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ACS800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DTC)的原理,并结合热轧可逆轧机电动压下系统的特点.对变频器参数进行配置,以及利用Drive Window软件对实际信号进行监控和调试。  相似文献   

2.
郑亮 《电子测试》2016,(10):141-142
本文以液压厚度自动控制系统联合压力AGC控制方式,取代传统电动压下位置控制系统,探析其在精轧机组后三架轧机上的应用效果。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促使热轧生产过程中带钢厚度控制更具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了西门子SINAMICS S120传动系统在济钢4300m新厚板轧机电动压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梅钢热轧可逆轧机电动压下系统的特点,介绍了ACS800多传动系统结构、ACS800变频器直接转矩控制(DTC)原理、ACS800变频器参数配置,以及利用DriveWindow软件对实际信号进行监控和调试的方法。实践证明,ACS800多传动系统功能强大、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具备良好的性能,维护调试方便,是理想的传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热轧粗轧轧机压下及换辊使用西门子6RA70直流调速装置。本文概述了原设计的设计特点以及存在的耗能较大的缺点,重点阐述了西门子6RA70在轧机压下及换辊装置待机时的节能改造思路及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安阳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轧钢厂粗轧机主传动的全数字控制系统的应用,介绍了SIMADYN-D的控制原理和该系统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AB公司的impact变频器采用主从控制方式在四辊电动压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给出了主从控制的实现方法,提出了提高系统启动和制动的快速性的措施,并就impact变频器在实现转矩控制方面的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铝箔轧机的数字、模拟混合式电控系统的张力适度控制模型。论述了张力控制在铝箔轧制中的重要地位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讨论了当前大功率轧机主传动采用的交流调速系统,比较了交一交变频,交一直一交变频,OGCT/IGBT三电平PWM变频等交流凋速系统的特点。文章还介绍了中国大功率轧机主传动交流调速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plc和wincc系统在机械自动化行业中的广泛用途,并且从冶金行业的轧机控制和排污系统两个方面出发,简要分析了plc和wincc系统在冶金行业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for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capable of handling faults. The use of a set of independent observers to detect fault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at are modeled by finite-state machines is proposed. An algorithm for constructing these observers and a fast real-time fault detection mechanism used by each observer are given. Since these observers run in parallel and independently, one immediate benefit is that of graceful degradation-one failed observer will not cause collapse of the fault management system. In addition, each observer has a simpler structure than the original system and can be operated at higher speed. This approach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faul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2.
密封电子元器件在长时间存放后,会存在无法检测的现象.当超过密封件细漏检测的最长候检时间时,应再次压氦,然后进行细检漏.按现行的各种规范的规定,压氦法和预充氦法再压氦的条件、程序和判据一般均与首次压氦相同,但分析表明,这样可能会使测量漏率判据出现成倍或更大的偏差,有时会出现大漏的漏检和细漏的错判.推演出多次压氦法和预充氦压氦法的测量漏率判据公式,给出了相应的压氦条件和细检漏的最长候检时间,从而更为便捷准确地解决了长候检时间下的密封性检测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种实用的8031单片机控制传送带给料系统。其主要特点:对采样来的模拟信号进行V-F转换后送计算机处理,与常用的A/D转换法比较,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数据精度;另外还利用8253的一个计数通道实现反馈控制,线路简单,能以2000个不同相位开启可控硅,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4.
闵涛  肖顺平 《信号处理》2013,29(3):375-385
对密集多目标的探测是当前雷达技术领域所面临的前沿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考虑一个多发多收多基地雷达系统,在分析空间相关和非相关多基地雷达模糊函数的基础上,以模糊函数3-dB投影面积值为指标,对比单发多收多基地雷达,分析了不同传感器部署和波形选择情况下的目标距离分辨性能,并给出了相应的仿真结果。仿真结果显示,空间相关信息的引入,提高了多基地雷达系统的目标分辨性能;多发多收多基地雷达虽然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但如果配置不当,在目标分辨性能方面,不一定优于单发多收多基地雷达。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用于对多基地雷达密集多目标探测性能的分析,还能为多基地雷达系统波形设计、布站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抢答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显圣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13):138-140
针对目前各种竞赛活动中所使用的抢答器的特点与不足,结合单片机应用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智能抢答器控制系统,给出了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抢答器的硬件控制电路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通过合理的运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技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多个按键同时按下所造成的按键采样及锁定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用改进的Bulter矩阵实现固定多波束面天线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煜  冯正和 《微波学报》2000,16(3):237-241,213
本文给出一种用改进的Bulter移相网络实现面天线阵的方法。这是一种固定多波束天线系统。且线由四个全向天线组成,天线阵的方向性可通过发迹馈电端口来控制,提供3606度全方向覆盖,方向解析度为90度,如再加入分配网络,方向解析解析度可达45度。这种天线可用于基站或移动台作为电控天线,或用于DoA(信号到达角)的粗略估计。  相似文献   

17.
一种宽带光控相控阵天线实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谋平  官伟  郭俊  齐美清  郭艳 《电子学报》2006,34(6):1127-1129
本文介绍了一种宽带光控相控阵天线实验系统,阐述了采用光学技术控制的S波段96单元阵列的系统设计与性能,重点说明该系统的宽带特性.该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RF开关的五位光延迟网络实现宽的瞬时带宽.实验结果表明,在2.5GHz~3.5GHz频带内,波束指向未出现偏移.  相似文献   

18.
轧膜成型对BaTiO_3片式PTCR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制备片式BaTiO3陶瓷PTCR元件,采用轧膜成型的方法。通过研究材料性能与成型因素的关系,并通过与干压成型工艺对比,研究了轧膜成型工艺对陶瓷PTCR性能的影响。 通过调整影响轧膜成型的条件,可以制得具有良好可塑性、均匀度、致密度、光洁度的薄膜。  相似文献   

19.
针对液压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结合机器视觉的新模式来实现液压阀的钢珠自动压装,完成液压阀的坐标定位,压装面识别和压装效果检测等功能,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测试结果显示,该技术能实现钢珠自动填入动作,填钢珠准确率达到99.5%以上,将单个液压阀的钢珠压装耗时控制在4min左右。  相似文献   

20.
One of today's most pressing matters in medical care is response time to patients in need. Scop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uggest a solution that would help reduce response time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utilizing technologi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e enhanced power efficiency, minimized production cost, condensed physical layout, and reduced wired connections present a much more proficient and simplified approach to the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patients' physiological status. The proposed sensor network system is composed of wearable vital sign sensors and a workstation monitor. The wearable platforms are to be distributed to patients of concern. The wearable platforms can provide continuous electrocardiogram (ECG) monitoring by measuring electrical potentials between various points of the body using a galvanometer. They will then relay the ECG signals wirelessly to the workstation monitor. In addition to displaying the data, the workstation will also perform signal wavelet transformation for ECG characteristic extractions.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