的基础和依据,就是钛及钛合金的相变。由于钛及钛合金的发展较晚,再加上它的相变又比较复杂,包括有:多型性转变(α(?)β),共析转变,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角呈马氏体转变有序化转变等等。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对这些相变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有些问题尚在争论之中,我们仅就有关的问题,在本章中给以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