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保证长期储藏的稻谷品质,对相同湿度不同通风温度条件下储粮横向降温保水通风模拟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吸湿性多孔介质的传热传质理论,结合应用已有的粮堆热湿传递的数学模型,并以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相同湿度时不同进风温度对储粮仓温度与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粮堆初始温度为25 ℃、进风温度为17 ℃时,粮堆的降温速率最快,粮粒的吸湿与解吸湿过程也最先达到平衡,粮堆内部的保水效果最佳;其中距离进风口处0.4 m粮层与不同温度的进风空气进行热湿耦合传递时,粮层温度、水分下降趋势一致,该粮层进风温度越高,水分丢失现象越明显;进风温度越低,粮堆温度的下降幅度越大。随着与进风口距离的增加,粮层的降温效果变差,在通风温度为19 ℃时,距离风口处26.2 m粮层温度几乎保持粮仓初始温度不变,达不到降温效果。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水分含量是两个重要的物理变量,在研究谷物储存时品质变化起到很大作用。通风用于冷却粮堆并保持温度恒定,以防止水分迁移。良好的通风条件对粮仓内存储安全有显著影响。目前,通风空气相对湿度对粮堆水分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和比较因不同进风相对湿度而引起的通风过程中仓储的小麦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风相对湿度较低时冷却干燥效率更高,小麦粮堆降温更快速,并将昆虫和霉菌的活动保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仓储储粮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的数学模型。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预测分析了双侧通风的大跨度平房仓在不同粮堆温度梯度方向、不同竖向通风方式的4种工况下粮堆内部温度和水分变化规律。同时探究了吊顶粮仓与未吊顶粮仓在4种通风工况下的降温保水效果。结果表明:粮仓未吊顶时,上行通风方式的降温保水效果优于下行通风;对于吊顶粮仓,上行通风与下行通风降温保水效果相差不大;粮面顶部的空气区域对降温通风时粮堆的温度变化、水分变化影响较大,对粮仓进行吊顶,具有更好的降温保水效果。  相似文献   

4.
机械通风分阶段控制粮温实施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规范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管理工作,应用通风设施有效利用季节温差,分阶段将粮温控制在较低水平,确保储粮安全,延缓粮食陈化,在我市实施本办法。1应用原理利用风机产生的压力,通过通风风网强制粮堆内湿热空气与外界干冷空气进行循环交换,改变粮堆内的空气状态,降低  相似文献   

5.
在拱形房式仓储粮中.进行了大风道网络轴流式排风扇负压通风技术的的研究.并进行了不同网络组合的对比试验,将各试验仓的降温情况、通风效率、水分变化、粮堆表观风速与通风均匀性及能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风道网络轴流式排风扇负压通风具有很好的降温效果.操作方便灵活.很适合本地区粮库进行通风冷却低温储粮。  相似文献   

6.
仓储粮堆机械通风时压力场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试验为基础,以实仓试验相关数据为依据,建立了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过程中内部压力场分布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并进行了不同通风风量条件下开环流熏蒸口和开人孔时的数值模拟计算。最后通过实仓试验数据和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仓储粮堆机械通风过程CFD模型能够真实反映机械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压力场的分布情况,将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应用于仓储粮堆压力场的预测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正确评价平房仓横向通风的性能及应用效果,借助通风模拟装置,通过变频器调整风机的风速,测定大豆粮堆在不同通风、送风方式下的静压值,结果表明:大豆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使用二次函数拟合最为精确,幂函数次之;当通风方式(横向或竖向)一致时,吸出式通风的单位粮层阻力大于压入式;当送风方式(吸出或压入)一致时,横向通风和竖向通风的单位粮层阻力相近,由此可知大豆粮堆通风具有各向同性的特性。大豆粮堆的通风均匀度与粮面表观风速和粮层厚度呈现正相关,竖向通风的均匀性与横向通风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钢板浅圆仓储粮从入仓开始到以后的长期储藏过程中,通过适时进行机械通风,降低和均衡粮温、减小粮堆内部温差和粮温与外温的温差,可以将粮堆在长期保管过程中形成的结露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实现安全储藏。  相似文献   

9.
高大平房仓粮堆插管机械通风数值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平房仓粮食通风中空气流速分布问题进行CFD数值模拟。考虑粮仓压力的分布,针对通风笼式通风中所采用的通风笼进行独立建模分析,获得其阻力和风速关系数据。并将其应用于粮仓整体数值模型中,提升了模拟的真实性。基于某粮库所采用的粮堆"插管"技术进行粮堆插管模拟,并对插管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通过粮堆插管的合理布置,可使粮食内部空气流动速度得到有效改善。通过对插管附近流场、压力场的观察,给出了插管提升通风效果的原理和插管优化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值模拟方法,对高水分稻谷的就仓降水通风实验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在垂直机械通风过程中粮食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规律,对实验数据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探究了垂直向上和垂直向下通风时的降水效果。研究发现,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有效和形象地反映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的变化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沿着粮堆温度梯度方向通风,降水效果更加明显。本研究对粮库的储粮通风操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高效使用通风设备对粮仓通风,可有效控制粮堆温度,保障粮食储藏安全。为探究谷物冷却机通风过程中的粮堆温度变化规律,采用谷物冷却机先后对2个浅圆仓、3个超高大平房仓进行冷却通风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浅圆仓通风效果良好,温度迁移速率约为1.7~1.9 m/d,通风11 d后会降低整仓粮温,无通风死角;平房仓通风过程中会形成风道,打乱粮堆原始冷心,有效降低平均粮温但无法实现整仓粮温均匀降低,存在通风死角。  相似文献   

12.
平房仓横向通风作为一项储粮新技术,适用于降温、降水、气调等作业,现将实际使用中发现的一些影响风网设计和运行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梳理,明确不同风道类型和风道排布方式的优缺点和通风阻力,为横向通风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理论,推导得到了浅圆仓的粮堆内部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水分守恒方程,通过数值求解法解决仓储粮堆的自然对流、热量传递和水分传递之间的问题。采用Fortran编程的方法,针对浅圆仓的十字型通风道、环型通风道、组合型(十字型加环型)通风道的通风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型通风道相比其它两种通风道仓内气流分布更加均匀,降温保水效果最好,更有利于粮食的安全储存和节能降耗。为浅圆仓通风道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钢结构千吨囤的建设情况和降温通风工艺应用情况,通过检测千吨囤风机压力和表观风速等通风参数,对千吨囤的通风降温效果及效能进行评价。千吨囤的通风方式为竖向上行压入式通风,采用数字风压和风速测定仪对千吨囤进行竖向通风参数测试研究。结果显示:千吨囤玉米粮堆竖向通风的表观风速和单位通风量增加,粮堆的单位粮层阻力也增加,两者呈正相关;通风阻力中设施阻力占比较大,中心主风道与出粮通道共用管道设计,便于出粮作业,但增加了通风设施阻力,导致通风能耗增加,且受风道设计影响,囤体东北角区域粮面表观风速较低,局部通风效果不佳,建议优化风道设计,可将主通风道与支风道呈放射状均匀布置。千吨囤通风后,粮堆整体温度降低11.3℃,每层平均温度降至-6℃左右,除局部位置温度下降不明显,其余通风降温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横向通风作为高大平房仓一种新的通风方式,国内外对其保水降温效果研究较少。基于多孔介质流动和传热传质理论,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了不同大气温湿度条件下横向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温度变化和水分迁移规律。通过分析进风湿度和通风时间不同时粮堆内部的温度和水分分布,得到了横向保水降温通风的最佳通风条件,可为合理进行机械通风操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选择2栋分别配置有横向和竖向通风系统的平房仓,在相同的条件下运用膜分离式制氮设备进行气调杀虫与储藏作业,研究对比安装有竖向通风系统的和安装有横向通风系统的小麦仓房杀虫效果、浓度上升速率、单位能耗、气体分布均匀性等情况。实验证明安装有横向通风系统的仓房杀虫效果优于竖向系统仓,浓度上升速率为竖向系统仓的1.7倍,单位能耗比竖向系统仓低21%。气体分布均匀性和竖向系统仓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基于多孔介质热湿传递原理和粮粒吸湿/解吸湿理论,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部热湿耦合传递方程,采用数值预测的方法,研究了吨粮通风量不变、粮堆初始温度与通风空气温度差8℃情况下,粮堆初始平衡湿度与通风空气湿度差分别为-5%、0%和5%时,粮堆内部温度和水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究了通风湿度对稻谷横向保水降温通风过程中粮堆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分析了一定初始粮温和水分时通风空气温湿度对降温保水的效果,得到了稻谷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最佳湿度。研究结果可以丰富和完善横向降温保水通风工艺,同时也为横向降温保水通风的操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