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程序规范》、《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等现行的与工程造价鉴定相关的几本专业标准对"工程造价鉴定"的定义存在明显分歧。文献分析表明,工程造价鉴定与工程造价鉴证属于并列概念;而工程造价司法鉴定是工程造价鉴定的下位概念,不应作为同义词使用。《建设工程司法鉴定程序规范》中"工程造价司法鉴定"的定义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应予纠正;《建设工程造价鉴定规范》等其他相关标准中"工程造价鉴定"的定义应进一步完善,补充鉴定目的、鉴定原则、鉴定程序、鉴定依据、鉴定标准与方法、鉴定对象、造价时点等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7)
涉案财务事实与涉案会计事实均属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构成内容,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者常将二者混淆,影响了鉴定质量。为进一步揭示司法会计鉴定对象的内容,保证诉讼案件司法会计鉴定结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分析财务事实与会计事实的区别为基础,通过对涉案财务事实与涉案会计事实的形成机制、构成内容和鉴定要素的系统比较,解析了二者在法律事实构成、鉴定目的、鉴定内容、鉴定程序、鉴定标准、鉴定意见等方面的本质区别。研究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司法会计鉴定理论,科学指导司法鉴定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鉴定技术人员在房屋安全鉴定实施过程中,出现鉴定标准选取不当、逻辑思路模糊、鉴定结论和建议紊乱等问题,针对不同结构类型、鉴定目的和项目背景与影响,技术人员应分类采用不同的鉴定标准实施房屋安全鉴定,并采取多种标准对结论进行修正,确保鉴定报告完整、信息准确,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建议,实现高质量的房屋安全鉴定。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抗震鉴定对于抗震减灾意义重大。为了促进抗震鉴定和抗震研究工作的不断发展,通过实例说明抗震鉴定的目的、依据、内容等,以便类似工程借鉴,服务于工程建设。我国目前抗震鉴定依据“结构综合抗震能力二级鉴定方法”。第一级鉴定是指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的抗震能力鉴定,第二级鉴定指以构件抗震承载力验算为主并结合构造影响系数的鉴定。少数第一级鉴定不能通过的房屋,则需继续采取第二级鉴定予以判断。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正>《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施行一年来,释放了农机试验鉴定"放管服"改革的红利。农机试验鉴定申请门槛降低,新产品鉴定需求有了解决途径,网上申请鉴定使"互联网+"农机鉴定逐步得到实现,缓解了企业申请鉴定难、新产品鉴定难的问题,减少了企业鉴定申请的奔波,提升了申请受理及鉴定时效。办法和规范的实施助推了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切实调动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试验鉴定改革后,鉴定工作也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新问题,只有分析原因、完善制度和优化程序,才能合理化解鉴定供需矛盾,最终让政府、社会、企业和用户等多方满意。  相似文献   

6.
建筑新信息     
《建筑技术》2009,40(6):567-569
农民危险房屋鉴定有标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为全国农村危险房屋普查和鉴定工作打下技术规范基础。该导则由总则、术语符号、鉴定程序与评定方法、场地危险性鉴定、房屋危险性定性鉴定、房屋危险性定量鉴定等6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信息博采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完成修订报批近日,由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参编的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已完成修订工作,提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批。《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调查与检测、构件安全性鉴定评级、构件使用性鉴定评级、子单元安全性鉴定评级、子单元使用性鉴定评级、鉴定单元安全性及使用性评级、民用建筑可靠性评级、民用建筑适修性评  相似文献   

8.
李世宏  刘伟 《江苏建筑》2023,(S1):129-132
文章结合江苏省鉴定行业情况,讨论了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的定义、目的,介绍了安全性鉴定类别、方法,梳理了现行安全性鉴定相关技术标准,介绍了相关鉴定活动的管理规定。文章还讨论了安全性鉴定技术标准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工程质量》2017,(9):64-67
依据工程实例,从砌体结构安全性鉴定的基本程序、检测鉴定内容、鉴定方法、评定标准入手,得出此类建筑安全性鉴定的基本思路。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及工程加固改造提供必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正>种子质量直接决定着农作物的实际种植质量,则需要对种子质量展开鉴定,在实际鉴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技术鉴定相互混淆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技术鉴定混淆类型,并研究种子质量鉴定和种子技术鉴定之间的区别,其中主要包括鉴定组织的区别、鉴定人员的区别、鉴定客体的区别、鉴定程序的区别、判定标准的区别以及检定结论形成规则的区别六方面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种子鉴定的要求逐渐提升,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